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6)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友军王少丽吴青君谢文符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小菜蛾
  • 2篇基因
  • 2篇菜蛾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地理种群
  • 1篇毒素
  • 1篇毒素诱导
  • 1篇烟粉虱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种群
  • 1篇内参
  • 1篇内参基因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粉虱
  • 1篇MTDNA
  • 1篇BT
  • 1篇BT毒素
  • 1篇COI
  • 1篇ISSR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篇吴青君
  • 2篇王少丽
  • 2篇张友军
  • 1篇符伟
  • 1篇郭兆将
  • 1篇姚晶
  • 1篇朱勋
  • 1篇杨家强
  • 1篇谢文
  • 1篇张帆
  • 1篇杨峰山
  • 1篇李建洪
  • 1篇李绍勤
  • 1篇王甦
  • 1篇罗晨
  • 1篇郭晓军
  • 1篇刘雅婷
  • 1篇王昱超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t毒素诱导下小菜蛾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筛选出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肌动蛋白(ACTB)、延伸因子(EF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S13(RPS13)、核糖体蛋白S20(RPS20)和β-微管蛋白(TUB)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这8个基因在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不同品系中肠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并应用筛选出来的内参基因分析小菜蛾氨肽酶2(aminopeptidase N2,APN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geNorm软件以RPS13和EF1为最稳定内参基因,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均以RPS13和RPL32为最稳定基因。使用3种不同内参基因分析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Bt抗性和敏感品系中ANP2表达水平时,新的内参基因EF1和传统内参基因RPL32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二者作为标准化因子,ANP2表达量结果基本一致,而使用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却导致部分表达量分析结果有所误差。【结论】筛选出PRS13,RPL32和EF1可以作为小菜蛾某些试验条件下的内参基因,对小菜蛾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也对其他昆虫内参基因的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符伟谢文张卓吴青君王少丽张友军
关键词:小菜蛾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BT毒素
小菜蛾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阐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应用ISSR技术对我国小菜蛾8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15条引物扩增出395条ISSR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89.11%,全部个体显示了各自独特的ISSR图谱。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小菜蛾无论在物种水平上(P=89.11%,H=0.2706,I=0.4286),还是在种群水平上(P=88.80%,H=0.2759,I=0.4349)都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北京南口种群内遗传变异最大,海南海口和甘肃兰州种群内遗传变异最小,南方地区(云南、湖北)小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北方地区(北京、天津、山东、黑龙江、甘肃)种群。据种群变异来源分析,有5.66%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间,94.34%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N_m=8.3399),不同地理种群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本文有关小菜蛾不同地理种群基因流动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为小菜蛾抗药性的控制及田间种群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朱勋杨家强吴青君李建洪王少丽郭兆将刘雅婷张友军杨峰山
关键词:小菜蛾地理种群ISSR聚类分析
利用TaqMan等位基因技术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被引量:3
2013年
MEAM1和MED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两种重要的外来入侵隐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常混合发生,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MED隐种危害寄主范围更广,对多种杀虫剂具有较高抗性,防治上更为困难。因此,如何快速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对于烟粉虱防治策略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I,mtDNACOI)基因保守区域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靶标,应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借助TaqMan-MGB荧光染色标记探针,建立了一种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的等位基因选择性PCR方法,并对北京11个区县的14个烟粉虱种群进行了隐种鉴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4个烟粉虱种群样本与已知烟粉虱MED隐种种群在荧光值分布上聚为一簇,为MED隐种。该鉴定方法具备SNP基因分型的优点,可快速、可靠、高通量地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为烟粉虱隐种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可选途径。
姚晶郭晓军王甦王昱超罗晨张帆李绍勤
关键词:烟粉虱MTDNACO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