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特征
  • 1篇陡坡
  • 1篇岩相
  • 1篇延长组
  • 1篇页岩
  • 1篇油页岩
  • 1篇深水区
  • 1篇苏北盆地
  • 1篇溱潼凹陷
  • 1篇南海西部
  • 1篇精细刻画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发育
  • 1篇发育模式
  • 1篇阜宁组
  • 1篇凹陷
  • 1篇层序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陆永潮
  • 3篇王超
  • 3篇王超
  • 2篇杜学斌
  • 2篇王超
  • 1篇陈平
  • 1篇刘占红
  • 1篇邢凤存
  • 1篇杨帅
  • 1篇陈林
  • 1篇胡小辉
  • 1篇陈雷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被引量:16
2015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地震资料解释、岩石组合类型、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延长组内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延长组)、2个二级层序(长10-长7、长6-长1)、4个三级层序(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5、长3-长1),建立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分析延长组各个三级层序构成及充填发育过程中的幕式构造演化、物源供给条件、湖平面相对变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延长组层序充填发育模式,指出每期幕式构造演化下形成的三级层序中的体系域及沉积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依据盆地单期及完整多期构造演化下,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层序结构及其沉积构成特征,认为多幕式的构造活动分异性以及复杂的构造分布格局是以上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陈林陆永潮邢凤存胡小辉杨帅王超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沉积充填
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地球物理精细刻画——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阐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时空展布规律,应用岩心、测井、地化测试和三维地震资料,从岩石类型、测井曲线、总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分4个方面将油页岩岩性划分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质泥岩3类。在此基础上以层序划分为标准,利用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开展油页岩岩性时空预测研究,并结合实际录井资料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预测结果揭示出早期湖扩体系域时期,灰质泥岩在工区内广泛发育,粉砂质泥岩仅局限于凹陷西南部,随湖平面上升,灰质泥岩局限于凹陷中部,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凹陷西南和东北两处,并可见黑色泥岩连片发育;晚期湖扩体系域时期,凹陷内以黑色泥岩发育为主,灰质泥岩呈零星分布,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工区西南部和北部。以上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表明,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能够准确预测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时空展布特征,对油页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王超王超王超陆永潮
关键词:油页岩阜宁组溱潼凹陷
南海西部深水区台缘生物礁发育模式与成因背景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基于高精度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结合台缘结构和礁体结构特征,将台缘生物礁发育模式划分为断控陡坡型和台缘缓坡型两类,并进一步识别出加积、进积和退积三种礁体内部沉积结构。此外,从地质背景和环境背景两方面开展生物礁成因背景分析。研究认为:构造古地貌和构造沉降速率是断控陡坡型台缘生物礁生长的主控因素,前者控制了生物礁时空展布特征,后者决定了礁体内部沉积结构特征;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洋流季风是台缘缓坡型生物礁生长的主控因素,前者对生物礁时空迁移特征和礁体垂向叠置样式皆有重要影响,后者对礁体生长规模、外部轮廓及礁滩体沉积相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王超王超王超陆永潮杜学斌陈平
关键词:发育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