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680)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瑞芬张名位魏振承唐小俊邓媛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脂质
  • 2篇荔枝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作用
  • 1篇多酚
  • 1篇枝干
  • 1篇脂质代谢
  • 1篇植物多酚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荔枝干
  • 1篇荔枝品种
  • 1篇酶解
  • 1篇酶解提取

机构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4篇张瑞芬
  • 3篇魏振承
  • 3篇张名位
  • 2篇邓媛元
  • 2篇唐小俊
  • 2篇苏东晓
  • 1篇张雁
  • 1篇赵广河
  • 1篇郭亚娟
  • 1篇董丽红
  • 1篇李武
  • 1篇李艳君

传媒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的酶解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双酶提取工艺,建立了包括果胶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三因素回归模型。经回归模型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以荔枝干果肉(含水量23.84%)为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3 400 U/g、纤维素酶添加量550 U/g、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4.68、酶解时间2 h,在该条件下荔枝干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可达75.29%。
李艳君李武魏振承张瑞芬唐小俊邓媛元
关键词:荔枝干酶解可溶性固形物响应面法
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改善脂质代谢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已被研究证实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紊乱具有改善作用,对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亦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认为,黄酮类化合物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对肠道中脂质的吸收和肝脏内脂质代谢过程,其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以及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这三类核转录因子在这一调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改善脂质代谢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展望。
董丽红张瑞芬苏东晓赵广河魏振承张名位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PPARS
植物多酚通过microRNA调控脂质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microRNA(简称miRNA)是长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具有调控mRNA的翻译和/或稳定性的功能,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不同基因的表达。人体内约60%编码蛋白的基因的表达受到miRNA调节,其中包括脂质代谢调控相关基因。植物多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miRNAs,如miR-122和miR-33的表达进而发挥降血脂等活性。该文综述了miRNA调控脂质代谢相关mRNA的作用机制以及植物多酚在这一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苏东晓张名位张瑞芬
关键词:MIRNAMIR-122多酚脂质代谢
不同荔枝品种果干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荔枝品种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22个华南地区的主栽荔枝品种,整果经热风干制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荔枝果干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别对果干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荔枝品种果干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荔枝品种果干中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2种物质为22个品种所共有;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变幅为1 244.19—12 965.10μg/100 g DW,变异系数达60.41%,其中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05%、17.65%、7.79%、1.30%、1.1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荔枝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乙酸、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糠醛、D-柠檬烯、苯甲醇、可巴烯、丁香烯和荜澄茄烯。22个品种的荔枝果干经过聚类分析可以聚为3类,各类荔枝果干的挥发性物质均有其显著特征。【结论】荔枝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由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组成,其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酸、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糠醛、D-柠檬烯、苯甲醇、可巴烯、丁香烯和荜澄茄烯;不同荔枝品种果干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郭亚娟邓媛元张瑞芬张名位魏振承唐小俊张雁
关键词:荔枝果干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