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作品数:9,056 被引量:21,444H指数:43
相关作者:徐时仪朱振武苏智良张谊生刘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782篇期刊文章
  • 65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63篇文学
  • 1,736篇历史地理
  • 1,483篇文化科学
  • 1,190篇语言文字
  • 783篇经济管理
  • 530篇政治法律
  • 480篇艺术
  • 416篇哲学宗教
  • 411篇社会学
  • 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9篇建筑科学
  • 38篇农业科学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医药卫生
  • 21篇军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11篇文学
  • 493篇文化
  • 452篇小说
  • 268篇城市
  • 254篇社会
  • 248篇汉语
  • 235篇教学
  • 214篇语文
  • 202篇都市
  • 189篇教育
  • 181篇艺术
  • 178篇主义
  • 156篇政治
  • 152篇诗歌
  • 137篇代文
  • 135篇叙事
  • 132篇文教
  • 130篇宋代
  • 128篇美学
  • 117篇语言

机构

  • 8,441篇上海师范大学
  • 97篇华东师范大学
  • 70篇复旦大学
  • 58篇中国社会科学...
  • 39篇上海大学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8篇重庆师范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
  • 17篇苏州大学
  • 17篇云南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6篇江西师范大学
  • 15篇山东大学
  • 14篇武汉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3篇西华师范大学
  • 12篇南昌大学
  • 12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49篇杨剑龙
  • 160篇邵雍
  • 156篇詹丹
  • 123篇徐时仪
  • 103篇苏智良
  • 102篇金定海
  • 90篇张谊生
  • 86篇宗守云
  • 83篇刘士林
  • 80篇郑桂华
  • 73篇萧功秦
  • 63篇沈黎
  • 57篇孙逊
  • 57篇刘旭光
  • 54篇严明
  • 53篇张剑光
  • 45篇施晔
  • 45篇查清华
  • 45篇黄纯艳
  • 43篇舒运国

传媒

  • 528篇上海师范大学...
  • 187篇都市文化研究
  • 128篇语文学习
  • 123篇史林
  • 87篇江西社会科学
  • 75篇社会科学
  • 68篇学术月刊
  • 59篇汉语学习
  • 55篇历史教学问题
  • 55篇声屏世界(广...
  • 54篇文学评论
  • 53篇民族语文
  • 48篇文学遗产
  • 43篇中国比较文学
  • 42篇语文建设
  • 42篇文史知识
  • 42篇探索与争鸣
  • 39篇历史研究
  • 35篇明清小说研究
  • 35篇语言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139篇2023
  • 193篇2022
  • 226篇2021
  • 316篇2020
  • 458篇2019
  • 544篇2018
  • 503篇2017
  • 500篇2016
  • 473篇2015
  • 504篇2014
  • 405篇2013
  • 367篇2012
  • 433篇2011
  • 450篇2010
  • 498篇2009
  • 435篇2008
  • 421篇2007
  • 329篇2006
  • 266篇2005
9,0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注和凝视:女性影像的生成与嬗变
2021年
摄影史不仅是男性与女性共同创造的历史,同样也是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急剧变化的一段进程。然而,这一摄影创造史通常被认为是由男性书写的,女性在摄影中的独特价值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摄影创作中,女性与镜头构成了几种关系:镜头前作为被观看者、镜头旁作为协助者、以及在镜头前与镜头后作为自拍者与摄影者。本文通过女性与镜头之间关系的这几种存在形式论述了女性在摄影艺术构成中的价值及其在摄影史中的重要地位。
穆莅晔张华
关键词:女性主义摄影史社会性别
钱穆治古史地理的理论、方法及其思考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在言及他的老师钱穆治学时曾说,先生治学的重心在学术思想史上,制度史和历史地理只是他“治史藉以站稳的两只脚”.严氏之言大体不差.不过钱穆先生对制度史、历史地理的研究也曾深下过功夫,在制度史的研究上...
陈勇
关键词:学术思想研究方法
19世纪末心理主义社会学思潮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主要论述19世纪末心理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诞生的主要影响,重点分析了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美国的心理进化论三种理论,在对各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各持己见的思想进行的阐述分析的过程中,揭示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杜立婕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西夏的苍狼》:灵魂的清凉之旅被引量:1
2012年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与书中人物建构的叙事框架促使读者冷静地思索作家笔下的信仰世界,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作家宁静的写作心态。
陈永有
关键词:灵魂清凉
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被引量:10
2012年
否定词"不"经历了一系列虚化历程,在近、现代汉语中,"不"可以用来表示主观减量标记,也可以通过反诘而强调肯定,从而表现出一系列附缀化的语法特征。"不"的这些附缀化特征可以看作其语法化历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从附缀"不"在共时层面的非常规用法角度入手,分别从句法分布及其限制环境、语法特征、虚化历程等角度,分析了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功能与表现。
张斌张谊生
关键词:附缀化
女主:古中国政治中的性别博弈——唐书中“东女国”的女性政治问题探析
2013年
在国史上,女性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女人当国历来受到各种不公的批评。而本文则基于性别政治和女性主义政治观,对唐书中"东女国"的女主问题进行考察,论述国史上的女主和东女国女人当国的政治问题,并从古中国政治中的性别博弈的史实来说明女性不应该被边缘化,也不应该轻视她们对历史的影响;历史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复杂多面体,不能忽视其它貌似次要的因素。史实表明,只要条件具备女性也可以承担男性所承担的政治责任。未来的政治应当寻求两性的和解,终结性别政治。
和丽春李勤莲
关键词:东女国女性主义性别政治
为什么坏事也会落在好社工身上
2014年
伦理困境离我们并不遥远。大部分伦理困境是由于存在利益冲突,例如,案主自决的结果可能伤害第三人、收受案主的馈赠会影响界限管理等,这些情境其实社工们都不陌生。
沈黎
关键词:社工伦理困境自决
日本宗教情操对其本土电影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日本具有其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气质,日本的电影也受到了宗教方面各种各样的影响;大量电影作品都深刻地为日本民族的宗教情操所浸染,呈现出共同的特征:一方面表现在这些电影的镜语往往体现出了"幽玄"的禅宗意境,另一方面表现在这些电影文本时常流露出对灵魂的敬畏与崇拜,并时常表现出灵魂或佛法对生者实施救赎的旨意。
秦璐
关键词:日本电影
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的两个问题被引量:6
2019年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语文核心素养框架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显得尤其重要,但从一些渠道获得的信息来看,人们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表述的接受度反而最低。
郑桂华
关键词:接受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角三角”中的反叙画诗学--比较文学视野下叙画诗的古典修辞学转向与形象文本的多元视角建构被引量:1
2021年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ekphrasis”既指一种古老的修辞现象(艺格敷词),亦指以被描述客体为叙述主题的一种特殊的诗歌体裁(叙画诗)。米歇尔(W.J.T.Mitchell)针对叙画诗中语词与图像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语象三角”一说,亦开启了诗人与被描述客体、语词与图像权力关系以外,来自读者的他者凝视。本文试图超越西方评论界传统的“诗画一致说”和“诗画异质说”之辩,结合东西方两种语境探讨叙画诗如何通过语象三角中的反叙画诗学——即一种古典修辞学的转向,以及建立在诗人与读者共知经验基础之上的形象文本多元视角建构——来消解叙画诗学中的他者威胁。
熊莺
共8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