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学院中医系
- 作品数:34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许占民张鸿声高尔和邢国璋龚振岭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六味芍药甘草汤治愈胃痛(十二指肠溃疡)的体会
- 1984年
- 例1:
患者,男,55岁,工人,病历号030914。自60年来间断胃痛伴黑便,曾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多在饭后3—4小时。71年曾呕吐食物及酸水,后又呕血两次。7辉6月曾因上腹部放射性剧痛住院治疗。
- 岳伟德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治愈住院治疗放射性上腹部
- 蛔虫病证治
- 1980年
-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农村尤为多见。蛔虫寄生人体,不仅损伤脾胃,消耗精微,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又可因误入其它脏器,导致多种复杂的病证,严重的可以迅速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防治蛔虫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云凯
- 关键词:蛔虫病肠道寄生虫病证治胃肠道症状
- 以按摩腹部为主的脏腑经络按摩防治疾病原理的初步探讨
- 1980年
- 脏腑经络按摩,是以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在学习继承和研究前人按摩疗法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按摩方法。本疗法主要施术部位在腹部,是以按摩腹部为主,按摩躯体其它部位经穴为辅的一种方法。它的适应症比较广泛,主要适应于内伤疾病的治疗。
- 李恩复董好魁
- 关键词:经络按摩按摩腹部按摩疗法按摩方法
- 怎样学习传统中成药
- 1981年
- 本文提出了在学习和研究传统中成药的过程中,应当了解方剂的分类法、熟悉方书、理解方义和掌握工具书。并对这些方面扼要地指出了学习的线索和必要的参考书。
- 许占民
- 关键词:传统中成药方剂情报检索《伤寒明理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温病学说的发展对医学内容的充实
- 1983年
- 温病学说是在明清时代才发展成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学科。它在整个祖国医学范畴里,可以说是一种比较进步的学说,在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挥。
- 代桂满
- 关键词:温病学说明清时代
- 热入营分与透热转气被引量:2
- 1983年
-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
- 代桂满
- 关键词:透热转气温病学家后世医家清气凉营温热病叶天士
- 护阴是治疗温病的重要法则
- 1981年
-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它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速,初起即见热象偏盛而多有口渴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由于热盛而容易伤津化燥,发展到后期则多出现阴枯液涸之象,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素问·玉版论要篇》说:“病温虚甚死。力(虚甚,是指阴精衰竭。)
- 杨牧祥于鸿玲
- 关键词:温病护阴急性热病病变过程
-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治验
- 1982年
- 近几年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3例介绍如下。
- 张枫池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药治疗治验
- 师传验方二则
- 1983年
- 笔者从邵其良老师学到验方不少,今摘录二则,供同道参考。
一、治遗尿方
黄芪3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2克,水煎服,日一剂,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若配合针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更佳。
- 张立营
- 关键词:验方遗尿方桑螵蛸益智仁三阴交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阳明腑实喘满证被引量:30
- 1982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下简称ARDS)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及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点,是各科急重病人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据王今达和王宝恩等氏观察治疗61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窘迫,紫绀,神志改变,便结,鼓肠及程度不等的肠鸣音减弱,高热等症征。中医概括起来为“喘”、“昏”、“满”、“热”并见,其中尤以“喘”、“满”为突出。
- 薛芳
- 关键词:阳明腑实证肺(中医)肃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