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8 篇“ 自然发酵 “的相关文章
一种木薯叶自然 发酵 制备粗多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然 发酵 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木薯叶自然 发酵 制备粗多肽的方法,所述木薯叶粗多肽为粉末状,由Design‑Expert8.0.6软件分析数据得知木薯叶液态发酵 制备多肽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发酵 时间为3.5h、接种加量... 张振文 张金泉 王琴飞 余厚美 林立铭一种预制菜微生物自然 发酵 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本发明涉及预制菜自然 发酵 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制菜微生物自然 发酵 加工设备,包括底板、预制菜发酵 机构、旋转倒料结构、备菜切割机构,通过凸轮和垫板之间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在限位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其外表面的凸轮也进行旋转,凸... 陈浩然 陈小良 吴春喜 徐映辉不同接种发酵 和自然 发酵 对小米辣品质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不同泡菜水和发酵 方式对小米辣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小米辣进行新泡菜水自然 发酵 、新泡菜水混菌(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KUST-D1303: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 KUST-F1705=1:1)接种发酵 、老泡菜水自然 发酵 和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 4种方式发酵 ,并对发酵 小米辣的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发酵 方式相比,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 显著(P<0.05)增加了发酵 小米辣中乳酸菌数量、有机酸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别是醇类、萜烯类和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降低了亚硝酸盐含量。此外,老泡菜水混菌接种发酵 小米辣的pH下降迅速并保持稳定,可延缓小米辣在发酵 过程中变黄、变软。综上,老泡菜水混合接种发酵 可提高发酵 小米辣的安全性、风味组分以及改善产品的滋味,是发酵 小米辣的优选工艺。 张诗瑶 肖玥 王新瑜 储传奇 汪涛 胡小松 胡小松关键词:小米辣 自然发酵 接种发酵 植物乳杆菌 酿酒葡萄自然 发酵 酿酒特性影响 2024年 烟台产区为七大优质葡萄海岸之一,拥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历史。以烟台地区几个地块2019年的六个葡萄品种为原料进行自然 发酵 ,采用CO_(2)失重法进行发酵 监控,结果表明,各葡萄品种发酵 速率存在差异;小味儿多启酵最快且最早达到发酵 旺盛期,赤霞珠、玛瑟兰、小味儿多自然 发酵 结束快,仅需207 h,品丽珠发酵 最慢需303 h。自然 发酵 酒样常规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各葡萄品种自然 发酵 酒样间总酚、总花色苷、单宁、色度差异显著,泰纳特和小味儿多的总酚、单宁、总花色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尝结果显示,2019年小味儿多和泰纳特在烟台地区表现相对良好。 许引虎关键词:葡萄 葡萄酒 自然发酵 自然 发酵 酸面团发酵 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细菌功能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 时期自然 发酵 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 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 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期(D2~D3)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后期(D4)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到34个细菌属,发酵 前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蓝藻门(norank_c__Cyanobacteria),中期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后期为未分类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对于真菌,共检测到13个真菌门,发酵 过程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共检测到12个真菌属,未分类的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_unclassified)为绝对优势菌属,后期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被大量检出。通过PICRUSt进行分析预测,细菌群落在整个发酵 过程中的基因功能主要有能量产生和转化、转录、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等,该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酸面团内优良发酵 功能菌种提供数据参考。 杨文馨 安飞宇 曹恺欣 乌日娜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嘉宝果酒自然 发酵 过程中品质及抗氧化分析 2024年 为探究嘉宝果酒在自然 发酵 下的品质及特征香气变化,对不同发酵 阶段嘉宝果酒的理化性质、总酚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 时间的增加,嘉宝果酒酒精度逐步上升,总糖含量逐渐下降,总酸、总二氧化硫和游离二氧化硫含量在发酵 前期显著升高,中后期趋于平稳。发酵 37 d后嘉宝果酒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均高于发酵 前。主要挥发性物质由酯类、醇类、酸类、烯类组成,与原汁相比,发酵 末期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增加。香气活度值(OAV)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异戊醇、正己酸乙酯等是嘉宝果酒的主要风味化合物。自然 发酵 改善了嘉宝果酒的理化性质,提升了抗氧化活性,也赋予了特征性香气。 张春 杨洁 陈正信 蔡国林 徐绍丝 黄鹭强关键词:自然发酵 理化性质 挥发性物质 自然 发酵 青金桔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2024年 为寻找适宜青金桔(Citrus microcarpa)全果浆高酸环境条件下发酵 的酵母菌,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青金桔全果浆自然 发酵 液中筛选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测序对分离菌种进行鉴定,并评价其生长性能及对温度、pH和葡萄糖浓度的耐受性。对比分离菌株纯种发酵 前后青金桔全果浆总酚、总黄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考察分离菌株的发酵 特性。结果表明,从自然 发酵 青金桔全果浆中共分离得到3株酵母菌Y1、Y14和Y15。菌株Y1被鉴定为特立科拉毕赤酵母(Pichia terricola),菌株Y14、Y15均被鉴定为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酵母菌Y1、Y14和Y15均能耐受35℃、400 g/L葡萄糖和p H 2.0的环境条件。利用菌株Y1、Y14和Y15纯种发酵 青金桔全果浆总酚、总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铜离子还原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提高20.65%、87.15%、20.45%、43.94%、34.08%、20.34%;19.22%、51.90%、18.31%、39.39%、25.94%、24.82%;19.97%、70.01%、22.92%、34.85%、30.85%、13.53%。 马泽威 张红建 刘帅光 李荣丽 黄欢 郑联合关键词:自然发酵 酵母菌 耐受性 发酵特性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 发酵 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研究 2024年 为探究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 发酵 过程中酵母菌群多样性变化,该研究对工业生产规模下维欧尼葡萄酒自然 发酵 不同时期的酵母进行分离与鉴定,并表征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513株酵母菌分别属于8属11种。其中,梅氏接合酵母(Zygoascus meyerae)、黑酵母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在葡萄酒领域报道频率较低。大多数非酿酒酵母都只能在发酵 初始阶段培养获得,仅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表现出了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与酿酒酵母共存至发酵 后期。通过进一步对1106株酿酒酵母遗传多样性进行表征,获得了6种不同基因型的酿酒酵母。其中,基因型为V1的酿酒酵母在发酵 的各阶段均存在,推测其可能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 发酵 体系的主导菌株。该研究较为系统地揭示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维欧尼葡萄酒自然 发酵 体系中的酵母多样性及演替规律,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佳禾 王蕊 周叶丽 穆海彬 姜娇 刘延琳关键词:贺兰山东麓 自然发酵 野生酵母 基因型 一种咖啡废水自然 发酵 不同粘结煤制备工业硅用复合还原剂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废水自然 发酵 不同粘结煤制备工业硅用复合还原剂的方法,属于碳质还原剂球团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咖啡废水和不同粘结煤粉末混合后进行湿磨,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物A;将混合物A置于温度18~33℃的密闭环境中自然 发... 陈正杰 甘小伟 马文会 伍继君 李绍元 魏奎先一种自然 发酵 提取唾液酸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 发酵 提取唾液酸设备,包括提取筒,所述提取筒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且上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防洒结构,所述防洒结构包括拦截筒,所述拦截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拦截筒的两侧外壁... 孙浩洋
相关作者
张和平 作品数:844 被引量:3,936 H指数:3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乳酸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 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乌日娜 作品数:333 被引量:1,020 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豆酱 乳酸菌 自然发酵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 武俊瑞 作品数:283 被引量:911 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豆酱 自然发酵 益生菌 微生物 乳酸菌 刘文俊 作品数:138 被引量:295 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乳酸菌 自然发酵 酸马奶 嗜热链球菌 发酵乳制品 曹龙奎 作品数:325 被引量:1,260 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杂粮 淀粉 响应面法 绿豆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