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8篇“ 颅颈交界区“的相关文章
交界畸形的临床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交界畸形是一类位于枕骨大孔及上椎的先天性畸形,包括骨性和神经的畸形病变,可压迫小脑和后组神经,导致运动、感觉障碍。交界畸形的临床症状评估,对把握手术指征和评价手术效果非常重要,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有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健康调查简表等。但这些临床评分往往侧重于描述某一类型临床症状,而不针对交界疾病。交界畸形症状复杂,往往需要综合使用不同评价量表才能提高效度。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宣武医院脊髓空洞结局量表是目前已发表的两个专用于交界疾病的量表,但仍需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临床研究以证明其有效性。本文结合既往文献结果,介绍了既往用于交界骨性和神经畸形的临床评价方法,并讨论其应用特点和局限。
王佳璐张博彦戚茂杨孟洪峰金天宇陈赞段婉茹
关键词:寰枕关节先天畸形颅颈交界区畸形
一种脊柱交界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交界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方法,属于医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个体的寰枢椎三维模型,基于所述寰枢椎三维模型计算每个个体的寰枢椎相对位置特...
许南方李危石王圣林刘杉杉张铖田英轮
交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交界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交界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患者11例(出血组),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起病,非出血患者14例(非出血组)。采用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11例出血患者术后头部CT示1例患者出现术出血,其余患者未见出血,且SAH明显减少;CTA未见交界异常增粗、迂曲的血管,DSA示瘘口完全闭塞。14例非出血患者术后头部MRI示1例患者出现段脊髓肿胀,其余患者未见段脊髓水肿及血管流空影,MRA未见交界异常的血管影,DSA示瘘口完全闭塞。所有患者术中瘘口完全闭塞,术后DSA均无异常。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7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非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9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交界SDAVF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力丁可李振兴茅磊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
交界畸形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交界畸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关节间撑开复位固定融合术或小骨窗寰枕减压术治疗的48例交界畸形患者,其中,对寰枢椎脱位患者测量手术前后的寰齿前间隙ADI、齿状突顶点高出Chamberlain线的高度(O-CL)、斜坡-椎管角(CCA);对脊髓空洞患者比较手术前后脊髓空洞大小,使用m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寰枢椎脱位患者的ADI由术前(9.67±1.82)mm减小至(3.53±1.61)mm,O-CL由术前的(9.40±3.77)mm减小至(1.97±2.12)mm,CCA由术前的(140.85±8.34)°增大至(147.63±9.43)°;32例脊髓空洞患者中,空洞较前缩小21例,空洞无变化11例,未出现空洞较前增大患者。术后mJOA评分由术前的13.9分增加至15.4分。上述数据在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关节间撑开复位固定融合术或小骨窗寰枕减压术治疗交界畸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鲁李仲颖叶雷张科王先祥张义泉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撬拨复位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交界牵开器
本新型公开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交界牵开器,包括牵开器本体,牵开器本体包括左半钳和右半钳,左半钳和右半钳之间通过铰链销转动连接,左半钳和右半钳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牵开臂,牵开臂的外壁上设有牵开钩,左半钳的内壁上连接有限位...
谢天浩冯煜航盖程聪
交界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
2023年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之一,多发生于胸腰段,发生在交界者极其罕见。交界解剖结构复杂且有延髓、椎动脉等重要结构,此部位SDAVF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临床上容易对其造成误诊漏诊。本文介绍1例交界SDAVF病例。
吴峣沈胜利许菲璠张家湧段鸿洲李良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漏诊胸腰段椎动脉
Goel技术在交界畸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年
交界畸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枕骨、寰枢椎骨质、小脑扁桃体、周围软组织及神经系统异常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交界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以枕骨大孔减压术为主,目前以Goel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后入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技术(即Goel技术),就Chiari畸形的分型、发病机制、治疗理念提出新的理论,并对传统手术方法提出挑战。本文对该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余跃李国强许彦龙张祎年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畸形CHIARI畸形
手术治疗交界硬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交界硬膜动静脉瘘(DAVF)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0例交界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瘘口均位于枕大孔下缘至1椎体之间。其中神经根硬膜动脉供血8例,神经根硬膜动脉及脊髓外侧动脉供血2例;静脉向头侧引流6例,向侧引流4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瘘口或电凝切断瘘口的方法,术中造影确认动静脉瘘口是否消失。术后3个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通过与术前临床症状比较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达到影像学治愈,切口愈合良好,无脑脊液漏。术后症状减轻8例,加重1例,未改善1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头痛,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症状明显改善1例,症状消失8例;另1例患者症状无改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静脉瘘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交界DAVF安全、有效,明确瘘口及所有供血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陈鑫璞白亚辉刘建新王凯孙红卫刘献志
关键词:动静脉瘘硬膜显微外科手术颅颈交界区
交界骨性与神经畸形影像学评估参数的测量与应用
2023年
交界畸形是包括底凹陷、扁平底、寰枢椎脱位、小脑扁桃体下疝、寰枕融合等骨、软组织和(或)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的统称。由于上述畸形常同时存在,解剖学变异复杂,因此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评估参数对于疾病特点描述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基于X线片测量的McRae线、Chamberlain线、Wackenheim线、斜坡枢椎角等,被广泛应用于底凹陷、扁平底的评价;随着MRI和CT技术的广泛应用,矢状位倾角、冠状位倾角、延髓脊髓角,以及更复杂的多轴评价体系越来越多被报道。本研究对既往报道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及相应测量方式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关注了灵敏度和一致性较高的参数以及具有高证据等级的研究,为交界畸形的影像评价提供参考。
金天宇王佳璐张博彦戚茂杨陈赞段婉茹
关键词:颅底畸形多发性颅颈交界区影像学
交界髓周动静脉瘘患者血管构筑特点及治疗策略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交界髓周动静脉瘘(PAVF)的血管构筑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诊疗的交界动静脉瘘成年患者177例,均经DSA及术中所见确诊。依据交界动静脉瘘的分型,将所有患者分为PAVF组(14例)和非PAVF组(16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起病症状、住院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构筑[瘘口节段(枕骨大孔、1节段、2节段)、动静脉瘘侧别(左、右、双侧)、供血动脉(椎动脉硬膜支、神经根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侧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脑膜后动脉、脑膜中动脉)、引流静脉方向(硬膜内向上引流、硬膜内向下引流、向硬膜外引流)、伴动脉瘤样结构、伴引流静脉曲张等]、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显微手术、介入栓塞、介入栓塞+显微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内感染、肺部感染、脑积水、脑梗死、脊髓梗死、神经麻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椎动脉闭塞等)、复发、随访(分别于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以出院后1年的mRS评分为最终结果)的差异。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其中mRS评分6分为死亡。结果(1)交界动静脉瘘成年患者177例中起病症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2例、静脉高压脊髓病(VHM)80例、面肌痉挛2例和内杂音3例。PAVF组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39~76岁,平均(56±11)岁;以SAH起病12例,以VHM起病2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起病症状、住院前mRS评分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4例PAVF组患者均为单发动静脉瘘(共14个),163例非PAVF组有8例为双侧瘘(共171个)。PAVF组与非PAVF组动静脉瘘个数在瘘口节段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8,P=0.003);PAVF组患者伴椎动脉硬膜支供血、伴�
马永杰宋子豪叶明何川胡鹏孙力泳张鸿祺
关键词:动静脉瘘颅颈交界区髓周动静脉瘘血管构筑

相关作者

余新光
作品数:535被引量:2,68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神经导航 术中磁共振 外科手术 手术
菅凤增
作品数:192被引量:866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寰枢关节 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 颅底凹陷 脊髓
陈赞
作品数:172被引量:618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寰枢椎脱位 颅底凹陷 寰枢关节 融合器 节间
乔广宇
作品数:145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畸形 显微手术治疗 照射
周定标
作品数:587被引量:4,10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