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2 被引量:7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白桦
  • 1篇养分
  • 1篇油松
  • 1篇油松人工林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态特征
  • 1篇生态特征研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 1篇丘陵区
  • 1篇人工林
  • 1篇子午岭林区
  • 1篇栎林
  • 1篇细根
  • 1篇细根分布
  • 1篇辽东栎
  • 1篇辽东栎林
  • 1篇林区
  • 1篇黄土丘陵
  • 1篇黄土丘陵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上官周平
  • 2篇刘勇
  • 1篇安慧
  • 1篇韦兰英
  • 1篇秦娟
  • 1篇刘勇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65
2007年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对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氮素和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单峰曲线,白桦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油松林大部分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中,其中0—20 cm土层占37%以上,20—40 cm集中了41%以上;表层土壤(0—20 cm)具有较高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而底层(40—60 cm)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最低。油松林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NO3--N)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铵态氮(NH4+-N)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抛物线趋势。白桦林75%的细根生物量集中在0—20 cm土层,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规律与油松林相似,表层土壤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是油松人工林的3.91倍,而20—40 cm土层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比油松人工林降低了33%。白桦林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NO3--N和NH4+-N垂直变化趋势与油松林相似。土壤水分、容重、全氮和有机质对油松和白桦细根分布的影响明显大于NH4+-N和NO3--N。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细根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0.99,P<0.05),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比根长和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别为r=0.91,r=0.8)低于油松林(分别为r=0.95,r=0.94)。油松和白桦林0—40 cm土层细根表面积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比根长和根长密度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油松和白桦林2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随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增加,而比根长呈相反的变化规律。
安慧韦兰英刘勇上官周平
关键词:细根分布白桦油松土壤养分
子午岭林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白桦林、辽东栎林和白桦-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地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且均优于纯林,即混交林地有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可供利用,并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2)辽东栎林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其次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水分利用率(WUE)为混交林白桦>混交林辽东栎>辽东栎林>白桦林;(3)混交林中白桦、辽东栎的Fv/Fm和Fv/Fo值均较大,与纯林差异不显著;白桦林和辽东栎林的qP和NPQ值均大于混交林。
秦娟刘勇刘勇
关键词:白桦林辽东栎林光合生理生态子午岭林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