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2篇豆根管食通口...
  • 2篇生胶
  • 2篇食管癌
  • 2篇口服液
  • 2篇根管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食管癌ECA...
  • 1篇食管癌ECA...
  • 1篇食管肿瘤
  • 1篇体内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治疗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机构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王祥麒
  • 2篇杨峰
  • 2篇蒋士卿
  • 1篇杨曦

传媒

  • 2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病理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皮下注射(5mg/kg)诱发大鼠食管癌模型,以替加氟作为对照药,肉眼及镜下观察灌服豆根管食通后大鼠食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中药治...
郑玉玲王祥麒杨曦
关键词:食管肿瘤中医药疗法病理学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文献传递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病理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大鼠食管癌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皮下注射(5mg/kg)诱发大鼠食管癌模型,以替加氟作为对照药,肉眼及镜下观察灌服豆根管食通后大鼠食管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和化疗组大鼠食管患瘤率及癌变率较模型组降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中药治疗组死亡率较化疗组低(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毒副作用较低。
郑玉玲王祥麒杨曦
关键词:豆根管食通口服液食管癌病理变化
至生胶囊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至生胶囊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44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均口服至生胶囊,3粒/次,2次/日,45日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63%,临床...
王祥麒释延院蒋士卿杨峰孙宏新王一博
关键词:中药治疗
文献传递
至生胶囊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至生胶囊在体内、体外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体内实验:将BALB/c裸鼠50只随机分为至生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环磷酰胺注射液(CTX)组、空白组5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至生胶囊0.25g/kg、0.5g/kg、0.75g/kg;CTX组按40mg/kg给CTX;空白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1次,连续10天,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瘤重的变化。体外实验:将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分为至生胶囊低、中、高剂量组、CTX组及空白组5组,每组2只,制备含药血清,分别加入Eca-109细胞悬液中,培养72h,测OD值,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及细胞数目改变。结果体内实验:至生胶囊低、中、高剂量减轻瘤重的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至生胶囊中剂量组在抑制肿瘤的同时能增加小鼠体重。体外实验:至生胶囊高剂量组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CTX相当(P>0.05);至生胶囊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镜下观察,各至生胶囊组及CTX组见部分细胞出现皱缩、变小变圆、折光性降低、脱壁死亡等。结论至生胶囊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王祥麒杨峰蒋士卿王一博
关键词: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