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飞祥
-

-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樊巧玲

- 作品数:176被引量:9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方剂学 配伍 方剂 左归丸 方剂配伍
- 谭峰

- 作品数:56被引量:2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左归丸 方剂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BMSCS
- 柴毅

- 作品数:18被引量:1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左归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2AR 骨质疏松 BMSCS
- 李星

- 作品数:12被引量: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左归丸 《内经》 BMSCS 柴胡疏肝散 META分析
- 徐道明

- 作品数:53被引量:4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大鼠 腰背痛 雷火灸
- 左归丸调控Orexhi及其受体对骨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左归丸(ZGW)“补肾益髓、充脑壮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分子机制之一是通过对食欲素(Orexin-A)及其受体1(OX1R)和受体2(OX2R)的调节。方法:实验1:制作ZGW冻干粉使用50%甲...
- 刘飞祥
- 关键词:食欲素A左归丸
- 文献传递
-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Orexin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食欲素(Orexin)及其受体mRNA水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左归丸的作用机制。方法: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左归丸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12周后,通过显微CT(μ-CT)检测股骨骨密度(BMD)和骨小梁微观三维形态结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N),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下丘脑Orexin,食欲素受体1(OX1R)和食欲素受体2(OX2R)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μ-CT示模型组大鼠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和骨小梁数量(Tb. N)显著下降(P <0. 01)而骨小梁间隙(Tb. Sp)升高(P <0. 01),骨小梁明显稀疏,间距加宽,结构出现较大的空白区域;HE染色示骨小梁明显稀少,结构不完整,排列疏松,间距变宽;ELISA示血清OCN,PINP含量降低,TRAP含量升高(P <0. 01);下丘脑Orexin,OX1R,OX2R mRNA表达下调(P <0. 01)。经左归丸治疗后,大鼠BMD,BV/TV,Tb. Th,Tb. N升高(P <0. 05,P <0. 01),Tb. Sp降低(P <0. 01),骨小梁变密,空隙率下降,分布均匀,排列尚可,微观结构明显改善;血清OCN,PINP含量增加(P <0. 05,P <0. 01)而TRAP含量降低(P <0. 01);下丘脑Orexin,OX1R,OX2R mRNA表达明显上调(P <0. 05,P <0. 01)。结论:下丘脑Orexin及其受体mRNA水平降低可能是PMOP发病的机制之一。左归丸可通过上调下丘脑Orexin及其受体mRNA表达,从而纠正骨代谢失衡,改善骨小梁微结构,提高骨密度,发挥治疗PMOP的作用。
- 叶素敏谭峰刘飞祥徐道明柴毅张明玥樊巧玲
- 关键词:左归丸食欲素
- 左归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和评价方法被引量:10
- 2019年
- 左归丸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经典名方,体现了'阳中求阴'的配伍思路,是防治骨质疏松症(OP)的常用有效方剂之一。OP动物模型模拟了OP在人体的病理状态和发病机制,是OP防治和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该文详细论述了左归丸防治OP的2大类常用动物模型和特点,即原发性OP动物模型,包括去卵巢法动物模型和自发性老年OP动物模型;继发性OP动物模型,包括糖皮质激素诱导性动物模型,环磷酰胺诱导性动物模型以及肾大部切除性动物模型。左归丸防治OP的效用评价,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检测骨吸收标记物和骨形成标记物含量,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显微CT分析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骨体积/组织体积比以及骨表面/体积比,以衡量骨微结构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骨病理形态,生物力学实验测试骨最大载荷力等生物力学特性。OP动物模型的成功与否,以及左归丸的药效作用,必须与5种不同的客观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衡量,才能为左归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但OP动物模型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凸显左归丸治疗OP的中医病机和证候特征。
- 刘飞祥林子璇徐道明叶素敏张明玥樊巧玲谭峰李星柴毅尚文斌卢圣峰
- 关键词:左归丸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左归丸拆方通过调节β2-AR介导的OPG/RANKL信号通路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左归丸及其拆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去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将40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0.1 mL·kg^-1·d^-1),17β-雌二醇组(50μg·kg^-1·d^-1)和左归丸补阳药低、高剂量(0.55,1.1 g·kg^-1·d^-1)组。灌胃给药12周后,显微CT(μ-CT)检测右侧远端股骨骨密度(BMD)及显微结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胫骨平台骨保护素(OPG)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MD显著下降(P<0.01),骨组织形态破坏;血清BALP含量降低,β-CTX含量升高(P<0.01);下丘脑β2AR,胫骨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胫骨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BMD升高(P<0.01),骨组织形态改善;血清BALP含量升高,β-CTX含量降低(P<0.01);下丘脑β2AR,胫骨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胫骨平台OPG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左归丸拆方中补阳药能通过调节β2AR介导的OPG/RANKL信号通路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阳中求阴"配伍特点是左归丸治疗PMOP的关键之一。
- 张明玥谭峰叶素敏柴毅刘飞祥麦聪英李星徐道明樊巧玲
- 关键词:左归丸阳中求阴
- 大黄治疗积证被引量:3
- 2016年
- 积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多因郁热、痰水、痰湿、瘀血、食积等邪实久滞于里,相互凝结而成。大黄既能攻有形之积滞,又能泻无形之邪热,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实证疾病,其中尤以用于治疗各种积证较为常见,概括起来,不外燥屎之积、饮食之积、瘀血之积、饮邪之积、顽痰之积、邪毒之积、湿热之积、热邪之积、癥瘕积聚及胆石之积等十种积证。十种积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使大黄主治实证疾病的范围更加具体化,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刘飞祥樊巧玲
- 关键词:积证
- 淫羊藿提取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PGE2及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
- 目的:从预防骨丢失和促进骨再生两方面,研究中药淫羊藿提取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通过去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用淫羊藿提取物、强骨胶囊和己烯雌酚分别灌胃作用模型大鼠90d,观察比较各组骨密...
- 董重阳师建平陈欣谭峰刘飞祥李星张明玥柴毅叶素敏樊巧玲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淫羊藿前列腺素E2Β2肾上腺素受体
- 冯宪章教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经验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或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其病症特点是患者常有1个月以上的激素外用史,在停用激素后2~10天。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出现皮肤瘙痒、灼热、干燥、疼痛,有炎性丘疹、脓疱、红斑、潮红、水肿、脱屑、毛孔粗大、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
- 刘飞祥林子璇查素素樊巧玲
-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
- CCK-8与MTT法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增殖条件的比较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CCK-8与MTT法在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时所需的最佳实验条件,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用左归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P3 BMSCs,孵育结束后,分别加入CCK-8与MTT试剂,检测两种方法的最佳波长、培养时间、灵敏度和增殖时间。结果CCK-8法与MTT法检测BMSCs的最佳波长分别为450 nm和550 nm,孵育时间分别为3 h和4 h,细胞接种密度分别为0.1×10^(4)/孔和0.25×10^(4)/孔。CCK-8法与MTT法在BMSCs接种密度分别高于0.25×10^(4)/孔和0.5×10^(4)/孔时,两种方法检测所得OD值均提早进入平台期,易出现假S型增长曲线。而当密度分别低于0.05×10^(4)/孔和0.1×10^(4)/孔时,细胞增加缓慢,难以形成S型增长曲线,不能反映出BMSCs的增殖特性。与CCK-8法相比较,在细胞密度低于0.1×10^(4)/孔或高于2×10^(4)/孔时,MTT法对BMSCs在翻倍时OD值增加的响应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密度为0.25×10^(4)/孔至1×10^(4)/孔时,MTT法对BMSCs在翻倍时OD值增加的响应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T法更适用于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BMSCs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 刘飞祥谭峰樊巧玲李星叶素敏张明玥柴毅麦聪英吴丹
- 关键词:MTT法左归丸
- 左归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述评
- 左归丸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经典名方,体现了“阳中求阴”的配伍思路,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肾虚精亏之证,也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常用有效方剂之一.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左归丸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
- 刘飞祥谭峰童伟伟叶素敏樊巧玲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左归丸实验药理
- 左归丸调节β2AR介导的RANKL/OPG信号通路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量和显微结构水平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之一是通过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通过去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40只雌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雌二醇(50μg·kg-1·d-1)组、左归丸低、高剂量(2. 3,4. 6 g·kg-1)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显微CT对右侧股骨远端骨密度水平和骨小梁微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胫骨和下丘脑组织中β2AR,OPG,RA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水平(P <0. 01),增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P <0. 01),减少卵巢摘除诱导引起的大鼠骨量丢失,改善股骨远端骨小梁显微结构水平。同时,左归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上调胫骨组织中OPG mRNA和蛋白表达(P <0. 01),下调下丘脑组织β2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0. 01),同时也能显著下调胫骨组织中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0. 01)。结论:左归丸改善围绝经期综合症,增加骨量和改善骨小梁显微结构水平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对β2AR介导的RANKL/OPG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 刘飞祥林子璇徐道明叶素敏张明玥樊巧玲谭峰李星柴毅麦聪英卢圣峰
- 关键词:左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