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峰
作品数: 56被引量:264H指数:11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樊巧玲
作品数:176被引量:992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方剂学 配伍 方剂 左归丸 方剂配伍
管华全
作品数:41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右归丸 肾气丸 方剂配伍 配伍 仲景
柴毅
作品数:18被引量:1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左归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2AR 骨质疏松 BMSCS
刘飞祥
作品数:17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左归丸 受体2 食欲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2AR
张卫华
作品数:94被引量:44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黄连温胆汤 方剂学 配伍 糖尿病 教学改革
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核心基因与互作miRNA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揭示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生理病理过程的核心基因,并预测可能与之相互作用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方法选取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基因芯片GSE57273,应用GEO2R和Morpheus分析软件获得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通过DAVID(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应用STRING(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Cytoscape和MCODE(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计算DEGs的各个连接度并分析网络集簇模块。由CyTargetLinker预测与核心基因互作的miRNA。结果本研究共获得841个DEGs,其功能主要富集于基因表达过程,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过程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共包含523个节点与2 026条连线。本研究列出了前3个集簇模块,同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HSP90AA1、EP300、SMARCA2、RANBP2、ASH1L、EIF4E、PTEN、CNOT6L、RPL7、KRAS,并预测出37个miRNA可与其中7个核心基因靶向性相互作用。结论核心基因与其相互作用的miRNA的发现可能有助于了解PMOP的病理机制,或为药物的开发提供治疗靶点。同时,通过对核心基因富集功能的鉴定为PMOP建立新的科学假说提供依据。
柴毅谭峰樊巧玲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核心基因微小核糖核酸
“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6
2015年
文章介绍了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方剂学教学"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包括远程临床实训的实现、方剂教学案例库建设、平台软件设计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等,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证组方能力。结果表明,该平台对开展方剂学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对方剂知识的应用能力。
张卫华樊巧玲谭峰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
PBL教学法在方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实验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方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项目式学习法在方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完善,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探究创新的主体,推进灌输式课堂向研讨式课堂的转变,更好实现中西融合,促进学以致用,逐步形成具有较好学科特点、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方剂学实验教学模式,为提升中医药实验教学的成效、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李璘谭峰顾俊菲孙东东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方剂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从《金匮要略》代表性大方探析恶性肿瘤辨治的治法与组方思路被引量:2
2023年
恶性肿瘤属于临床疑难病证,其病因繁杂未明,病机复杂多变,医治难度较大。文章主要从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实践出发,分析《金匮要略》中3首经典大方——鳖甲煎丸、大黄䗪虫丸、薯蓣丸中复法合用、味多力宏的组方特点以及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结合周仲瑛教授从癌毒立论,活用经方,审证求机,随机制变,提倡应用“复法大方”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探讨“复法大方”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思路,为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谭峰陈姿含李柳唐东昕沈卫星沈卫星吴勉华程海波
关键词:恶性肿瘤金匮要略治法组方思路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组方思路探讨被引量:16
2021年
基于癌毒致病的特点和病机规律,阐明肿瘤临床治疗实践中的立法要点,结合君臣佐使的传统组方理论梳理抗肿瘤方剂的组方结构和配伍特点,为提高抗肿瘤方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谭峰李柳沈卫星李柳吴勉华沈卫星孙东东
关键词:肿瘤癌毒病机辨证方剂学
以首荟通便胶囊为例探讨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与应用被引量:11
2021年
慢性便秘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并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危害。中医针对便秘病因多端、病性多样、病机多变等特点,运用灵活辨证、整体治疗思路,创制了众多有效方药,其中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尤为明显。现总结中医对慢性便秘的认识,分析其证治特点和用药规律,并以临床常用效方首荟通便胶囊为例,阐述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与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法。
谭峰管华全牟艳芳刘超樊巧玲
关键词:慢性便秘中成药方剂配伍
基于学科特点探讨方剂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2024年
方剂学是关于中医遣药制方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方剂学科特点,从发展中医学理论知识体系,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效能,助力中医药成果转化3个方面阐述了方剂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进而分析当前方剂学科在理论、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尝试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方剂学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或借鉴。
安黎谭峰李梦雯闫秋莹黄仕文程海波樊巧玲孙东东
关键词:方剂学学科
CCK-8与MTT法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增殖条件的比较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CCK-8与MTT法在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时所需的最佳实验条件,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用左归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P3 BMSCs,孵育结束后,分别加入CCK-8与MTT试剂,检测两种方法的最佳波长、培养时间、灵敏度和增殖时间。结果CCK-8法与MTT法检测BMSCs的最佳波长分别为450 nm和550 nm,孵育时间分别为3 h和4 h,细胞接种密度分别为0.1×10^(4)/孔和0.25×10^(4)/孔。CCK-8法与MTT法在BMSCs接种密度分别高于0.25×10^(4)/孔和0.5×10^(4)/孔时,两种方法检测所得OD值均提早进入平台期,易出现假S型增长曲线。而当密度分别低于0.05×10^(4)/孔和0.1×10^(4)/孔时,细胞增加缓慢,难以形成S型增长曲线,不能反映出BMSCs的增殖特性。与CCK-8法相比较,在细胞密度低于0.1×10^(4)/孔或高于2×10^(4)/孔时,MTT法对BMSCs在翻倍时OD值增加的响应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密度为0.25×10^(4)/孔至1×10^(4)/孔时,MTT法对BMSCs在翻倍时OD值增加的响应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T法更适用于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刘飞祥谭峰樊巧玲李星叶素敏张明玥柴毅麦聪英吴丹
关键词:MTT法左归丸
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近况述评被引量:3
2012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补肾方药治疗,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随着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关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分析近10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模型以及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机制研究文献,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借鉴。
卞玉群李超谭峰樊巧玲
关键词:补肾方药骨质疏松症骨痹骨痿
'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方剂学教学的'模拟处方与方证辨识实训平台',包括远程临床实训的实现、方剂教学案例库建设、平台软件设计、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等,并在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
张卫华樊巧玲华浩明谭峰
关键词: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