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6-23)

作品数:69 被引量:552H指数:13
相关作者:熊善柏刘茹赵思明胡杨尹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鱼糜
  • 7篇鲜度
  • 7篇近红外
  • 7篇近红外光
  • 7篇近红外光谱
  • 7篇光谱
  • 7篇红外
  • 7篇红外光
  • 7篇红外光谱
  • 7篇草鱼
  • 6篇淡水
  • 6篇淡水鱼
  • 6篇营养
  • 6篇鱼骨
  • 6篇水鱼
  • 6篇鲢鱼
  • 6篇白鲢
  • 5篇蛋白
  • 5篇蛋白肽
  • 5篇鱼糜凝胶

机构

  • 69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湖北省水产品...
  • 3篇教育部
  • 1篇渤海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广州飞禧特水...

作者

  • 62篇熊善柏
  • 22篇刘茹
  • 19篇赵思明
  • 16篇胡杨
  • 15篇尹涛
  • 15篇尤娟
  • 7篇刘友明
  • 7篇徐文杰
  • 4篇贾丹
  • 4篇万鹏
  • 4篇谭鹤群
  • 4篇张晋
  • 4篇李俊杰
  • 3篇黄汉英
  • 3篇刘敬科
  • 3篇安玥琦
  • 3篇谢雯雯
  • 3篇李路
  • 2篇李道友
  • 2篇谢笔钧

传媒

  • 1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食品科学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油脂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食品科学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品种淡水活鱼数量的被动声学估计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单品种淡水活鱼数量估计问题,以鲫鱼和鳊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数量淡水鱼的被动水声信号作为样本,通过4~6层小波包分解算法,对比分析了样本的若干特征提取方案,明确了鲫鱼水声信号特征的提取方案为短时平均过零率+6层小波包分解频段能量,而鳊鱼只需提取6层小波包分解频段能量作为其信号特征。根据不同样本集划分方法比较结果,确定了鲫鱼样本集划分方法为Rank-SPXY(m=10),鳊鱼为Rank-SPXY(m=5)。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筛选出样本的关键特征,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若干淡水活鱼的数量估计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能较好,鲫鱼和鳊鱼数量估计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和0.893,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1.79和2.01。
李路黄汉英黄汉英赵思明熊善柏赵思明
关键词:淡水鱼
鲫鱼新鲜度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2015年
为实现鲫鱼新鲜度的快速测定,本文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采集了144个鲫鱼鱼肉样品在1000~1799 nm范围内的光谱数据,测定了鲫鱼样品的p H、TVB-N含量、TBA含量和K值四种新鲜度指标;在确定近红外光谱数据最佳预处理方法和适宜波段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鲫鱼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鲫鱼样品四种指标数据范围均较大,可满足建模要求。以p H为鲜度指标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的模型最好,其定标相关系数为0.9945;以TVB-N、TBA和K值为鲜度指标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最好,其定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7、0.9985和0.9952。建立的四种鲜度指标定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刘欢徐文杰刘友明熊善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鲫鱼新鲜度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
干燥工艺对低温肉肠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猪肉、鱼浆为主要原料制备低温肉肠,对其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了热风干燥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低温肉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风干燥时间的延长,肉肠的形态、色泽、滋味和口感均呈上升趋势且内外水分差减小,再经过微波处理,有助于平衡内外水分,提高色度均匀性和感官品质,然而时间过长会造成肉肠口感变差、硬度过大、色度下降等。该低温肉肠的最适干燥工艺为采用55℃的热风干燥箱干燥14h后,用250W的微波干燥90s。
郭丹婧熊善柏宋智刘茹
关键词:微波热风干燥水分
碳酸钙与外源蛋白复配物对含有MTGase的鱼糜凝胶特性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钙盐、外源蛋白及其复配物对含微生物产转谷氨酰胺酶(MTG)的鲢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方法将碳酸钙、乳酸钙、卵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复配物添加到含MTG(2 U/gg_(鱼蛋白))的鲢鱼糜中并制成凝胶,测定鱼糜凝胶的持水性、质构特性(破断强度、凹陷深度、硬度、内聚性、咀嚼性)、白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结果添加碳酸钙、乳酸钙、卵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复配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含MTG的鱼糜凝胶的凝胶特性,且添加其复配物优于单独添加碳酸钙、乳酸钙、卵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经试验优化,将8μmol/U_(MTG)碳酸钙、4 mg/U_(MTG)卵清蛋白、4 mg/U_(MTG)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到含有2 U/g_(鱼蛋白)MTG的鲢鱼糜中可获得最佳凝胶品质,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凹陷深度最高,硬度、咀嚼性、白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添加MTG(P<0.05),也明显高于添加2 U/g_(鱼蛋白)其他品牌商品MTG的(P<0.05)。结论 CaCO_3与外源蛋白复配物对含有MTG的鱼糜凝胶特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将碳酸钙、卵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与MTG按比例混合可制成鱼糜制品专用的复配酶制剂。
郭秀瑾尤娟尤娟饶婧玉唐晓强熊善柏
关键词:碳酸钙卵清蛋白MTG鱼糜凝胶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草鱼营养成分被引量:15
2013年
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测定107个草鱼样品鱼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以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草鱼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107个样品中,草鱼鱼肉蛋白质含量为18.00%~26.00%,粗脂肪含量为2.08%~4.36%,水分含量为70.80%~81.20%,数据范围较大,可满足建模要求。比较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确定数据多元散射校正与Savitzky-Golay导数结合适宜分析鱼肉水分含量,而鱼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近红外光谱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是数据多元散射校正,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鱼肉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所建立的鱼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6、0.9968和0.9372,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采用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快速地测出草鱼鱼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
徐文杰李俊杰贾丹熊善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蛋白质脂肪水分
三种蔬菜粒对鱼丸品质的影响
2013年
以鲢鱼糜为原料,研究了藕、香菇、荸荠的添加对鱼丸感官品质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藕的添加量为15%时,鱼丸的各项感官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量添加会降低鱼丸的粘弹性,口感变差。香菇可改善鱼丸的气味、滋味和口感,而对色泽和外观影响较小,其适宜的添加量为20%。添加一定量的荸荠可改善鱼丸的气味、滋味和外观,而对色泽具有负面影响,其适宜的添加量为15%~20%。添加三种蔬菜粒均会降低鱼丸的凝胶强度,其中荸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藕,影响相对较小的是香菇。
郝楠楠曹立伟熊善柏刘艳刘茹
关键词:鱼丸凝胶性能香菇荸荠
响应面法优化鲢鱼皮抗氧化肽的混合酶解工艺被引量:11
2018年
以鲢鱼皮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酶解法制备抗氧化肽,以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和酶解温度对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酶解工艺中加酶量与pH,温度与pH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活力配比1∶1(U/U),水解时间4 h时,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8 257 U/g、酶解温度55℃、pH 7.3,在此条件下,1 mg/m L的鲢鱼皮抗氧化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3.86%。
刘建伟梁文文熊善柏胡杨胡杨
关键词:鱼皮酶解抗氧化肽响应面法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酶法制备的草鱼鳞胶原蛋白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鳞为原料,采用3种常用工业蛋白酶酶解3种经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过的鱼鳞,经酶解、离心分离、冷冻干燥等工序制备胶原蛋白肽,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制得胶原蛋白肽的产率及产物特性。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对鱼鳞酶解产物的氮收率、水解度和氨基氮生成量有显著影响(P<0.05),适宜的预处理方法为热处理结合粉碎处理;预处理方法对产物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明显,产物的高效液相图谱均有3大组分峰,分别在10 000~14 000、8 000~9 000、4 000ku附近;预处理方法对胶原蛋白肽的DPPH·清除率影响显著,主要受热处理影响,粉碎处理的影响较小。综合胶原蛋白肽的产率及产物特性,理想的鱼鳞预处理方法为热处理结合粉碎处理。
胡杨杨莉莉熊善柏刘友明尤娟尹涛
关键词:草鱼鱼鳞胶原蛋白肽蛋白酶
预处理方式对微粒化白鲢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表面凹凸不平。与常温加冰和低温冷冻加工预处理组相比,采用高温蒸煮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的b*值、L*值、持水性、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高(P<0.05),而粘度值相对较低(P<0.05)。
尹涛石柳熊善柏胡杨胡杨
关键词:鱼骨白鲢
碱性盐对冷冻鱼糜保水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以白鲢鱼糜为研究对象,研究添加柠檬酸钠、乳酸钠对冷冻鱼糜保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钠、乳酸钠及两者的混合物可有效提高冷冻鱼糜的保水特性,且添加柠檬酸钠与乳酸钠的混合物优于单独添加柠檬酸钠或乳酸钠。经正交试验优化,在鱼糜中添加0.25%乳酸钠和0.50%柠檬酸钠时,冷冻鱼糜的解冻损失率最低,其离心损失率、煮制损失率与添加0.50%的复合磷酸盐的冷冻鱼糜无显著差异(P>0.05),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柠檬酸钠与乳酸钠可替代复合磷酸盐保水剂。
李莎莎安玥琦丁玉琴赵思明熊善柏
关键词:冷冻鱼糜柠檬酸钠乳酸钠无磷保水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