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40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异戊烷黏膜下注射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目前临床上黏膜下注射剂种类繁多,但使用何种黏膜下注射剂尚未达成共识。将异戊烷作为一种黏膜下注射剂,评估其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37℃恒温水浴下,对新鲜离体猪胃(离体时间<6h)进行黏膜下注射,观察对比注射等渗盐水与注射异戊烷后黏膜隆起一定高度(1.5 cm),等渗盐水和异戊烷的用量和隆起效果;新鲜离体猪胃,用等渗盐水和异戊烷隆起相同面积(直径2 cm)的黏膜,随后采用高频电刀进行隆起部位完整切除,对比分析操作时间;在活体大鼠的胃黏膜下注射相同量(20μL)的等渗盐水(对照组)或异戊烷(实验组),测量注射部位黏膜厚度,1 h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完整切除隆起部位(直径2mm),测定黏膜切除10min内的出血量,并对隆起部位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将离体猪胃黏膜隆起相同高度(1.5 cm),异戊烷的平均用量[(0.14±0.07)mL]显著少于等渗盐水[(13.65±4.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10、15、20、30、45、60 min时,与等渗盐水相比,异戊烷维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黏膜下等渗盐水注射初始平均隆起面积为[(18.10±6.22)cm^2],60 min平均隆起面积为[(24.24±7.19)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异戊烷隆起面积则相对稳定,黏膜下注射0 min和60 min时的平均隆起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3±8.16)cm^2vs(21.70±7.86)cm^2,P=0.71]。异戊烷处理后平均切开时间[(3.22±0.53)min]显著短于等渗盐水处理[(9.60±1.9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下注射前后异戊烷处理后、黏膜厚度变化差值显著高于等渗盐水处理[(1.34±0.30)mm vs(0.28±0.16)mm,P=0.000]。结论黏膜下注射异戊烷可持久维持有效的黏膜隆起高度,有利于后续内镜黏膜切除操作,对组织无损害,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黏膜下注射剂。
- 王敏刘文婕刘莉王敏赵黎黎范志宁
- 关键词:异戊烷黏膜下注射黏膜切除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控制效果在2型糖尿病中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该院住院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6.5%)、血糖控制尚可组(6.5%~7.5%)和血糖控制差组(>7.5%)。另选取在该院体检并经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证实为正常糖耐量(NGT)的个体4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25(OH)D水平并分析HbA1c和25(OH)D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控制差组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尚可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212,P=0.000)。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T2DM发展有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作为T2DM的辅助治疗之一。
- 王敏缪淑贤陆燕飞韦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 胰头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
- 2020年
- 胰腺转移性肿瘤少见,仅占胰腺恶性肿瘤的2%~5%[1]。发生胰腺转移常见的原发肿瘤有肾细胞癌、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等[2-5],而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胰腺转移性肿瘤,又以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最常见。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胰腺转移性CCRCC仅数十余例。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例胰头转移性CCRCC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及病理学表现,并与胰腺原发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深入认知,避免误诊,现报道如下。
- 王敏韦莉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胰头占位
- 细菌性阴道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葛高霞张美娟王敏董宁王琳王书侠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不孕不育妇女生殖系统菌群平衡临床综合征生殖道
-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用于诊断结直肠疾病可行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multiphoton microscopic imaging,MPM)观察并初步建立结直肠组织的镜下特点,探讨MPM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个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增生性息肉、腺瘤、腺癌的离体新鲜组织的MPM图像,初步总结MPM诊断结直肠疾病的特点。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各类型的MPM图片,发现从隐窝开口、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可对结直肠疾病进行MPM诊断。正常、增生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组织的细胞核面积平均值各为(32.14±1.96)μm^2、(32.69±2.34)μm^2、(55.40±4.63)μm^2、(71.83±5.30)μm^2、(85.90±11.50)μm^2,正常上皮细胞与增生性上皮细胞的细胞核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517),其余各两组细胞核面积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无损、实时、高分辨率地对结直肠疾病进行分类及分级诊断,未来有望与内镜整合,成为新一代光学诊断技术。
- 何可心赵黎黎黄晓阳丁颖化宏金刘莉王翔王敏张勇范志宁
- 关键词:结直肠疾病
- 胰腺癌患者血清尿酸、肌酐水平检测及尿酸/肌酐比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血生化指标尿酸(UA)、肌酐(Cr)水平及尿酸/肌酐比值(UA/Cr比值)在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水平,了解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胆中心收治并经组织病理确诊的282例胰腺癌患者和58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并收集同期间20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UA和Cr水平,同时分析UA,Cr水平和UA/Cr比值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UA,Cr水平及UA/Cr比值在胰腺癌组与胰腺良性肿瘤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或Z=-6.781~11.175,均P<0.05),而UA和UA/Cr比值在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或Z=-1.888~11.559,均P>0.05),Cr水平在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1,P<0.05)。血清UA,Cr水平和UA/Cr比值与胰腺癌患者性别、肿瘤部位有关(T或Z=-9.178~17.986,均P<0.05),UA/Cr比值还与胰腺癌患者年龄有关(Z=-2.294,P<0.05)。三者均与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T或Z=-1.452~2.214,均P>0.05)。结论 UA水平在胰腺癌患者中显著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在肿瘤发生中作用很大,UA/Cr比值能更好地反映老年胰腺癌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但两者均不能作为独立的指标对胰腺癌进行早期检测和诊断。
- 韦莉缪淑贤王敏张伟
- 关键词:胰腺癌尿酸肌酐
- 酶联免疫测定法免疫学检验实习带教体会被引量:1
- 2019年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临床免疫常用的检测方法,其快速、敏感、简便,对医院的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在各级医院均可开展。在该院实习的学生毕业后面向全国各地各种等级的医院的工作,因此ELISA是每一位检验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方法之一。但是笔者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接触和操作较少,因此,对这部分内容无法熟练掌握,针对此现象,笔者通过加强ELISA的基本知识学习、临床病例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质量控制培训3个方面进行带教,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操作,为临床提供有扎实理论基础、规范的操作技能,以及有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高级检验人才。
- 娄鉴芳储楚王敏唐未名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带教
- 同种属来源抗体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22年
-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是指在同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两种不同的抗原,大多采用异种属抗体间接标记法,即两种标记的一抗分别来源于不同种属。临床实践中使用的一抗种属单克隆鼠来源较多,满足免疫组化双染可配伍组合抗体少,限制了免疫组化双染技术的应用。本科室通过实验摸索,对免疫组化双染方法进行改良,使得相同种属来源的抗体也可进行免疫组化双染。本文以肺腺癌组织Ki-67+CK7免疫组化双染为例,介绍如下。
- 韩雪宋国新王敏陈刚季盼张炜明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
-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难治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难治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良性狭窄并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内镜治疗后吻合口狭窄的再发生情况,按内镜下治疗次数分为难治性狭窄组和非难治性狭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37例需多次(>5次)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纳入难治性狭窄组,67例≤5次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纳入非难治性狭窄组。单因素分析证实其危险因素包括:吻合口位置、吻合器种类、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食管癌术后狭窄出现时间、术后是否追加放疗、内镜下扩张后开始进食时间、内镜下治疗方式和内镜下扩张后吻合口直径(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位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术后追加放疗、内镜下单纯扩张和内镜下扩张后吻合口直径<13 mm,是难治性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采用内镜下扩张时,应尽量将吻合口直径扩张至13 mm及以上,并联合局部注射抗狭窄药物,尤其是对于高位吻合、术后追加放疗或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
- 张嫚嫚裴雪霞于泓王晨刘文婕王敏何可心刘莉王建坤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
- 引起血清镁测定结果假性升高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镁离子是人体细胞内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许多细胞内酶的辅助因子,包括所有以三磷酸腺苷(ATP)为底物的酶,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低镁血症类似低钙,可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出现抽搐、强直、反射亢进。
- 葛高霞邱胜丰董宁王敏
- 关键词:假性升高血清镁三磷酸腺苷定向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