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作品数:1,614 被引量:10,128H指数:32
相关作者:方贻儒王勇曾炳芳陈明苑成梅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6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88篇医药卫生
  • 34篇生物学
  • 17篇哲学宗教
  • 10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7篇细胞
  • 108篇蛋白
  • 105篇基因
  • 100篇肿瘤
  • 67篇血管
  • 58篇糖尿
  • 57篇糖尿病
  • 53篇动脉
  • 53篇成像
  • 52篇免疫
  • 50篇综合征
  • 50篇超声
  • 47篇受体
  • 45篇慢性
  • 42篇小鼠
  • 39篇疗效
  • 38篇中医
  • 38篇腺癌
  • 38篇激素
  • 34篇术后

机构

  • 278篇复旦大学
  • 17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18篇上海市第一人...
  • 10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4篇第二军医大学
  • 78篇同济大学
  • 57篇上海交通大学...
  • 53篇上海中医药大...
  • 5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6篇上海市疾病预...
  • 3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4篇复旦大学附属...
  • 2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3篇上海市儿童医...
  • 22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25篇方贻儒
  • 18篇曾炳芳
  • 18篇王勇
  • 17篇陈明
  • 16篇李则挚
  • 16篇苑成梅
  • 15篇黄佳
  • 14篇张皙
  • 14篇詹红生
  • 14篇王振
  • 14篇肖泽萍
  • 13篇杜亚松
  • 13篇洪武
  • 13篇朱剑锋
  • 12篇邹海东
  • 12篇许迅
  • 10篇张晨
  • 10篇陆丽娜
  • 10篇何鲜桂
  • 9篇黄远亮

传媒

  • 42篇上海医学
  • 4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5篇中国临床医学
  • 2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7篇上海中医药杂...
  • 16篇复旦学报(医...
  • 16篇环境与职业医...
  • 15篇中国医学计算...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辽宁中医杂志
  • 14篇上海针灸杂志
  • 14篇现代生物医学...
  • 13篇中华眼底病杂...
  • 12篇上海精神医学
  • 11篇肿瘤
  • 11篇检验医学
  • 10篇中华神经科杂...
  • 10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23篇2018
  • 54篇2017
  • 109篇2016
  • 164篇2015
  • 188篇2014
  • 211篇2013
  • 166篇2012
  • 164篇2011
  • 146篇2010
  • 87篇2009
  • 67篇2008
  • 49篇2007
  • 65篇2006
  • 34篇2005
  • 14篇2004
1,6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药敏率以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9年5月医院65例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病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和菌血症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窒息史、母亲产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预后。结果医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88‰;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占73.85%,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属、肠球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6.15%、24.61%、16.93%、15.38%、9.23%;单核李斯特菌及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死亡的主要病原菌;青霉素G、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为0;败血症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菌血症组(P<0.05),母体宫内感染确诊率、新生儿生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低于菌血症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作为新生儿早发型感染预防及治疗首选经验性药物,各医院应根据该院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母亲具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缓解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临床症状及降低其死亡率。
黄小艺刘志伟
关键词:新生儿药敏
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用穴频次分析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筛选合格的文献中使用的腧穴提取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8篇,腧穴118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 514次,其中主穴778次,配穴736次;主穴使用频次及主穴加配穴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均为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该穴的使用频次为主穴92次,配穴14次。结论:失眠多从心论治,神门是最常用的镇心安神效穴。
于心同何天峰邴兴红谢晨陈云飞杨文佳
关键词:针灸失眠腧穴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筛查唐氏综合征MTHFR基因677C〉T位点的多态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method,HRM)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筛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位点多态性的方法。方法收集唐氏综合征患者样本155例、健康儿童样本182名,应用3种HRM技术(常规法、内标法和异源双链法)进行677C〉T位点多态性检测,并比较3种方法的优劣。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测定样本中677C〉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并与HRM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的HRM可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但分辨基因型CC和TT的效果不佳。内标法和异源双链法能够有效分辨3种基因型。对焦磷酸测序结果的分析提示,其检测混合样本中等位基因频率的准确度随样本数增加而提高。当样本数超过30时,结果与实际值的差异小于4%。统计结果还提示,唐氏综合征患者组基因型TT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2%vs.14.3%,P〈0.05),而等位基因T的频率仅略高于对照(44.9%VS.40.1%,P〉0.05)。结论内标法HRM分析可作为检测等位基因型的首选方法,而焦磷酸测序则可快速测定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
孙婧婧沈云琳颜崇兵陈一欢龚小慧
关键词: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焦磷酸测序多态性快速筛查唐氏综合征
人脑胶质瘤256层CT灌注成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256层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并研究胶质瘤的灌注特点。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行脑256层CT灌注成像扫描受检者55例,其中健康者15例(对照组),胶质瘤患者40例[包括低级别胶质瘤15例(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25例(高级别胶质瘤组)]。采用MIStar后处理软件,在病灶最大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ROI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等灌注参数。应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检验比较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40例胶质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组患者的CBF、CBV和表面通透性分别为(51.41±11.60)mL/(100 g.min)、(6.26±1.67)mL/100 g和(5.71±2.22)mL/(min.100 g),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32.73±7.06)mL/(100 g.min)、(2.98±0.73)mL/100 g和(2.33±0.47)mL/(min.100 g)];低级别胶质瘤组的CBF、CBV和表面通透性均高于对照组[(21.06±2.06)mL/(100 g.min)、(1.76±0.17)mL/100 g和(0.90±0.07)mL/(min.1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通透性为2.88 mL/(min.100 g)时,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3%;CBV为3.91 mL/100 g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3%;CBF为38.90 mL/(100 g.min)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6%。结论:256层CT灌注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脑胶质瘤的肿瘤血流动力学情况。
陆娜Haleena Ramsahye冯晓源强金伟廖治河蒋玲
关键词:胶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
EB病毒对脐带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EB病毒(EBV)感染对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Foxp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EBV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与自体混合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体系中CD4+CD25highT细胞的比例及CD4+CD25+T细胞Foxp3的表达。在DC与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比率为1∶10时,病毒感染组CD4+CD25+T细胞Foxp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共培养比率为1∶1时,与EBV感染的DC共培养的混合淋巴细胞中CD4+CD25high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LPS诱导成熟的D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EBV感染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通过上调Treg分化和发育因子Foxp3而诱导了自体Treg的活化,这可能是EBV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金莹莹杨珍周纬陈同辛
关键词:EB病毒脐带血FOXP3
胰腺癌组织中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基因CpG岛甲基化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探索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方法在30例胰腺癌(PCa组)及其癌旁组织(CAT组)和13例慢性胰腺炎(CP组)组织中,分别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MSP)和基因克隆测序的方法检测HHIPmRNA表达及其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PCa组的HHIPmRNA表达为2.042±1.412,显著低于CAT组的3.710±3.488及CP组的4.485±2.434(P值分别<0.05、0.01),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甲基化阳性率为43.3%(13/30),显著高于CP组的7.7%(1/13)及CAT组的0(P值分别<0.05、0.01),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中多个CG位点发生甲基化,而CP组中大部分及CAT组中的CG位点未发生甲基化。结论胰腺癌组织中HHIP基因CpG岛呈现高甲基化的状态,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相关。
高飞刘枫李兆申张玲黄浩杰高道键麻树人
关键词:胰腺癌甲基化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膝骨关节炎是温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但现有的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良莠不齐。本文共纳入44篇以单纯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为研究...
洪珏刘婕张翠红黄琴峰黄颖
关键词:温针疗法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计量学
文献传递
乙醛脱氢酶1A1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1)亚型ALDH1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病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TNM分期及病人总生存期等临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72例乳腺癌病人中,淋巴结转移组(n=37)ALDH1A1阳性表达21例,占56.8%;非淋巴结转移组(n=35)ALDH1A1阳性表达8例,占22.9%,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LDH1A1在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病人的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1);但与病人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级、TNM分期、分化程度和受体状态不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LDH1A1高表达组病人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ALDH1A1低表达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ALDH1A1表达、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重要独立因素,ALDH1A1高表达组病人预后显著差于ALDH1A1低表达组(P<0.05)。结论:乳腺癌ALDH1A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判断病人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彭智猷朱晨芳戚晓亮杨雪顾岩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测定治疗前后BMI、SBP、DBP、TC、TG、FPG、2hPG、Scr、谷丙转氨酶(AST)、HbA1c、FC-P及2hC-P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结果 12周后FPG[(7.94±0.52)mmol/L]、2hPG[(12.29±1.07)mmol/L]、HbA1c[(8.44±0.50)%]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FC-P水平[(6.52±0.13)pmol/L]、2hC-P水平[(7.83±0.17)pmol/L]及HOMA-β均增加(P<0.01)。研究期间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DPP-4抑制剂可降低T2DM患者FPG、2hPG、HbA1c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顾丽萍顾鸣宇严率赵立黄云鸿彭永德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白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8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 μg/min,32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 μg/min≤UAER< 200 μg/min,297例)和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60例),比较3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tepwise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胆红素对UAER的影响.结果 显性白蛋白尿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别是(8.4±3.7)μmol/L、(2.3±1.2)μmol/L和(6.1±3.0) μmol/L]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是(10.6±4.8) μmol/L、(3.1±1.7)μmol/L和(7.4±3.5) μmol/L]和正常白蛋白尿组[(11.3±6.3)μmol/L、(3.5±2.8) μmol/L和(7.8±4.3) μmol/L]显著降低(P<0.01或P<0.05).TBIL(r=-0.084,P=0.027)、DBIL(r=-0.110,P=0.005)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胆红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性因素,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丁和远徐东丽王芳查兵兵徐炯刘军
关键词:胆红素糖尿病尿白蛋白
共1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