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9篇“ 肝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章
- 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分类与ICD编码案例分析
- 2024年
- 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手术、消化系统手术和一些诊断性、治疗性操作,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一书,相关的病案首页手术编码操作集中在第九章心血管系统手术、第十一章消化系统手术及第十八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相关章节。通过病案编码员阅读手术记录,提取手术步骤,进而查找到正确手术操作编码及其排序,已成为目前介入手术病案首页填写的难点。按照目前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分类,主要以“动脉造影术”“栓塞”“灌注”“植入”“破坏”及“消融”为主导词进行查找。
- 李媛王洪涛张炜浩李良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ICD-9-CM-3手术操作编码
- 肝恶性肿瘤合并肝脓肿51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 2024年
- 0引言据统计,2020年全球肿瘤新发1930万例,近100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肝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三大致死肿瘤,在新发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七^([1])。我国是乙肝大国,同样也是肝癌大国。2015年全国新发肝癌约37万例,近32.6万例肝癌患者死亡^([2])。由于肝脏富血供的特点,因而是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之一^([3]),其中以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最为常见,约占71%^([4]),同时由于肿瘤患者免疫调节失衡、营养状况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原因,肝脏也成为易发生感染的脏器之一。
- 余旭旭魏杰楼芳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肝脓肿
- 残肝体积不足的肝恶性肿瘤患者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对于肝脏原发或局限性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是完全切除肝脏肿瘤。但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仍然是肝切除术后主要死亡原因,而残余肝体积不足已经被证明是PHLF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已有多种方法来进行术前转化治疗,门静脉栓塞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两种方法,但各自都有明显的优缺点。随着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多种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本研究对比了不同的转化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李新李智宇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
- CT引导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高危部位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高危部位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冷冻消融治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资料,通过肿瘤最大径进行1∶1匹配同期收治的46例非高危部位肝恶性肿瘤患者。评估技术成功率及12个月和24个月的完全消融率及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高危部位组和非高危部位组之间患者消融效果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中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高危部位组和非高危部位组12、24个月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2.6%(38/46)比84.8%(39/46)、71.7%(33/46)比73.9%(34/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至高危部位距离≤5 mm、术前是否接受TACE治疗是影响冷冻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引导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高危部位的肝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但需要合理的术前规划和谨慎术中操作。
- 张炜浩赵晓辉王艳于海鹏邢文阁司同国
- 关键词:肝肿瘤冷冻疗法
- 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经桡和经股入路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体验及入路相关并发症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晚期肝细胞癌及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入路(TRA)与经股动脉入路(TFA)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患者体验、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倾向性方面的差异。探讨TRA在HAIC中是否比TFA有更好的患者体验、依从度,以及是否更安全。方法该研究是一项纳入了接受HAIC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及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收集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及肝胆内科的共91例接受HAIC治疗的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患者被分为3组:TRA组(n=20,仅接受TRA HAIC治疗)、TFA组(n=33,仅接受TFA HAIC治疗)和交叉组[n=19,先接受TFA HAIC(Cross-TFA组)治疗,后接受TRA HAIC(Cross-TRA组)治疗]。同时为了部分结果方便表述,将接受TRA HAIC的全部患者定义为TRA-HAIC组(n=39,TRA组+Cross-TRA组),接受TFA HAIC的全部患者定义为TFA-HAIC组(n=52,TFA组+Cross-TFA组)。主要研究指标是关于生活质量的可视化量表(QOL)评分。次要研究指标主要包括入路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手术时间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长。本研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结果和满意度。采用t检验评估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入路相关和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入路偏好对比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初步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TRA HAIC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RAO)的潜在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中的显著变量(P<0.05)或那些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将纳入随后进行的多因素分析。结果QOL评分TRA组患者QOL测量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TFA组(均P<0.001)。Cross-TRA组QOL测量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Cross-TFA组[穿刺部位疼痛(Z=-3.24,P=0.001),余均P<0.001]。对比Cross-TRA组与TRA组的QOL评分,发现Cross-TRA组在整体不适(Z=-3.07,P=0.002)、术后如厕困难(Z=-2.12,P=0.034)及行走困难(Z=-2.58,P=0.010)的评分均明显低于TRA�
- 吕天野李梅何基安孙千福王莉秦浩于海鹏
- 关键词:股动脉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脱-γ-羧基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DCP)水平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患者5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癌抗原19-9(carcinoma antigen 19-9,CA19-9)、铁蛋白(ferritin,Fer)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癌抗原50(carcinoma antigen 50,CA50)、DCP水平。结果:肝恶性肿瘤患者中DCP阳性率64.91%,明显高于其它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DCP+Fer阳性率77.19%,高于DCP+AFP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DCP+Fer+CA19-9阳性率82.45%,DCP+Fer+CA50阳性率84.21%,两者阳性率均高于DCP+Fer+AFP的7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Fer+CA19-9阳性率与DCP+Fer+CA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Fer+CA50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DCP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Fer阳性率与D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可作为肝恶性肿瘤患者辅助诊断的首选单项指标,在有条件情况下,可选择联合检测DCP+Fer+CA50,或能更准确诊断与监测病情。
- 杨艳喻海忠曹红艳肖春红
-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铁蛋白
- AFP、AFP-L3%、DCP、ALT、AST对肝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 2024年
- 探索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239例肝恶性肿瘤患者,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24例健康体检人员,通过生化免疫分析仪进行AFP、AFP-L3%、DCP、ALT、AST等指标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慢性乙肝组、肝恶性肿瘤组在AFP、AFP-L3%、DCP、ALT、AST水平上的检验结果比较均为P<0.001,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AFP、AFP-L3%、DCP、ALT、AST单独诊断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中,AUC分别为0.864,0.810,0.900,0.625,0.791;约登指数分别为0.684,0.591,0.697,0.189,0.494;DCP的AUC和约登指数最高。肝癌三项(AFP、AFP-L3%、DCP)联合诊断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中AUC0.933,约登指数0.797,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论 AFP、AFP-L3%、DCP、ALT、AST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恶性肿瘤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肝癌三项(AFP、AFP-L3%、DCP)联合诊断对肝恶性肿瘤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许亚丽徐根云
-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肝恶性肿瘤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CEA、AFU、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恶性肿瘤141例(肝恶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良性肝病患者138例(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者133名(健康体检组)。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CDFI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组别、肝恶性肿瘤组不同疾病类型的RI、Vmax、CEA、AFU、AFP水平。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CDFI、CEA、AFU、AFP与病理检查诊断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DFI、CEA、AFU、AFP单一及联合检测肝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CDFI共检出118例(83.68%)肝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73例、继发性肝癌45例;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均以少血供为主要特征。RI、Vmax、CEA、AFU、AFP水平:肝恶性肿瘤组>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RI、Vmax、CEA、AFU、AFP水平均高于继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CEA、AFU、AFP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766,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2.55%、91.18%、0.762(0.637~0.814),与CDFI、CEA、AFU、AFP单一检测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CEA、AFU及AFP检测对肝恶性肿瘤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上述指标相互结合在肝恶性肿瘤诊断具有确切的互补作用,可全面、准确判定肝恶性肿瘤,提高肝恶性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 王珏吕永锋焦琳祝丽娜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CEAAFUAFP肝恶性肿瘤
- 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诊断肝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造影视频的深度学习模型鉴别肝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2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肝脏肿物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1 213例患者, 以2021年12月31日为时间截点, 将入组患者分为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训练集采用TimeSformer算法为基础架构, 利用视频时间维度的滑动窗口从超声造影动脉期视频中获取多个定长时间片段, 将多段视频的特征融合后得出整个视频的分类结果, 从而构建基于超声造影视频的深度学习模型。独立测试集采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并将模型与三名不同肝脏超声造影年资超声医师(R1、R2和R3, 分别有3、6和10年肝脏超声造影经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1 213例患者的1 213个肝脏肿物, 其中训练集1 066例(恶性426例), 独立测试集147例(恶性50例)。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01, 在独立测试集的AUC为0.89±0.01, 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0.42%、74.19%、92.00%、94.52%和65.71%。三名医师中, R1的诊断性能最差, 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7.83%、51.61%、98.00%、97.96%和52.13%, 而R3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2.52%、76.36%、94.00%、95.95%和68.12%。McNemar′s检验显示, R1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而R2和R3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0、0.868)。此外, 模型对单个病例的分析时间为(340.24±16.32)ms, 而医师对单个病例分析的平均时间为62.9 s。结论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较好地区分肝脏肿物的良恶性, 有望达到与经验较丰富超声医师相当的诊断水平。
- 王世界邓家琦况容王玉贤李操周静
- 关键词:超声造影动态视频肝肿瘤
- 五禽戏联合仑伐替尼对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五禽戏联合仑伐替尼对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诊治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18.06~2022.06在我科进行晚期肝癌诊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仑伐替尼进行诊治,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五禽戏进行诊治,观察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以诊治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诊治后CD4和CD4/CD8值及NK细胞活性高于诊治前,对照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淋巴细胞亚群相对于对照组更高;试验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总有效率(90.00%)相对于对照组(63.33%)更高(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肿瘤大小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试验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指标及肿瘤直径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相对于对照组(50.00%)更低(P<0.05);试验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针对晚期肝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仑伐替尼联合五禽戏进行诊治,有利于改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整体诊治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 石磬石玲梅耀国张宇吴锦瑜
- 关键词:五禽戏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 严昆

- 作品数:283被引量:2,427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超声检查 肝肿瘤 超声
- 陈敏华

- 作品数:294被引量:2,581H指数:30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超声造影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超声检查
- 杨薇

- 作品数:214被引量:1,55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超声检查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 钱超文

- 作品数:114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 超声造影 乳腺癌 超声
- 蒋天安

- 作品数:399被引量:1,430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超声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