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蛋白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血分
  • 2篇血清
  • 2篇射血分数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杨静
  • 1篇吴永贵

传媒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血液透析患者癫■发作11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癫■发作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出现癫■发作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平均年龄(83.6±6.7)岁,发病前后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无新发脑卒中,肾功能、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等无明显变化(P>0.05),经停药、对症治疗后,6例患者在24~72 h内症状消失,1例患者15 d后症状消失,4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可能出现癫■发作,一旦出现需及时停药,一般预后较好。
李冬梅杨静丁琼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
不同制剂密钙息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制剂密钙息联合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伴高甲状旁腺素(PTH)、高磷血症同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106例,按照前瞻随机和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所有患者除治疗基础疾病、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补充钙剂外,治疗组给予密钙息鼻喷剂联合骨化三醇:密盖息鼻喷剂200 IU,前2周每天1次,后隔天1次。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密钙息肌注联合骨化三醇:密盖息注射液50 IU,肌肉注射,前2周每天1次,第3、4周隔日1次,后每周2次。3个月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肾性骨病症状及血磷、血钙、PTH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肾性骨病相关症状明显好转,血磷、血PTH明显下降,血钙升高;治疗组治疗前血清钙、血清磷和PTH分别为(2.04±0.27)、(2.78±0.31)、(858.50±119.98),治疗后分别为(2.36±0.19)、(2.18±0.21)、(719.79±120.14);对照组治疗前血钙、血磷水平、PTH分别为(2.11±0.39)、(2.87±0.23)、(891.45±124.73),治疗后分别为(2.39±0.34)、(2.19±0.13)、(721.69±117.56)。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痛症状均改善明显,但治疗组在缓解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副作用较少。结论:密钙息对肾性骨病治疗鼻喷剂副作用少,更为简便、实用、耐受性好,并可以迅速缓解骨痛。
杨静张江淮吴永贵胡淑荣
关键词:骨化三醇密钙息肾性骨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及其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发生状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50例,使用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ISRNM)提出的蛋白质能量消耗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52)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n=98),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数据的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EW危险因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PEW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PEW发生率34.7%;PEW组SAS、SDS、PSQI评分均高于非PE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1.053,95%CI:1.013~1.096)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OR=0.556,95%CI:0.371~0.834)、高血红蛋白(OR=0.969,95%CI:0.944~0.995)为PEW保护因素。PEW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发生风险相关,PEW组焦虑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752倍(95%CI:1.307~5.795,P=0.008),PEW组抑郁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3.387倍(95%CI:1.371~8.371,P=0.008),PEW组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是非PEW组的2.939倍(95%CI:1.402~6.161,P=0.004)。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EW发生率较高,C反应蛋白为PEW危险因素,上臂中部周径、高血红蛋白为PEW保护因素,PEW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
李晴申世华王韦乐刘静静王怡雅朱威杨静
关键词:血液透析睡眠质量
多项检查指标联合运用在肺栓塞诊断的运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诊断中多项检查指标联合运用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5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59.409、36.816、50.086,P均=0.000);D-二聚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44%、34.00%,血浆纤维蛋白原为73.33%、48.00%,C反应蛋白为82.00%、38.00%;三个指标联合对肺栓塞进行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并且高于任意两种指标的联合作用。结论临床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三个指标联合运用对肺栓塞进行诊断具有临床指导作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朱毅杨静孟令毅程立顺
关键词:肺栓塞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成年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PTH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TH组(<150 ng/L)、PTH达标组(150~300 ng/L)、较高PTH组(>300~600 ng/L)及高PTH组(PTH>600 ng/L),PEW的诊断采用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en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ISRNM)提出的PEW诊断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EW与PTH水平的关系。结果150例MHD患者中蛋白质能量消耗组52例(34.7%),低PTH组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患病率高于PTH达标组、较高PTH组及高PTH组(χ^(2)=20.64,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PTH(OR=13.810,95%CI:2.907~65.603,P=0.001)与PEW风险增加相关,低PTH组发生PEW的风险是高PTH组的13.810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PTH(OR=19.891,95%CI:1.810~218.620,P=0.014)、C反应蛋白(OR=1.056,95%CI:1.015~1.099,P=0.007)与PEW风险增加独立相关,血红蛋白(OR=0.959,95%CI:0.931~0.988,P=0.005)、上臂中部周径(OR=0.544,95%CI:0.338~0.875,P=0.012)与PEW风险降低独立相关,低PTH组发生PEW的风险是高PTH组的19.891倍;PTH达标组、较高PTH组与高PTH组相比,PEW发生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PTH的患者发生PEW的风险显著增加,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低PTH血症的防治,对降低PEW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晴申世华王韦乐刘静静王怡雅朱威杨静
关键词:肾透析C反应蛋白质血红蛋白类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抢救胸廓畸形并发心搏骤停1例被引量:1
2019年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CA患者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胸外心脏按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复苏措施,但在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CA患者合并有胸部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血气胸等胸外按压禁忌症。
郝玉瑜李从圣杨静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搏骤停胸廓畸形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LC-CPR)对于存在标准心肺复苏(STD-CPR)禁忌证心搏骤停(CA)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11例经ALC-CPR抢救成功并收住ICU的CA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48~90岁,平均(72.09±13.35)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脑出血、糖尿病及窒息。记录患者复苏前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30 min血流动力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变化。结果共纳入11例经ALC-CPR成功抢救并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CA患者,与复苏前比较,ROSC 30 min收缩压(SBP)[(111.27±30.12)mmHg比0 mmHg]、舒张压(DBP)[(63.27±15.17)mmHg比0 mmHg]、平均动脉压(MAP)[(66.15±10.45)mmHg比0 mmHg]、心率(HR)[(116.05±18.60)次/min比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95.1±4.5)%比(42.3±3.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25.69±5.26)mmHg比(9.53±4.67)mmHg]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对于存在STD-CPR禁忌证的CA患者,ALC-CPR可显著改善其初期复苏效果,降低病死率。
李从圣杨静王勇郝玉瑜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COPD患者诱导痰液和血清中sRAGE和IL-32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液和血清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和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33例,稳定期患者56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sRAGE和IL-32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诱导痰及血清中sRA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3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诱导痰及血清sRAGE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5),而IL-3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5)。诱导痰sRAGE和IL-32与血清sRAGE和IL-32呈正相关(r=0.463,P<0.05,r=0.480,P<0.05);诱导痰sRAGE或IL-32与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4.332、-4.402,P<0.05或r=-450、-4.462,P<0.05)。【结论】 COPD患者诱导痰以及血清中sRAGE降低,而IL-32升高,其水平与肝功能密切相关,诱导痰sRAGE和IL-32水平可反映患者肺功能状况。
郝玉瑜杨静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2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2018-2019年对42个欧洲心脏病学会的国家调查显示到:心力衰竭发病率的中位数为每例3.20例/1000人/年,患病率的中位数为17.20例/1000,每年每百万人中心力衰竭住院的中位数为2671[1]。2019我国前瞻性地对2017-2018年169家医院的心衰患者进行了研究,显示心衰患者近1年内因心衰住院的比例为32.8%,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患者共11034例(35.2%),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组患者共6825例(21.8%),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患者共13497例(43.0%)[2]。
秦雅霜杨静王勇朱毅陶红郝玉瑜
关键词:心力衰竭再住院
某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高磷血症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局。方法筛选医院肾内科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MHD患者102例,由营养支持药师(NSP)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量表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于住院72 h内收集相应的实验室常规指标;对于首次筛查未发现营养风险的患者,间隔7 d重复筛查直至出院;分别于出院3个月和6个月随访,计算再住院率及高磷血症复发率;分析患者营养风险及高磷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6.47%(27/102),高磷血症发生率为44.11%(45/102);单因素分析提示,营养风险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MI)及白蛋白、血磷、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高磷血症发生风险与患者的年龄、BMI及NRS2002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血钾、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住院期间营养风险较高,伴高磷血症的风险较大,NSP应做好其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筛查,重视高磷血症的发生风险,指导临床营养制剂及药物的使用。
刘盼望秦侃杨静申世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风险筛查高磷血症临床转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