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982005)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曾衍钧胡金麟丁库克许传青乔元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4篇原癌基因
  • 4篇基因
  • 4篇剪切力
  • 4篇癌基因
  • 3篇再灌注
  • 3篇脐静脉内皮
  • 3篇脐静脉内皮细...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及再灌...
  • 3篇灌注
  • 2篇蛋白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血管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机构

  • 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2篇装甲兵工程学...
  • 2篇中日友好临床...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微视新纪...

作者

  • 16篇曾衍钧
  • 9篇胡金麟
  • 5篇丁库克
  • 4篇李彩霞
  • 4篇许传青
  • 3篇于红梅
  • 3篇于晓军
  • 3篇徐小虎
  • 3篇乔元华
  • 2篇赵虎
  • 2篇廖东华
  • 2篇徐虹
  • 2篇庄逢源
  • 2篇王春燕
  • 2篇许莉莉
  • 1篇李秀峰
  • 1篇廖东华
  • 1篇刘剑刚
  • 1篇张恩平
  • 1篇喀蔚波

传媒

  • 5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力学进展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1
  • 6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和c-myc蛋白表达的不同影响。我们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装置控制剪切力大小和持续时间。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受剪切力作用后的内皮细胞进行染色并进行...
李彩霞曾衍钧廖东华胡金麟
关键词:剪切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蛋白C-MYC蛋白
文献传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受剪切力作用后原癌基因c-fos和c-myc蛋白的表达
2003年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 fos和c myc蛋白表达的不同影响。我们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装置控制剪切力大小和持续时间。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受剪切力作用后的内皮细胞进行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结果。c 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 ,4dynes/cm2和 10dynes/cm2 的剪应力都可诱导c 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 ,尤其是 10dynes/cm2 的剪应力。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到 1.0h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 ,2 .5h时接近基础水平。c 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 ,经剪切力作用后缓慢增加 ,c myc蛋白水平明显较c fos低 ,而且剪应力为 4dynes/cm2 和 10dynes/cm2 两种情况对c 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基本无差异。其高峰在 1.5h。随后下降 ,在 2 .5h时接近基础水平。结果表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 fos蛋白表达具有对剪切力大小和时间的依赖性 ;c myc蛋白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
李彩霞曾衍钧胡金麟于红梅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蛋白C-MYC蛋白
红细胞在钙离子和离子载体A23187作用下的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用新激光衍射法研究了钙离子及离子载体A2 3187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钙离子及离子载体A2 3187分别处理红细胞后 ,测量其取向指数和小变形指数 .结果表明离子载体A2 3187较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更大 .而且 ,最大取向指数和最大小变形指数随着钙离子及离子载体A2 3187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离子载体A2
王淳怡曾衍钧文宗曜喀蔚波姚伟娟廖东华
关键词:钙离子红细胞变形性流变特性
细胞中力信号的传递途径和机制被引量:9
2004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细胞力学,综述了细胞中力信号的传递途径有物理传导、力感受器、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及其他力信号传导途径.其中详细叙述了在内皮细胞与非内皮细胞上均存在机械力敏感性离子通道,这些调节离子转运的通道可能在细胞感受机械力并将其转变为生化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传导机制可能有配体和受体、结构改变、血小板在凝血中的机制等.受体和配体分子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可逆性,可通过粘附概率和接触时间的相关性求得动力学参数.
曾衍钧乔元华张恩平徐小虎赵虎于晓军徐虹胡金麟
关键词:细胞配体受体
一种评价红细胞聚集的新方法:分形维数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 ,结合红细胞的随机运动及聚集体的不规则特征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定量评价红细胞聚集的方法。首先介绍提取分形维数的实验方法 ,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红细胞聚集的模拟实验 ,以证明分形维数与聚集能存在相关性。结果说明以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指标是可行的。最后对这一新方法作简单的讨论。
康孟珍曾衍钧刘剑刚
关键词:红细胞聚集性分形维数计算机模拟
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2000年
在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了血小板的激活比率、因子Ⅷ、Ⅸ对凝血酶生成有重要影响的一系列结论.
许传青姚洪伟
关键词:血小板凝血动力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流动力对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流体力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为探索微血管疾病机理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获取Wistar大鼠脑微血管进行细胞培养,在平行板流动小室中对所培养的细胞施加力学作用,并应用免役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myc的表达。结果不同的流动力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f-os和c-myc蛋白表达产生了不同的影响。c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但在4dynes/cm2和10dynes/cm2的流体力的作用下可诱导c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尤其是10dynes/cm2的流体力,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到1h时达到高峰,随后cf-os蛋白表达量出现下降,2.5h时接近基础水平。c-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经流体力作用后缓慢增多。结论流体力的大小会影响cf-os和c-myc的表达,血液的力学信号传入细胞内并引起细胞的一些应答,也印证了cf-os和c-myc是被血液流体力作用短暂上调的基因,流体力与内皮细胞生长、增殖、损伤也有直接关系。
丁库克许莉莉王春燕黄菊英胡金麟宋晓燕曾衍钧
关键词:原癌基因C-FOSC-MYC
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2000年
在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 ,得到 :系统的启动存在一阈值 ,该阈值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作用的吸附解离常数有密切的关系 ,即与血小板的存在与否直接相关 ;血小板的激活比率对系统的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与凝血启动后的最终状态有关 ;当刺激强度较小时 ,因子VIII和IX对系统的解在定性与定量上没有明显的影响 ;当刺激强度较大时 ,因子VIII和IX在凝血瀑布机制中起级联放大作用 ;缺乏因子VIII只能产生少量的凝血酶 ,不能正常凝血 ;凝血的继续依赖因子VIII和IX ,即内源凝血机制的参与。
许传青曾衍钧
关键词:血小板凝血动力学模型稳定性分析
流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通透性和原癌基因的表达
2004年
采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方式在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记录到一种延迟外向电流。机械力作用下可引出一外向电流 ,膜电位为 30mV时其大小为 (5 4 1 2± 5 3 2 3)pA ,6 0mV时为 (1 0 6 1 3± 4 7 4 2 )pA ,90mA时为 (1 5 4 0 1± 5 3 2 2 )mV。说明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机械敏感性通道 ,并且这种通道不同于以往在内皮细胞上发现的机械力激活的内向整流性通道。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 fos和c myc蛋白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c 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 ,在 4dynes cm2 和 1 0dynes cm2 的剪应力都可诱导c 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 ,尤其是 1 0dynes cm2 的剪应力。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到 1 0h时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 ,2 5h时接近基础水平。c 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 。
乔元华许传青曾衍钧徐小虎于晓军赵虎徐虹
关键词:细胞通透性原癌基因基因表达膜片钳生物力学
心瓣膜置换术远期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主要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导致病人术后远期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模型分析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训练集 ,进行残差分析 ,并用刀切法加以检验 ,得到 :患者有糖尿病史、术后射血分数小于 35 %、主动脉阻断时间在 6 1~ 90min、患者年龄小于 15岁和大于 6 5岁为术后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许传青徐小虎于晓军乔元华曾衍钧
关键词:远期LOGISTIC回归模型心瓣膜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致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