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作品数:2,687 被引量:9,416H指数:27
相关作者:李伟陈红卫邓志良王建华庞科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50篇期刊文章
  • 9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58篇电子电信
  • 313篇电气工程
  • 28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8篇文化科学
  • 89篇理学
  • 41篇机械工程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航空宇航科学...
  • 27篇兵器科学与技...
  • 18篇农业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天文地球
  • 14篇建筑科学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2篇矿业工程
  • 12篇军事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4篇网络
  • 175篇船舶
  • 156篇图像
  • 153篇电机
  • 140篇神经网
  • 140篇神经网络
  • 133篇粒子群
  • 130篇子群
  • 114篇机器人
  • 110篇滤波
  • 104篇信号
  • 103篇教学
  • 96篇传感
  • 96篇传感器
  • 95篇永磁
  • 95篇感器
  • 91篇群算法
  • 89篇永磁同步
  • 87篇控制器
  • 82篇永磁同步电机

机构

  • 2,648篇江苏科技大学
  • 100篇南京理工大学
  • 48篇江苏大学
  • 37篇南京航空航天...
  • 35篇江南大学
  • 32篇东南大学
  • 26篇镇江高等专科...
  • 25篇中国船舶重工...
  • 19篇常州信息职业...
  • 16篇哈尔滨工程大...
  • 14篇苏州大学
  • 14篇常熟瑞特电气...
  • 12篇南京邮电大学
  • 12篇江苏舾普泰克...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江苏开璇智能...
  • 8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79篇朱志宇
  • 148篇刘维亭
  • 144篇曾庆军
  • 128篇魏海峰
  • 122篇田雨波
  • 96篇张冰
  • 81篇高尚
  • 79篇张懿
  • 67篇王彪
  • 65篇李垣江
  • 64篇俞孟蕻
  • 58篇姜文刚
  • 58篇张尤赛
  • 50篇陈红卫
  • 50篇李锋
  • 48篇庞科旺
  • 47篇王建华
  • 46篇张贞凯
  • 43篇李彦
  • 41篇杨静宇

传媒

  • 214篇江苏科技大学...
  • 12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23篇电子设计工程
  • 102篇舰船科学技术
  • 87篇计算机与数字...
  • 74篇微计算机信息
  • 71篇现代电子技术
  • 58篇船舶工程
  • 50篇华东船舶工业...
  • 43篇计算机仿真
  • 37篇计算机工程与...
  • 32篇舰船电子工程
  • 31篇计算机测量与...
  • 27篇计算机工程
  • 27篇计算机应用与...
  • 27篇变频器世界
  • 24篇计算机工程与...
  • 24篇科技信息
  • 23篇信息技术
  • 23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40篇2023
  • 86篇2022
  • 128篇2021
  • 128篇2020
  • 140篇2019
  • 168篇2018
  • 142篇2017
  • 118篇2016
  • 139篇2015
  • 138篇2014
  • 164篇2013
  • 144篇2012
  • 146篇2011
  • 96篇2010
  • 124篇2009
  • 209篇2008
  • 189篇2007
  • 175篇2006
  • 120篇2005
  • 54篇2004
2,6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被引量:3
2014年
文中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频谱分析仪,采用频谱分析原理。经过采样,使连续时间信号变为离散时间信号,然后利用Labview的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加窗、FFT运算处理,得到信号的幅度谱、相位谱以及功率谱。并具有数字显示、图形绘制,数据储存等功能,实现了幅度谱和相位谱的分析。
孟丹颜于凤周逸媚何荣杰
关键词:虚拟仪器频谱分析仪幅度谱
船舶电力推进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船舶电力推进的特点和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以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试验了带螺旋桨负载时,矢量控制的调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调速性能良好,适用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勇娅询刘维亭魏海峰陈源
关键词:电力推进感应电机矢量控制调速性能
预测函数控制及其在三容水箱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和分析了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将基于前馈补偿解耦的多变量预测函数控制算法应用到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中。采用该方法对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计算简单、鲁棒性强、抑制干扰能力好、控制精度高的十分有效的控制方法。
陈家衡谢成祥刘雁玲
关键词:多变量系统
耙吸挖泥船DP/DT控制算法研究
2011年
以耙吸挖泥船为应用背景,介绍了动力定位/动态跟踪的发展和现状,设计出基于模糊的PID控制算法来实现位置保持和按预定航迹疏浚。根据工程经验制定了符合耙吸挖泥船应用的模糊规则,同时通过Matlab及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在环境力的影响下,DP/DT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尹志华俞孟蕻袁伟
关键词:耙吸挖泥船模糊PID
基于LSTM的绞吸挖泥船泥浆浓度动态软测量被引量:1
2021年
受恶劣的施工环境的影响,绞吸挖泥船在疏浚过程中应用的泥浆浓度计易发生故障。为保证绞吸挖泥船在泥浆浓度计损坏时能继续施工作业,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泥浆浓度动态软测量方法。利用实测施工数据建立泥浆浓度软测量模型,并将所建LSTM模型与BP神经网络(BPNN)模型、KNN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绞吸挖泥船泥浆浓度软测量模型的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绞吸挖泥船泥浆浓度的实时准确预测,预测精度高且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李军俞孟蕻袁伟
关键词:绞吸挖泥船软测量
用于EBG优化设计的基于粗网格的KBNN
2017年
在采用知识神经网络对微波器件进行建模优化时,先验知识大部分源于经验公式,而经验公式的推导十分繁杂,为避免先验知识获取困难,提出了一种将电磁仿真计算中精确网格剖分的计算模型作为教师信号,将粗糙网格剖分计算模型作为先验知识并运用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方法,构建了相应的知识神经网络模型。对双层电磁带隙结构建模并进行优化设计,建模结果和优化效果均十分理想。说明了知识神经网络可以替代优化过程中的精确模型,减少优化所需的时间,证明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陈艺田雨波强哲许兰
关键词:先验知识电磁带隙
基于LS-SVR的RFID 3D-LANDMARC定位算法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当前RFID定位系统的LANDMARC定位算法在三维空间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SVR的RFID 3D-LANDMARC定位算法。首先采用滑动防脉冲干扰平均滤波的方法对获取到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进行滤波预处理,减少环境因素对信号的干扰。其次,通过SVR算法构建RSSI值与距离之间关系,然后根据LS算法求解出待定位标签的坐标。最后采用误差校正的方法对待定位标签的坐标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3D-LANDMARC定位精度。
肖杰万振刚
关键词:RFIDRSSILS-SVR
船舶电站可靠性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09年
简要分析了现行船舶电站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将灰色理论与马尔可夫预测相结合,运用在船用电站可靠性估计,建立其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后几年船舶电站"故障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表明: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的电站可靠性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灰色预测模型,同时弥补了单一马尔可夫链预测依赖于系统分布参数的局限,为船舶电站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朱志宇刘汉宇邱赟赵洋
关键词:船舶电站马尔可夫链可靠性
基于对称压缩MUSIC的相干源方位估计方法
2018年
针对传统的多重子空间分类算法不适用于相干源条件且谱搜索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称压缩谱的互协方差空间平滑算法。首先,在传统的前后平滑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数据互协方差矩阵来构建新的协方差矩阵,从而满足解相干。其次,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利用对称压缩谱(MUSIC Symmetrical Compressed Spectrum,MSCS)思想,构造一种新的空间谱函数,即可在半谱范围内进行谱搜索得到完整的方位信息。所提算法解决了多重子空间分类算法不适用于相干源条件的问题,大大减少了算法空间谱搜索的计算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算法的抗噪性能和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姝梁仕杰
关键词:空间谱
基于DSP的混沌语音加密解密系统被引量:4
2014年
语音的数据安全是网络语音通信的重要问题之一,混沌序列由于具有类随机性常被用作加密密钥。为避免混沌流加密带来的安全风险,以TI 5509A DSP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混沌语音加、解密系统,通过Henon映射和改进的Logistic映射相结合生成具有混沌特性的数据,再通过非线性置换生成用于IDEA加、解密的密钥,实现以太网上语音加密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葛秀梅仲伟波李忠梅范东升
关键词:混沌序列IDEADSP
共2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