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3篇航道
  • 3篇航道图
  • 2篇人口
  • 2篇晚清
  • 2篇民国
  • 2篇编绘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学史
  • 1篇地缘
  • 1篇叙录
  • 1篇中国历史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空间分布
  • 1篇人口增长
  • 1篇社会史
  • 1篇通论
  • 1篇图景

机构

  • 10篇西南大学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10篇李鹏
  • 4篇常静
  • 1篇李鹏
  • 1篇袁从秀

传媒

  • 3篇长江文明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三峡论坛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考察
2014年
通过考察1910—1953年间三峡地区县级人口地域分布空间格局,初步分析了该时段内三峡地区县级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总结了20世纪前半期三峡区域人口空间变化的基本规律。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在人口分布总体态势上,峡西地区往往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是三峡地区人口分布的重心区,其后依次为峡中与峡东地区,基本上呈现出从西部、中部向东部边缘山区递减的趋势,人口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突变性和历史继承性。
李鹏
学术史视野下的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1947)被引量:2
2014年
抗战时期成立的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地理研究机构。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系统梳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缘起、组织结构、学术旨趣与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其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学术体制的大致形成,还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研究的职业化进程,引领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地理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但其历史命运也证明:在现代中国,地理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刚性支持。
李鹏常静
关键词:地理学史
晚清民国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系统考察晚清民国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轨迹及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晚清传统航道图的编绘存在两大类型,一种是传统山水绘法,一种是平面符号表示法,但传统山水绘法占主要地位。伴随19世纪末川江行轮的兴起,西方现代测绘技术开始应用于川江航道图的编绘实践。而在西方人的刺激下,民国时期国人亦开始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勘测川江水道,并以此作为收回航权的技术前提。从近代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轨迹看,不仅清晰可见中西方对川江航道讯息处理的空间差异,同时也反映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理念的碰撞、交互与融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近代川江航道图编绘的现代性就是西方科学制图与现代测绘技术的展开、发展与确立的过程。
李鹏
关键词:晚清民国航道图
清代民国重庆军事地图叙录被引量:1
2014年
清代民国重庆军事地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绘法绘制的驻防舆图,大致贯穿整个清代,以《四川通省山川形势全图·重庆府附巴县》《全川营汛增兵图·重庆镇绿营驻防图》《重庆附近府州县驻防舆图》为代表。另一类是民国时期伴随西方绘图技术广泛传播而出现的各类军事测绘地图,主要有军用地形图、军用航空图、军事要图、军事工程图等。这些军事地图集中反映了清初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军事信息,是研究重庆军事史的重要史料。
李鹏
关键词:清代民国时期军事地图
近现代川江航道图编绘补录
2014年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近现代川江航道图编绘的版本、内容及其流传过程,特别是系统补录了一些新发现的西文川江航道图,以期有助于目前的川江航运史研究。同时认为,走向现代性和科学性是近现代川江航道图编绘的最主要特征,但如何从技术流转、文化传播、社会影响的角度来思考晚清以来川江航道图编绘的历史,当是日后研究的方向所在。
李鹏
关键词:近现代补录
晚清川江内河航运变迁与航图制作——以《峡江图考》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晚清是川江内河航运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这一时期在西方行轮兴起的冲击之下,传统中国的川江航道图编绘亦开始有所改变。晚清巴县县令国璋所编绘的《峡江图考》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本文通过研究《峡江图考》一书的文本源流、历史背景、图绘内容、文本结构等诸多方面,认为《峡江图考》是在晚清川江内河航运变迁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固陵轮入川这一事件下的应急之作。然而,在传统地方语境中,国璋对于这种时事的变迁还缺乏一种自觉。因此,在地图叙述中,仅仅在微小之处予以提示,在现代性面前,传统的惯性依旧强劲存在。总之,《峡江图考》不仅是传统时代最为完整的川江航道图志,也是对川江木船航运地方性知识与经验的总结。以《峡江图考》为代表的川江传统航道图在西方绘图技术传入前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突出中国传统舆图形象化的视觉特征,在川江航运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鹏常静
关键词:内河航运航道图
追寻多样化的“地方”图景——从王笛先生西南腹地研究“三部曲”谈起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通过解读王笛先生西南腹地研究"三部曲"的研究理路,从问题意识的角度梳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两大阶段,认为:前期区域社会史聚焦于"传统—现代"为核心的现代化范式,后期则以"国家—社会"、"国家—地方"关系作为分析模式;在此基础上,"现代性"与"地方性"成为西南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两个主要向度。另外,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看,区域社会史还表现出明显的"地缘转向",但仍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区域环境"不能被简单地视作"人类活动"的一种背景与舞台,要注意"人地互动";二是区域社会史研究要将"区域"视为"空间"普遍性与"地方"独特性的统一体,特别是要探索从"空间"进入"地方"的途径;三是"区域"不应该被视作是封闭的独立空间,应关注区域内外以及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需"尽全时空"。
李鹏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
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初探(1910—1953)
2013年
本文重建了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序列,较为可靠地统计出近代长江三峡地区的人口规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此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的负面因素与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尽管自然灾害、战乱与传染病造成此期三峡地区大规模人口损耗,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与现代医疗技术的引进,特别是抗战时期前方大规模移民的进入,使得1910—1953年三峡地区依然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曲折过程。
李鹏常静
关键词:人口增长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的综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中国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近30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在内容结构上日趋全面,呈现出从"自然"到"人文"的重心过渡;在著作性质上多种并存,大致可分为总结、研究与总结研究三类;在编写体例上各有短长,可分为专题、断代、区域与专题区域四类;在表现形式上渐趋多样,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在教学功能上日渐完备。同时,通论性著作的编写实践亦触及到当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取向、治学理念、研究路径与呈现方式等诸多方面。未来通论性著作须进一步完善文本、优化结构。重视著作内容的全面性和学术性、编写体例的创新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材功能的完备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历史地理学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袁从秀李鹏
关键词:中国历史地理学良性互动
近代重庆社会经济地图知见录
2015年
本文系统辑录了目前所见的近代重庆社会经济地图,初步考察了其版本、内容及其流传过程,进而从地图史的角度解读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近代化过程。同时认为,近代重庆社会经济地图的编绘精度大大提高,编绘领域进一步拓宽,并向深层次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日益呈现出图形多样化、题材广泛化、内容丰富化的鲜明特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地图日趋近代化的重要表征。而从近代重庆经济社会地图编绘的历史轨迹可看出重庆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
李鹏常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