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病理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眼附属器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 1篇肉芽肿性小叶...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炎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特殊染色
  • 1篇突变
  • 1篇前胃癌

机构

  • 5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王静
  • 2篇郑启忠
  • 2篇肖方星
  • 1篇张卉
  • 1篇蔡国祥
  • 1篇陈炜
  • 1篇姚琦
  • 1篇曾真
  • 1篇吴剑华
  • 1篇舒诚荣
  • 1篇曹喆
  • 1篇吕嘉林
  • 1篇申九妹
  • 1篇龙洪清
  • 1篇张权
  • 1篇李曦
  • 1篇秦娜
  • 1篇倪秀雄
  • 1篇王敬慧
  • 1篇罗春华

传媒

  • 1篇新疆医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下肢静脉血栓超声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为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进行常规静脉彩超检查,对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再行CT静脉造影检查,而后对两者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0例临床疑似为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中,确诊率为57.1%(40/70),超声误诊率32%(8/25)。结论超声检查无创伤、重复性高,可准确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单静王静蔡国祥姬玉红
关键词:超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误诊原因分析
141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41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实施手术切除同时将炎性病灶使用穿刺检验,得出病理实验学诊断其均为肉芽肿性病症患者,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其中对具有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的组织学形态特征病例102例行PAS、W-S、革兰染色、硼酸亚甲蓝染色。结果:所有病例为女性,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2.5岁。发病部位:左侧乳腺74例,右侧乳腺63例,双侧乳腺4例,均有哺乳史。所有病例均有可触及的肿块伴疼痛,50例(35.5%)患者血清泌乳素升高。光镜下特点表现为化脓性围绕小叶周边发生的肉芽肿性炎症,其中可见脂质体囊泡为102例,可见空泡中存在些许中性粒细胞。102例组织化学染色中,在脂质囊泡内发现革兰染色43例患者有阳性染色杆菌,占比42.2%;硼酸亚甲染色39例患者有阳性染色杆菌,占比38.2%,PAS、W-S、抗酸染色均为阴性。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囊性脂质空泡是其常见特征,棒状杆菌在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PAS、W-S、革兰染色及硼酸亚甲蓝染色可为治疗GLM提供病理学依据。
肖方星申九妹王静林云郑启忠吴剑华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学特点特殊染色杆菌
眼附属器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观察
2020年
眼附属器结外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罕见的特发性淋巴组织特发性疾病。通过对3例眼附属器结外RDD进行组织学常规HE检查、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低倍镜下不同程度淡染区和深染区相间排列,高倍镜下组织细胞成群或成巢,少数有淋巴细胞伸入现象,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组织细胞S-100和CD68阳性,CD1a,CD30,HMB45阴性。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有一定特征性,但易造成误诊、漏诊,需要和该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以及肿瘤鉴别。
肖方星罗春华王静袁媛郑启忠
关键词:临床病理眼附属器
OK-432联合聚肌胞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抗损伤作用
2021年
目的比较体外单独或联合应用TLR配体-沙培林(OK-432)、聚肌胞对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状态的影响,并将DCs与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检测DCs存活率,探讨OK-432联合聚肌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诱导树突状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FS)联合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诱导小鼠骨髓源性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未成熟的DCs(imDCs),分别经OK-432、聚肌胞或OK-432联合聚肌胞诱导DCs成熟,未成熟或成熟的DCs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24 h。电镜及光镜观察DCs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s CD83和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MTT法测定DCs体外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以及DCs与不同浓度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24 h后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DCs锌指蛋白A20(A20)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刺激组DCs的形态学,表面抗原CD83和CD86的表达率,IL-12的分泌量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能损伤DCs,联合刺激组DCs的成活率均高于其它处理组,且其成活率与A20蛋白的表达量成正比。结论OK-432联合聚肌胞能有效诱导DCs成熟;OK-432联合聚肌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A20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王静倪秀雄林岷姚琦曾真陈炜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OK-432聚肌胞锌指蛋白A20小鼠前胃癌
微滴数字PCR和Super-ARMS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法(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和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upe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uper-ARMS)这两种方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浆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共119例纳入研究,比较ddPCR和Super-ARMS技术检测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部分EGFR基因经典突变阳性患者接受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口服治疗,将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亚组,组1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阳性,21例。组2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阴性,16例。组3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为阴性,5例。组4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阴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阳性,因组4患者个数为0,不纳入统计。以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评估近期疗效,并用生存分析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以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119例晚期肺腺癌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到58例(48.7%)EGFR基因突变。ddPCR技术检测与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符合率为82.4%(Kappa=0.647, P<0.001),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0.2%。而Super-ARMS检测与组织检测的符合度为71.4%,灵敏度仅为58.6%,特异度为83.6%。组3的ORR与DCR值低于组1、2,但组间ORR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曹喆王静秦娜李琨吕嘉林王敬慧杨新杰李曦张卉张权龙洪清舒诚荣马丽张树才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