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1002-002-002)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屠鹏飞任华忠赵明波曾克武张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苁蓉
  • 2篇肉苁蓉属
  • 2篇苁蓉
  • 2篇海蛇
  • 1篇形码
  • 1篇学成
  • 1篇氧化酶基因
  • 1篇药材
  • 1篇液质联用
  • 1篇乙醇
  • 1篇有机酸
  • 1篇栽培
  • 1篇顺式
  • 1篇提取物
  • 1篇条形码
  • 1篇酮类
  • 1篇同工酶
  • 1篇头状花序
  • 1篇染色
  • 1篇染色法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2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屠鹏飞
  • 2篇曾克武
  • 2篇赵明波
  • 2篇任华忠
  • 1篇姜勇
  • 1篇吕海宁
  • 1篇张媛
  • 1篇夏芳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中4个新的顺式苯乙醇苷类成分被引量:9
2018年
对新疆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干燥肉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LH-20、MCI、ODS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干燥肉质茎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顺式管花苷B(1)、顺式肉苁蓉苷K(2)、顺式肉苁蓉昔J(3)、顺式异肉苁蓉苷C(4)。化合物1~4为新的顺式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文为首次报道4个新化合物的1H-NMR和13C-NMR波谱数据,为全丽分析本种栽培品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南泽东任华忠赵明波姜勇屠鹏飞
关键词:肉苁蓉属
HPLC-MS鉴定塔中栽培肉苁蓉药材的17个成分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通过HPLC-MS对新疆塔中荒漠栽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药材60%甲醇提取物的色谱图进行鉴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在相同色谱条件下,通过与已分离得到的对照品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碎片离子进行比较,对新疆塔中荒漠栽培肉苁蓉药材的16个色谱峰中的17个成分进行了准确的鉴定,分别确定为松柏苷,去甲紫丁香苷,紫丁香苷,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类叶升麻苷(管花苷A),肉苁蓉苷B,异类叶升麻苷,2'-乙酰基肉苁蓉苷A,肉苁蓉苷C,异肉苁蓉苷C,2'-乙酰基类叶升麻苷,管花苷B,epimeridinoside A,肉苁蓉苷K,肉苁蓉苷J。结论:该研究方法适用于肉苁蓉60%甲醇提取物色谱峰的鉴定,为全面分析该药材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南泽东任华忠赵明波姜勇屠鹏飞
关键词:肉苁蓉属液质联用甲醇提取物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和核糖体16S rDNA条形码的中药海蛇品种鉴定被引量:5
2016年
海蛇是我国名贵药材之一,新鲜捕捞的海蛇不易保存,一般立刻晒制保存,晒干后海蛇外观变化大,不宜再用外观鉴定,而基因条形码作为一种较新的分子鉴定方法则不再受外观变化困扰,适用于海蛇晒干制品的品种鉴定。该以平颌海蛇Lapemis hardwickii、环纹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尖尾海蛇Aipysurus eydouxii、贝尔切海蛇H.belcheri和兰伯特海蛇H.lamberti等5种海蛇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实验和基因测序技术测定了这5种海蛇的COI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互相比对并用相似性搜索算法评价5条序列的鉴定成功率。研究显示,16S r DNA基因条形码能初步区分海蛇种属,COI基因条形码序列种内种间差异明显,能进一步区分海蛇品种。因此表明COI序列可以作为海蛇晒干制品的品种鉴定方法。
廖理曦曾克武屠鹏飞
关键词:海蛇COI
两色金鸡菊头状花序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研究两色金鸡菊头状花序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化学基础。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NMR,MS,C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成分3个,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咖啡酸(caffeic acid,3);有机酸酯类成分1个,为对羟基桂皮酸甲酯葡萄糖苷(4-O-β-D-glucopyranosyl-p-coumaric acid methyl ester,4);二氢黄酮类成分2个,分别为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2S-3',5',7-trihydroxyflavanone,5)、(2R,3R)-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2R,3R)-3,4',5,7-tetrahydroxylflavanone,6];甾醇类成分2个,分别为豆甾醇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8)。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张媛屠鹏飞
关键词:头状花序化学成分有机酸二氢黄酮
基于酯酶同工酶染色法的中药海蛇干品鉴定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海蛇晒干制品进行酯酶同工酶染色分析,考察酯酶同工酶染色法是否能作为海蛇晒干制品的品种鉴定方法。方法取6种海蛇干品的中段腹部肌肉组织匀浆并制成蛋白提取液,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对胶板分别用α-萘酯单独染色、β-萘酯单独染色、α-萘酯和β-萘酯共同染色,并对染色后得到的酶谱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迁移率不同的5条谱带,总酶谱有5个条带,α-萘酯酶谱有2个条带,β-萘酯有5个条带;6种海蛇的总酶谱各不相同。结论酯酶同工酶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定不同种类的海蛇干品。
廖理曦曾克武屠鹏飞
关键词:海蛇酯酶同工酶酶谱
RP-HPLC-UV同时测定白木香叶中二苯甲酮和酮类成分
2015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V),同时测定白木香叶中的4个主要成分,包括3个二苯甲酮(iriflophenone 3-C-β-D-glucoside,iriflophenone 3,5-C-β-D-diglucoside,iriflophenone 2-O-α-L-rhamnoside)和1个口山酮(mangiferin)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nm,柱温为25℃。通过上述条件对15批白木香叶中的4个主要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上述4个待测物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能够达到基线分离,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精密度和稳定性符合分析方法学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8.80%~101.39%(RSD<3.0%),其含量分别在0.41~14.48 mg,0.72~3.85 mg,4.30~29.07 mg,0.24~5.06 mg;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实现对白木香叶的质量控制,有利于该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夏芳吕海宁姜勇屠鹏飞
关键词:二苯甲酮(口山)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