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32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抑菌
  • 6篇杆菌
  • 5篇黔中
  • 5篇荞麦
  • 5篇金荞麦
  • 5篇活性
  • 5篇基因
  • 4篇抑菌活性
  • 4篇原体
  • 4篇支原体
  • 4篇体外
  • 4篇体外抑菌
  • 4篇测序
  • 3篇抑菌效果
  • 3篇支原体病
  • 3篇体外抑菌效果
  • 3篇内生真菌
  • 3篇牛支原体
  • 3篇中药
  • 2篇药制剂

机构

  • 32篇贵州省农业科...
  • 4篇贵州宏宇畜牧...
  • 3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2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安顺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贵州省草地技...

作者

  • 32篇张涛
  • 2篇杜才富
  • 1篇陈超
  • 1篇莫本田
  • 1篇程国平
  • 1篇赵继献
  • 1篇向阳
  • 1篇王鲁
  • 1篇冉江

传媒

  • 4篇上海畜牧兽医...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贵州畜牧兽医
  • 2篇种子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中兽药制剂在牛羊养殖预防保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笔者利用超微粉碎的中药制剂大百芩散和石苦秦散,开展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支原体、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及犊牛、羔羊添加饲喂试验。石苦秦散超微粉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为15.6 mg/mL,大百芩散超微粉对支原体、巴氏杆菌的MIC值为31.2 mg/mL;犊牛、羔羊添加饲喂试验中,添加石苦秦散和大百芩散的实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且无流涕、咳嗽或腹泻发生。结果表明,2种中药制剂对4种供试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犊牛、羔羊生长期的养殖保健药物应用于生产。
余波周景瑞姜玲玲杨莉刘镜张涛徐景峨余国富邹茂华吴位珩
关键词:体外抑菌试验保健药物
牛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黔中金荞麦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1
2023年
为分离致病性牛源化脓隐秘杆菌并探究黔中金荞麦对该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本试验对采集于贵州省凯里市某养殖场疑似患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死牛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并运用打孔法探究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分离菌株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短棒状杆菌,结合生理生化和PCR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化脓隐秘杆菌,系统进化树分析也显示,分离菌株与化脓隐秘杆菌的模式菌株处于同一分支;该分离菌株可致10只小鼠于24 h内全部死亡;其对头孢他啶、利福平、青霉素等7种抗菌药敏感,对环丙沙星中介,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8种抗菌药耐药;黔中金荞麦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处理方法的提取物对该分离菌株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地下部分70%乙醇超声30 min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13±0.25)mm,与头孢喹肟的抑菌效果相当。本试验首次从贵州地区分离到致病性牛源化脓隐秘杆菌,黔中金荞麦对该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该肉牛养殖场疫病防控以及牛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陶小艳张涛史开志周思旋唐远江赵宇黄波卢昱希李婷代国滔任荣清
关键词:化脓隐秘杆菌耐药性体外抑菌效果
治疗牛支原体病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抑菌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为优化治疗牛支原体病复方中药提取工艺及研究其体外抑菌效果,为牛支原体病防治及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对大青叶、黄芩及百部3种中药提取工艺的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进行优化。以最佳提取方法得到提取物,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中药组方合剂,采用平板打孔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青叶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7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2 h;黄芩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溶液,提取温度7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5 h;百部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提取温度70℃,50%乙醇溶液,提取时间1.5 h。3种中药提取物按不同比例混合时,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8.4-22.5 mm,其中大青叶∶黄芩∶百部=2.6∶2.6∶1时对牛支原体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2.5 mm;二倍稀释法测得MIC均为31.25 mg/mL,MBC为31.25-62.50 mg/mL。说明3种中药提取物及不同配比对牛支原体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中兽药开发利用。
张涛杨莉周景瑞余波徐景峨唐远江姜玲玲刘镜莫本田吴位珩
关键词:大青叶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运用Plackett-Burn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地榆没食子酸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9年
优化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地榆在中药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出膏率和没食子酸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nman设计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最佳提取条件为加33.5倍水,90℃下回流提取4.2h,提取2次。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用于工业生产。
唐远江余波刘镜周思璇张涛卢昱希
关键词:地榆没食子酸出膏率
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评价复方止痢中药制剂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利用其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6.66、22.20、66.60 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0. 00 m L/kg) 4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保证每天给药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6个月。记录大鼠的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并分别于给药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系统尸检以及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灌胃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后,大鼠均存活,饮水、采食等行为活动表现正常,体质量明显增加;各剂量组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停药2周后各指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剖检观测各脏器组织位置、质量和脏器系数均正常,部分脏器质量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异常病理和毒性改变,恢复期停药后未见延迟性毒性。因此,长期服用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对大鼠未见明确的毒性反应,停药后亦无延迟性毒性反应,说明复方止痢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张涛姜玲玲唐远江余波周思旋杨何杨粤黔冯将
关键词:长期毒性
猪三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传染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被引量:3
2019年
在一些养猪基地、养猪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猪群中存在猪传染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猪支原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猪肺疫、钩端螺旋体病、猪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体病等,其中猪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性呼吸道传染性疫病较常见.此类细菌性病原能单独感染,也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发病,使疫病临床诊断与防控难度增加.为了防止此类疫病的危害,应根据疫病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原则,积极开展猪病的免疫预防、疫病诊断与防治工作,从而阻断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猪群的传染与危害.
杨茂生唐远江杨莉张涛龙玲吴位珩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猪细小病毒病传染性疫病猪链球菌病圆环病毒病疫病预防
贵州引种的油用牡丹根部HPLC指纹图谱与丹皮酚含量被引量:3
2020年
建立油用牡丹根部HPLC指纹图谱,为贵州引种油用牡丹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12个油用牡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丹皮酚含量。液相条件为C18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聚类分析,得到了12个油用牡丹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显示,山东菏泽、河南洛阳、贵州沿河、贵州思南的油用牡丹样品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与专属性较强,11个共有峰稳定性良好;除G9外,其余样品间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产地油用牡丹样品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分析基本一致。12个油用牡丹样品丹皮酚含量均在0.29 mg·g^-1以上,其中河南洛阳丹凤(G6)、河南洛阳紫斑(G4)、山东菏泽紫斑(G3)丹皮酚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399 mg·g^-1、0.398 mg·g^-1和0.397 mg·g^-1。贵州沿河、思南引种的油用牡丹凤丹和紫斑生长良好,但丹皮酚含量与引种地油用牡丹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性好,为贵州其他地区油用牡丹引种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张涛周景瑞付文苑马超冉华光杨丽娟
关键词:高效液相丹皮酚色谱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萹蓄杨梅苷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探索中药萹蓄中主要药用成分杨梅苷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萹蓄杨梅苷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35倍量70%乙醇,70℃下回流提取2.5 h,提取1次。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与预测值相比误差小。
唐远江余波吴位珩刘镜张涛
关键词:萹蓄杨梅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浅翻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浅翻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草地群落结构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以贵州省晴隆县境内天然草地为对象,测定浅翻耕后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地上植物量。结果:对草地进行浅翻耕处理后第2年和第4年,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密度、植物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分别增加74.18%、31.86%、65.45%、54.66%、124.07%、20.83%和49.47%、16.72%、61.05%、40.58%、115.06%、20.63%;禾草类牧草占比分别提高10.79、7.41个百分点;但草地植被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
杨丰张涛张明婧陈超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植被多样性
甘蓝型杂交油菜收获指数与植株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为研究收获指数与植株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回归关系,测定64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的收获指数、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角粒数、主花序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研究发现,不同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收获指数差异较大,变幅为0.1292~0.3358,平均为0.2247,收获指数在0.30以上的组合仅占0.31%。收获指数与单株产量、角粒数、单株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株高、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长度、千粒重、角粒数5个性状对收获指数的影响较大。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选育长角果和主花序长的材料,来提高育成材料的角粒数和千粒重;选育植株相对较高、主花序较长、一次分枝数较多的个体,来提高育成材料的单株角果数,最终育成单株产量较高的组合(或品种)。
戴祥来赵继献向阳张涛任廷波程国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植株性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