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107)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桂琴王艳红兰晶郝芳王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蛋白聚糖
  • 6篇细胞
  • 6篇聚糖
  • 5篇核心蛋白聚糖
  • 3篇蛋白聚糖类
  • 2篇肿瘤
  • 2篇基因
  • 2篇DCN
  • 1篇多柔比星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反应
  • 1篇体内外
  • 1篇肿瘤基因
  • 1篇肿瘤基因治疗
  • 1篇肿瘤细胞
  • 1篇肿瘤细胞侵袭
  • 1篇肿瘤作用

机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7篇王桂琴
  • 4篇王艳红
  • 3篇兰晶
  • 2篇郝芳
  • 2篇常江
  • 2篇于培霞
  • 2篇景刚
  • 2篇王晶晶
  • 1篇杨琬芳
  • 1篇张瑜
  • 1篇邓志华
  • 1篇薛莹
  • 1篇郝小夏
  • 1篇李欣欣
  • 1篇杨婉芳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组人核心蛋白聚糖基因增强多柔比星对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重组人核心蛋白聚糖(rhDCN)基因增强多柔比星(ADM)对人类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分为0.9%NaCl溶液组、pcDNA3.1(+)-DCN/K562组、ADM/K562组、pcDNA3.1(+)-DCN加ADM/K562组.瑞特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RT-PCR分析各组TGF-β1mRNA含量.结果 pcDNA3.1(+)-DCN加ADM/K562组细胞比单独DCN和ADM组细胞,染色呈现更显著的凋亡形态学改变;MTT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1±1.32)%,明显高于单独干预组[DCN组(20±1.90)%;ADM组(47±1.04)%](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凋亡指数为(61.30±0.9)%,较单独干预组[DCN组(28.25±1.3)%及ADM组(31.85±1.5)%]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TGF-β1mRNA的转录减少.结论 rhDCN可以明显增强ADM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hDCN可能通过下调TGF-β1mRNA的转录发挥其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景刚王桂琴张瑜王艳红常江于培霞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多柔比星TGF-Β1MRNA
人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抗瘤效应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构建人核心蛋白聚糖(human decorin,hDCN)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对S180细胞在体内、体外的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PCR法从pPIC9K-DCN扩增hDCN核心蛋白分子编码序列的全长cDNA,与pcD-NA3.1(+)载体连接。将重组pcDNA3.1(+)-DCN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入小鼠肿瘤细胞S180中,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RT-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流式细胞仪对转染了重组质粒pcDNA3.1(+)-DCN、空质粒pcDNA3.1(+)的S180细胞和未转染的S180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和细胞周期分析。分别注射等量的pcDNA3.1(+)-DCN/S180、pcDNA3.1(+)/S180的细胞和未转染质粒的S180细胞到随机分组的小鼠腋部皮下,观察三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处死三组小鼠后,分别剥离肿瘤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转染了DCN的S180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G2/M期、S期细胞百分率分别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与注射pcDNA3.1(+)/S180和S180的小鼠相比,注射pcDNA3.1(+)-DCN/S180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小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转染该表达载体的S180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且凋亡多发生在G0/G1期;转染DCN表达载体的S180细胞在实验动物体内成瘤性降低,提示转染DCN在实验动物体内外都能表现抑瘤效应。
王桂琴兰晶于培霞邓志华
关键词:抗瘤效应细胞周期
核心蛋白聚糖协同白细胞介素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联合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DCN和pcDNA3.1(+)-IL-24,并利用脂质体将两种质粒转染PBMC.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将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空质粒组、DCN组、IL-24组、DCN与IL-24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PBMC的增殖,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IL-24构建成功.与其他组相比,DCN与IL-24联合能显著提高PBMC增殖率和IFN-γ分泌量,同时也能上调PD-1的表达水平.结论 DCN与IL-24双基因联合在体外能促进PBMC的增殖,并能增强PBMC的功能.
常江王桂琴李欣欣于培霞景刚王艳红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白细胞介素类
核心蛋白聚糖基因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
2008年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基因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24只,每组8只,建立S180实体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组、pcDNA3.1(+)-DCN转基因治疗组,于接种瘤细胞第2天瘤内注射用药,第5天起隔天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并采用MTF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RT-PCR检测TGF-β mRNA转录水平、ELISA测定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与前两组相比,重组载体组肿瘤体积缩小为(2.219±0.105)cm3(P<0.001);淋巴细胞增生率提高为(67.21±6.32)%(P<0.01,P<0.05);同时使TGF-β表达降低,条带变淡;VEGF表达也明显下调,其A值降为2.6175±0.099(P<0.01,P<0.05).结论 肿瘤组织内DCN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王晶晶杨琬芳兰晶王桂琴
关键词: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
核心蛋白聚糖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7年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成份,是蛋白多糖家族中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组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DCN表达的水平在大多数细胞中都较低.但在肿瘤组织周围基质中显著升高,这可能是机体对抗肿瘤细胞侵袭的一种自然的生物学反应。大量研究发现DCN无论在体外过度表达或在体内作为重组蛋白均可以抑制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在国外DCN已成为肿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关于DCN抗肿瘤的研究除本课题组外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将有关DCN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综述如下。
兰晶王桂琴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核心蛋白聚糖肿瘤细胞侵袭DCN生物学反应
细胞因子对HSC-T6细胞DCN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核心蛋白聚糖(DCN)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HSC-T6细胞为研究靶细胞,选择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IFN、TNF-α和IL-6,通过RT-PCR技术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对HSC-T6细胞DC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γ在10^8~10^9U/L浓度能抑制HSC-T6细胞增殖和增加DCNmRNA的表达,而IFN-γ在10^5~10^6U/L浓度时使细胞DCN mRNA的表达降低;TNF-α在高浓度(50nmol/L)能够使DCN mRNA表达减少;PDGF在10μg/L和100mL/L FCS培养条件下作用最明显;IL-6使HSC-T6细胞DCN mRNA水平下调。结论:IFN-γ和TNF-α对DCN核心蛋白基因表达有双重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PDGF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与DCN表达抑制相关。
郝芳王桂琴王艳红郝小夏
关键词:IFN-ΓPDGF
重组hDCN对肝癌细胞株HepG2表面HLA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peDNA3.1(+)-核心蛋白聚糖(DCN)重组质粒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表面HLAⅠ、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DCN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DCN转染HepG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前后HepG2细胞表面HLAⅠ、Ⅱ类分子的表达。结果HepG2细胞低表达HLAⅠ、Ⅱ类分子,经转染重组质粒作用后,HLAⅠ、Ⅱ类分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rhDCN核心蛋白能上调肿瘤细胞表面HLAⅠ、Ⅱ类分子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参与其抗肿瘤效应机制。
王艳红王桂琴王晶晶郝芳杨婉芳薛莹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HEPG2基因MHC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