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3)
- 作品数:143 被引量:580H指数:13
- 相关作者:黄瑜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施少华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致胰腺泛黄鸭1型甲肝病毒全基因组分子特征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揭示致胰腺泛黄鸭1型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1,DHAV-1)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方法】运用RT-PCR技术,扩增出致胰腺泛黄DHAV-1 MPZJ1206株全基因组序列,并与鸭甲肝病毒参考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致胰腺泛黄DHAV-1 MPZJ1206株基因组全长为7703 nt,(G+C)%为43.05%,包含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4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基因组结构与其他DHAV-1参考毒株一致。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PZJ1206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DHAV-1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5%-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7.9%-99.6%之间,遗传距离均低于7%;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2011年分离的2株DHAV-1(Du/CH/LGD/111238和Du/CH/LGD/111239)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尽管MPZJ1206毒株感染雏番鸭引起的临床病变与传统DHAV-1差异明显,但其基因组分子特征与传统的DHAV-1毒株相似,病毒致病型的改变可能与其组织嗜性改变相关。
- 傅光华黄瑜傅秋玲程龙飞万春和施少华陈红梅林建生林芳
- 关键词:胰腺炎分子特征
- 鸭MSTN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检测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 1引言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8),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
- 龚萍杨永平杨宇张弘毅钱运国叶胜强王丽霞邓兵喻婷龚炎长
- 关键词:MSTN基因SNP体尺性状
- 文献传递
- “公司+农户”模式下鸭病毒性肝炎病原的检测和分型
-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的病原包括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和鸭星状病毒(Duck astrovirus,DAstV)。DHAV分为DHA...
- 张冬冬郑利莎张大丙
- 文献传递
- 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流行的主要疫病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白羽半番鸭饲养区域从福建省扩大到中国南方江西、广东、浙江、湖南、广西等省(区),饲养量也迅猛增长。为初步明确中国白羽半番鸭养殖区域疫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当前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流行的主要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研,初步明确了白羽半番鸭开产前的流行疫病主要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开产后流行疫病主要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大肠杆菌病。本研究为国内首次较全面报道危害中国白羽半番鸭母本的主要疫病情况。
- 万春和施少华林如龙陈红梅傅光华林顺东程龙飞朱志明黄瑜
- 关键词:白羽半番鸭疫病流行病学
- 鹅细小病毒HN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研究鹅细小病毒(GPV)基因遗传变异特征,采集海南某养鹅场疑似鹅细小病毒感染的病料,将其处理后接种番鸭胚成功分离到一株病毒,经PCR鉴定为鹅细小病毒,命名为HN株,并获得了其全基因组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16条鹅和番鸭细小病毒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株病毒基因组全长为5 106bp,由ITR、NS、VP构成,其中ITR为444bp,NS1为1 844bp,VP1为2 199bp;HN株与SHFX1201株的NS1基因和VP1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9.8%和99.7%,与番鸭细小病毒株FM的NS1基因同源性最低,为82.7%;与90-0215株VP1同源性最低,为80.1%。HN株的遗传进化树可以看出,GPV可以分成明显的2个基因亚群,HN株与鹅细小病毒匈牙利株(B)、欧洲疫苗株(VG32/1)和台湾株(82-0321V、82-0321、06-0329)均处在第I亚群,且与安徽分离株Y株以及SHFX1201株同源性最接近,番鸭源匈牙利株FM单独处于第Ⅱ亚群。本研究丰富了GPV的数据资料,为研究GPV分类地位以及遗传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研究GPV流行趋势和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贺冬梅谭树义陈朝喜叶保国张艳林哲敏曹宗喜
-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IRTNS1VP1
- 鸭RLRs和IFN基因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15年
- 首次建立以 GAPDH 为内参,同时检测鸭 RIG-I 、MDA5、IFN-α和 IFN-γ等4种 mRNA 相对表达量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RT-FQ-PCR)。以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熔解曲线、重复性及稳定性分析。该方法 Ct 值线性范围为12.0~32.0;目的基因(RIG-I 、MDA5、IFN-α、IFN-γ)和内参基因(GAPDH)的扩增效率均在95%~105%,其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都只出现1个特异性单峰,无引物二聚体或其他非特异性产物生成,RIG-I 、MDA5、IFN-α、IFN-γ和 GAPDH 的 Tm 值依次为(81.9±0.33)、(81.9±0.32)、(93.6±0.23)、(81.8±0.28)、(87.8±0.24)℃,其敏感度均达到100 copies·μL-1,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为从 mRNA 水平上深入研究 RIG-I 样受体、干扰素与鸭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 陈翠腾傅光华黄瑜傅秋玲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施少华
- 关键词:RIG-I干扰素实时荧光定量PCR
- 三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与耐药表型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探究当前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选取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2015年福建地区送检的病死鸭中分离),采用PCR法琼脂扩散法、纸片法等分别对3株病原菌进行复苏、荚膜群鉴定和耐热菌体抗原型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3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都屠于荚膜A群,其中FJFC881株的耐热菌体抗原型为14型,FJFC882株和FJFC883株的耐热菌体抗原型都为1型,三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药物都不敏感,属于多重耐药的巴氏杆菌。表明相同的耐热菌体抗原型之间的耐药存在着相似之处,不同的耐热菌体抗原型之间的耐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刘小龙程龙飞卢荣辉傅光华陈翠腾赖隆永刘荣昌傅秋玲万春和施少华陈红梅黄瑜祁保民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
- 鹅细小病毒对雏鹅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对定安鹅的致病性,通过给7日龄定安鹅肌肉注射鹅细小病毒,观察雏鹅发病状况,采集雏鹅肛拭子和组织脏器进行病毒基因组提取,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病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鹅细小病毒注射后第7~8天雏鹅死亡数最多,并出现典型的"腊肠样"病变;病毒注射后第3~5天是雏鹅的排毒高峰,9 d后排毒停止;组织器官中肝脏、脾脏和胰腺的载毒量最高,载毒时间最长。
- 贺冬梅贺冬梅陈朝喜
- 关键词:鹅细小病毒雏鹅排毒
- 鸭坦布苏病毒囊膜E蛋白的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利用RT-PCR方法扩增鸭坦布苏病毒分离株(WR株)全长E蛋白基因,克隆到pEASY-T3载体中,经Bam HI和XhoI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入pET-32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E。表达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试验呈阳性,表明E蛋白有很好的反应原性。
- 施少华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万春和傅秋玲林建生黄瑜
- 关键词:E基因原核表达
- Z系北京鸭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生产性能测定是北京鸭选种育种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性状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育种工作者做出正确的育种规划,优化育种方案。本研究以配套系中的父系(Z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北京鸭10种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探讨了其合适的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北京鸭整体而言,气管是晚熟器官,而其他器官属于早熟器官,其中肠道和胰脏发育最早。曲线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能够较好地描述公鸭内脏器官的发育,其拟合优度均大于其他曲线模型。对于母鸭而言,除胆囊和食道外,Logistic曲线的拟合优度最大,而Brody和Gompertz模型分别对母鸭胆囊和食道拟合优度最大。本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北京鸭饲养管理方案,指导北京鸭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张丽侯水生刘小林黄苇徐铁山谢明张云生赵建楠
- 关键词:北京鸭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