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890)

作品数:12 被引量:197H指数:9
相关作者:欧昌荣汤海青曹锦轩谢诚高亚文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主题

  • 4篇挥发性
  • 3篇质谱
  • 3篇色谱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挥发性风味
  • 3篇风味
  • 2篇鱼糜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品
  • 2篇全二维气相色...
  • 2篇萃取
  • 2篇鳓鱼
  • 2篇微萃取
  • 2篇黄鱼
  • 2篇挥发性风味成...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光谱

机构

  • 12篇宁波大学
  • 7篇浙江医药高等...
  • 4篇宁波出入境检...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欧昌荣
  • 9篇汤海青
  • 7篇曹锦轩
  • 3篇谢诚
  • 3篇高亚文
  • 2篇钟莺莺
  • 2篇管娟
  • 1篇苏秀榕
  • 1篇黄玲
  • 1篇贺林娟
  • 1篇俞雪钧
  • 1篇俞雪均
  • 1篇廖媛媛
  • 1篇李成华
  • 1篇裘迪红
  • 1篇陈明辉
  • 1篇张喆
  • 1篇赵海英
  • 1篇李亚敏

传媒

  • 5篇核农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压处理对大黄鱼鱼糜水分状态和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0
2015年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大黄鱼鱼糜的凝胶特性,该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拉曼光谱研究了水浴加热和超高压处理鱼糜凝胶化过程中水分存在状态和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并分析了它们和鱼糜凝胶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水浴加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能改善鱼糜凝胶特性,使其保水率、弹性、内聚性增大(P<0.05),硬度下降(P<0.05)。但随压力增大,鱼糜的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呈下降趋势(P<0.05),保水率变化不显著(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显示超高压使鱼糜自由水组分消失,不易流动水的流动性增强(P<0.05),结合水的含量增加(P<0.05);拉曼光谱分析显示超高压使鱼糜蛋白α-螺旋含量显著增加(P<0.05),无规卷曲和β-转角含量显著下降(P<0.05),三级结构也发生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结构、水分状态及含量与鱼糜的质构、保水率之间存在特定相关性。说明不同处理条件下,鱼糜的蛋白质结构和水分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质构、保水率等凝胶特性。以上结果可为鱼糜凝胶特性的评价及改进提供检测方法及理论依据。
秦影汤海青欧昌荣曹锦轩
关键词:光谱分析大黄鱼鱼糜超高压
糟鱼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鳓鱼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了一种微生物接种发酵技术与传统糟鱼制备工艺相结合的新方法,以期实现传统糟制水产品的工业化、标准化改造。利用MRS选择性培养基从传统糟鱼产品中分离得到优势微生物,采用基础微生物学结合MIDI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采用传统糟制工艺和微生物接种制备发酵鳓鱼,测定不同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总酸、挥发性盐基氮(TVBN)、氨基态氮、pH等指标的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糟/鱼比、发酵温度和接菌量3个影响因素的水平,利用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传统糟鱼中分离出的菌株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温度对发酵鱼的影响表现为,温度过高时鱼肉还未形成糟鱼风味已快速软化、腐败,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繁殖而使发酵不成熟。酒糟量影响糟鱼口感,接菌量对发酵时间影响显著;响应面法优化鳓鱼的最佳工艺为:糟/鱼比2.5%、发酵温度20℃、接菌量2.28%。验证试验表明:此工艺可使熟化时间从传统糟制的30d以上缩短至12d;和纯乳酸菌接种发酵相比,虽发酵时间稍长,但产品更具传统糟鱼的独特风味。
贺林娟汤海青曹锦轩谢诚黄玲廖媛媛欧昌荣
关键词:糟鱼鳓鱼接种发酵响应面法
桉叶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微生物的抑菌效果及抑菌机理被引量:15
2018年
本文研究了桉叶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通过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DIZ)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植物精油(桉叶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丁香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效果;进一步以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导率、核酸含量、细胞内ATP含量分析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33、27.87、38.88、39.61 mm,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00、1.25、0.75、0.63μL/m L,在4种植物精油中显示出最强的抗菌活性。桉叶精油改变了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的泄露及细胞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本实验将为桉叶精油作为一种天然抑菌物质应用于水产品行业提供理论依据。
昝春兰汤海青欧昌荣李亚敏张梦思苏文华
关键词:微生物抑菌效果抑菌机理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肉味香精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17
2016年
为明确肉味香精的风味组成和特征风味成分,并为其品质评价及掺伪鉴别提供信息,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肉味香精的中的顶空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最适的萃取条件为:用50/30μm CAR/PDMS/DVB萃取头,在60℃温度下萃取30 min。此条件下萃取该肉味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67个化合物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得到鉴定,分别为酯类20种,醇类32种,酮类25种,醚类8种,醛类32种,杂环类26种,烃类24种,其中对肉味香精风味贡献较大的是醛类、杂环类物质及各类物质中的含硫化合物,它们是形成该肉味香精特征风味的主要成分。此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具有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峰容量的特性,使分离鉴定肉味香精这类复杂食品基质样品的风味成分、深入表征其风味特征成为可能。本研究为肉味香精及同类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品质及安全性评价等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
张喆钟莺莺汤海青欧昌荣赵海英俞雪钧
关键词:肉味香精挥发性风味成分
光谱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光谱技术能依据食品的光谱特征研究其结构和成分变化,化学计量学法能从光谱数据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信息,为光谱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具有分析效率高、样品无需处理、操作简单、非破坏性、便于实现在线分析等特点,近年来以独特的优势在水产品鲜度评价方面得以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技术等的特点,综述了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并对光谱技术在水产品无损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该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高亚文欧昌荣汤海青秦影
关键词:光谱技术水产品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糟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20
2014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萃取、分析糟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了不同萃取头的萃取效果,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和氯化钠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50/30CAR/PDMS/DVB对糟带鱼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和盐的添加量对萃取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适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氯化钠添加量20%。共鉴定出29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58种,占33.62%;酮类58种,占15.52%;酯类65种,占24.12%;醇类53种,占17.49%;其它61种,占9.25%。和一维气相色谱相比,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特性,可用于食品特征风味分析,风味产生机理等相关领域研究,为食品的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谢诚欧昌荣曹锦轩汤海青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风味化合物
食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5年
挥发性成分提取技术是食品风味分析的基础,本文分别介绍了溶剂萃取法、蒸馏法、顶空捕集法和吸附剂萃取法4类食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与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吸附萃取法中的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以期为食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谢诚欧昌荣汤海青钟莺莺俞雪均曹锦轩
关键词:风味化合物固相微萃取同时蒸馏萃取
植物乳杆菌发酵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3
2015年
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草鱼的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利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草鱼发酵不同时间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较好地区分发酵不同阶段的鱼肉样品的风味,各阶段的成分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时间的草鱼发酵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54种挥发性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土腥味的己醛、庚醛等醛类物质逐渐减少;蘑菇香味的1-辛烯-3-醇含量逐渐增多,发酵后期产生了有薄荷香味的丙酮,以及有奶油香味的乙偶姻等增香成分,这和感官评定的结果一致。
裘迪红欧昌荣苏秀榕明庭红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成分
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5年
鱼糜制品是一种优质、营养、方便的高蛋白食品,是颇具发展前景、广受消费者喜欢的现代水产加工食品。其是由原料鱼经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擂溃、凝胶化而成的水产加工产品,具有细嫩味美、耐储藏的特点。随着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糜制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鱼糜凝胶特性是评价鱼糜品质的重要指标,有效改善凝胶特性是目前鱼糜加工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介绍了鱼糜凝胶的形成过程,影响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因素以及鱼糜凝胶特性分析方法,旨在为改良鱼糜凝胶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秦影欧昌荣汤海青曹锦轩陈明辉高亚文
关键词:鱼糜凝胶特性影响因素凝胶化添加物
鲐鱼和大黄鱼冷藏期间体表细菌群落组成和代谢功能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为研究鲐鱼和大黄鱼冷藏期间体表细菌群落和代谢功能的差异,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和PICRUSt工具对鲐鱼和大黄鱼冷藏期间体表细菌群落和代谢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鲐鱼体表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样性却下降;大黄鱼体表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均不显著。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分别是鲐鱼和大黄鱼体表的优势菌,且其相对丰度分别与鲐鱼(r=0.709,P<0.001)和大黄鱼(r=0.600,P=0.00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它们可能分别是鲐鱼和大黄鱼体表的特定腐败菌。鲐鱼体表细菌的蛋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等参与氨基酸代谢的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同一冷藏时期的大黄鱼(P<0.05),这在一定程度上从细菌代谢水平解释了鲐鱼比大黄鱼更易腐败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水产品采取针对性的贮藏保鲜策略提供参考。
程三红汤海青欧昌荣张梦思昝春兰李亚敏
关键词:鲐鱼大黄鱼代谢功能ILLUMI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