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篇“ OMPR“的相关文章
钩端螺旋体OmpR家族相关TCS 鉴定及功能初探
2024年
目的建立钩端螺旋体(钩体)OmpR家族双组分系统(TCS)的鉴定方法,初步探讨OmpR家族TCS在钩体感染人巨噬细胞过程中对钩体主要外膜蛋白(OMPs)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致病性钩体赖株TCS的组氨酸激酶(HK)和应答调节蛋白(RR)OmpR功能结构域。采用激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和细菌双杂交技术进一步验证各HK激酶活性以及各HK与RR的相互作用。采用qRT-PCR法检测HK抗血清封闭前后钩体主要OMPs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钩体56601株中LA2828、LA1710含有HATPase_c激酶催化结构域,LA2827、LA1709含有Response_reg与OmpR功能结构域,提示其分别可构成HK/OmpR-TCS。体外重组HK-2828和HK-1710蛋白均具有激酶活性,且分别与OmpR-2827和OmpR-1709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HK-2828抗体封闭处理可使感染过程中显著下降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lipL32、lipL41和ompL1的mRNA水平明显回升。结论成功构建钩体OmpR家族-TCS鉴定及功能探究体系,为阐明感染过程中问号钩体OMPs表达改变调控机制,以及制定基因工程疫苗OMPs抗原筛选新策略提供依据。
戴欣珏夏文浩任雨轩车名花胡玮琳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双组分系统外膜蛋白
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ompR和hcp1基因的缺失及其功能的初探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人-兽-水生动物共患病原菌,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近些年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维氏气单胞菌不同分型菌株,其耐药性和致病性也随之逐渐增强;因此...
王英炟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基因敲除生物学特性
基于EnvZ/OmpR双组分调节系统的鸡白痢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研究
优质鸡在我国家禽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鸡肉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目前国内饲养环境下,优质鸡的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白痢(Pullorum disease)等疾病的种源净化工作亟待加强。白痢是目前养禽业面临的严重挑战...
陈文燕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菌生物被膜差异蛋白质组学群体感应系统
大黄鱼变形假单胞菌减毒活疫苗ΔOmpRΔrpoS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随着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病害频发。其中,由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引起的内脏白...
康佳乐
关键词:大黄鱼减毒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
外膜蛋白OmpR对副溶血弧菌致病特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OmpR在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副溶血弧菌ompR基因缺失株(ΔompR)和互补株(CΔompR),分析各菌株的生长特性、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比较各菌株对细胞黏附、细胞毒性和小鼠致病性的影响。【结果】ompR基因缺失对副溶血弧菌的生长特性、运动性以及细胞毒性无显著影响。但与野生株相比,ΔompR的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显著降低;感染ΔompR的小鼠存活率升高了25%,病变程度更低;ΔompR在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载菌量显著低于野生株,互补株毒力基本恢复至野生株水平。【结论】OmpR参与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致病过程,是副溶血弧菌潜在的毒力因子。
郭容齐瑜李洋洋张海洋刘鹏选王权方维焕蒋蔚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OMPR生物学特性生物被膜形成
创伤弧菌转录调控因子OmpR的致病相关功能鉴定
2022年
目的研究转录调控因子OmpR在创伤弧菌中致病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无痕敲除技术构建创伤弧菌ompR基因敲除株(ΔompR)。通过生长曲线测定法检测不同渗透压下菌株的耐受力,细菌泳动试验检测运动性,结晶紫染色试验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菌落计数法测定创伤弧菌ΔompR株黏附细胞的变化,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创伤弧菌ΔompR株对细胞毒性的变化,以明确ΔompR株的致病性相关生物学表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法检测创伤弧菌ΔompR株和野生株中毒力相关靶基因ompN、ompU、ompA、hcp2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创伤弧菌ΔompR株。与野生株相比,ΔompR株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生长缓慢,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细菌运动性未有明显差异,ΔompR株对细胞的黏附率和毒性显著低于野生株。ΔompR株中渗透压调节及生物膜形成相关ompN基因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其他靶基因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OmpR参与调控创伤弧菌高渗透压环境下生长、生物膜形成、对细胞的黏附及毒性。
夏文浩任雨轩徐雨露胡玮琳
关键词:创伤弧菌OMPR
双组分系统EnvZ/OmpR促进副溶血弧菌抵抗碱胁迫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EnvZ/OmpR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抵抗碱胁迫的作用机制。【方法】用SMART在线工具(https://smart.embl.de/)鉴定出副溶血弧菌基因组中的双组分系统EnvZ/OmpR,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nvZ和ompR基因分别进行缺失,构建相应回补株,比较各菌株的生长曲线来检测相应基因对细菌适应高渗透胁迫和碱胁迫的作用,并结合qRT-PCR及荧光检测系统,筛选参与EnvZ/OmpR抵抗碱胁迫的下游靶基因,鉴定该双组分系统对下游基因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副溶血弧菌基因组中鉴定出vp0155/vp0154编码EnvZ/OmpR双组分系统同源蛋白。ΔompR菌株在高渗透胁迫和碱胁迫中的生长能力明显弱于野生株,而回补株CΔompR、ΔenvZ和CΔenvZ菌株生长能力与野生株类似。在ΔompR菌株中,孔道蛋白基因vp1218、vp0493、vpa1745、vpa0085与vpa1308的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野生株,并且发现这些孔道蛋白基因缺失株(Δvpa1308除外)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能力均明显弱于野生株。OmpR蛋白可直接抑制调控因子AphB基因转录,而ΔaphB菌株在碱胁迫中的生长能力明显强于野生株。此外,AphB蛋白可直接抑制孔道蛋白基因vp0493和vpa0085转录。【结论】双组分系统EnvZ/OmpR促进副溶血弧菌抵抗碱胁迫,其中OmpR蛋白可通过抑制调控因子AphB的表达,以促进部分孔道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副溶血弧菌抵抗碱胁迫的能力。
姚宁鲁重王菲钟孝俊杨梦华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双组分系统碱胁迫
杀鱼爱德华氏菌OmpR影响抗逆性与致病性的研究
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是一种严重危害到淡水和海水养殖业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病原菌。双组分调控系统(TCS)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广泛存在其在应对环境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双组分系...
霍孝平
关键词:OMPR抗逆性
副溶血性弧菌双组分系统EnvZ/OmpR功能鉴定及其调节细菌耐碱机制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无芽胞,通常呈杆状,弧状。该菌一般生长在海水以及海口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一般寄宿在鱼、虾、蟹体内,造成鱼、虾、蟹的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带来经济损失。人如果误食了带有副溶血弧菌的海产品,会引起...
姚宁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双组分系统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OmpR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按其荚膜抗原的不同可分为A、B、D、E和F五种血清型。在我国牛群中,主要分离株为牛源A型和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A型感染会引起肺部损伤和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赵宗铃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OMPR基因缺失生物学特性免疫保护

相关作者

黄新祥
作品数:118被引量:41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伤寒沙门菌 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 T-BET 基因表达调节
胡玮琳
作品数:20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钩端螺旋体 问号钩端螺旋体 抗原表位 外膜蛋白 OMPR
徐顺高
作品数:44被引量:27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伤寒沙门菌 基因表达 临床生物化学 鞭毛 教学改革
张海方
作品数:56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伤寒沙门菌 猪乳 多态性 高分子量蛋白质 线性质粒
许化溪
作品数:384被引量:1,307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树突状细胞 T-BET 原核表达 伤寒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