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 作品数:304 被引量:2,025H指数:23
- 相关作者:孙园园郭翔李金建陈东东游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被引量:6
- 2022年
- 油菜花期是油菜菌核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也是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近年,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耕作制度的改变,菌核病在四川很多油菜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并出现苗期高频次危害特征。本文根据四川的冬春油菜产区的气候特征和田间菌核病发生和危害情况,通过2022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趋势预测,提出2022年油菜菌核病早期防控策略及花期防治技术措施。
- 刘勇张蕾黄小琴杨潇湘张重梅周西全游超
-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 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 利用累积距平曲线分析万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通过分析大熊猫分布区域3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气象观测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得出干暖是大熊猫栖息地气候变化...
- 王锐婷范雄刘庆陈文秀
- 关键词:气候变化大熊猫栖息地
- 近40年重庆夏季气温变化的特征分析
- 2016年
- 利用1971—2010年的NCEP资料和重庆市5个站点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估计、线性拟合、MK检验等方法,对重庆夏季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的夏季平均气温在15℃至27℃的幅度内变化,重庆西部和四川盆地东部的区域平均气温最高,四川盆地沿长江一带的平均气温较低;重庆近40a夏季平均气温变化总体呈升温趋势,其中酉阳、奉节和万州的升温趋势较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达到0.072℃/10a、0.288℃/10a和0.154℃/10a,沙坪坝和梁平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较平缓,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09℃/10a和-0.002℃/10a;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整体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MK检验表明重庆市的气温变化整体比较平稳,没有特别明显的突变年份。
- 卢杰赵艺
- 关键词:气温日较差气候倾向率
- 烤烟移栽期干旱监测评估模型研究及在攀西地区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攀西地区烤烟移栽期受干旱影响严重,加之多数烤烟种植区的水利设施较差,雨季开始偏迟的年份,干旱严重,烟苗移栽后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方法】本文从业务需求角度出发,计算了逐旬烤烟农田水分盈亏指数,并分析其平均状况,从烤烟移栽期干旱指数的变异系数、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等多方面分析烤烟移栽期的风险度。【结果】攀西农区大部在烤烟移栽期都处于偏旱范围,且至北向南干旱指数逐渐增大;重旱发生年份较多、风险较大区域集中在西昌、德昌、宁南、普格、会东、美姑及雷波县;攀西地区中部在烤烟移栽期发生重旱的风险概率较大;高风险区位于德昌、米易的部分区域及冕宁县的大部。【结论】在上述高风险区应加强烤烟移栽期干旱监测预警服务,提醒相关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干旱对烤烟在蹲苗伸根期造成危害,影响烤烟最终产量。
- 张玉芳刘琰琰杜成勋肖国杰
- 关键词:烤烟移栽期干旱监测
- 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羊肚菌种植适宜的生态条件,选择主要气象区划指标因子,对旺苍县羊肚菌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出旺苍县种植羊肚菌的适宜区域,并针对各主要气象致灾因子,提出气象灾害预防处理措施,帮助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户科学安排部署生产作业计划,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保驾护航。
- 梁津游超曾科杨东
- 关键词:羊肚菌气候区划
- 基于均一性检验的四川省日照变化规律研究
- 利用标准正态检验法(SNHT),对四川省117个站点1961~2006年逐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得到54个均一站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6a四川省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四川...
- 李金建秦宁生缪启龙孙善磊周天华
- 关键词:日照时数均一性小波分析气候倾向率
- 文献传递
- 青海沙蜥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被引量:7
- 2005年
- 为了研究自然生境中沙蜥的生长和两性生长差异情况,于2001~2002两年间对分布在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进行了6次标志重捕.结果表明:第一年8、9月出生的沙蜥到第二年的6月SVL、TL和BM都有显著的生长(p<0.05),雌、雄个体的两性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年6月至8、9月间,雌、雄个体的SV、TL和BM都有快速的生长(p<0.01),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两性生长差异(雌性的生长速度J于雄性)(p<0.01);第三年的6月至8月间,雌性的SVL、TL和BM仍在快速生长(p<0.01),而雄性的生长则不显著(p>0.05),雌性的三个生长指标的生长量远大于雄性(p<0.01),并且SVL和BM的生长量与第二年的同期生长量非常接近(p>0.05);四年以后,雌、雄个体的SVL和TL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都不再显著(p>0.05),但是在体形大小上还存在极显著的两性异形(p<0.01).在青海沙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雄性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而雌性则是非'S'形.雌、雄个体的生长受季节和年龄的影响,造成雌、雄两性成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雌、雄个体对繁殖的能量投入不平衡.
- 吴鹏飞王跃招郭海燕王硕果曾宗永曾涛蔡红霞
- 关键词:青海沙蜥标志重捕
- 美味猕猴桃地理分布模拟与气候变化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地理分布的影响,结合气候情景,采用Maxent预测美味猕猴桃的适生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基准气候和未来情景下构建的美味猕猴桃分布模型的AUC值均达到极好的标准。基准气候条件下,美味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区为22°~38°N,96°~122°E,总面积为3.367 9×106 km2,高适生区位于秦岭-巴山、四川盆地东部、云贵高原东部、武陵山-巫山、武夷山脉。RCP4.5和RCP8.5情景下,美味猕猴桃在中国的高适生区面积将显著减少,中适生区面积则呈增加趋势,两种情景下高、中质心均向偏南或低纬度方向移动,RCP8.5情景下质心的迁移轨迹最长,变动范围最大。Maxent模型的准确预测对于优化猕猴桃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茹琳文刚李庆王明田郭翔林姗姜淦沈沾红
- 关键词:美味猕猴桃气候
- 利用地面气象资料建立四川省日总辐射计算模型被引量:13
- 2019年
- 利用四川省6个辐射观测站2016?2018年日总辐射和地面气象资料,应用"个案排秩"、一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四川省日总辐射计算模型(模型Ⅰ),并按日照时数是否为0建立有日照总辐射计算模型(模型Ⅱ)和无日照总辐射计算模型(模型Ⅲ)。结果表明: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均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回代检验的MAPE分别为12.62%、10.02%、16.34%,NRMSE分别为16.17%、12.23%、28.40%;4个典型日应用这3个模型的MAPE分别为7.59%、4.50%、36.53%,NRMSE分别为9.22%、5.93%、40.98%;对于4个典型日在日照时数为0时不用模型Ⅲ而改用模型Ⅰ、日照时数不为0时用模型Ⅱ,其MAPE为5.79%、NRMSE为7.47%,比全部资料用模型Ⅰ模拟分别提高1.80个和1.75个百分点。建立的3个日总辐射计算模型均具有应用价值;四川省日总辐射最佳模拟方法是日照时数为0时用模型Ⅰ计算,日照时数不为0时用模型Ⅱ计算;海拔、天气状况和日照长短决定四川各地日总辐射量的大小,其中海拔和天气状况是造成四川各地日总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
- 蔡元刚王明田蔡怡亨刘雅琳刘雅琳
- 关键词:气象因子数值模拟
- 四川单季稻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基于1981—2012年25个四川气象台站气象观测数据和单季稻生产数据,建立单季稻产量变化和各气候要素变化的一元线性和逐步回归方程,探讨四川单季稻产量对单个气候要素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为科学开展适应行动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四川单季稻产量随气温上升1℃、日较差升高1℃、降水量下降100 mm、辐射量下降100 MJ/m2发生了相应反应,部分地区的单季稻产量表现为脆弱,气温升高导致单季稻产量脆弱的地区最多,日较差次之,太阳辐射和降水量偏少;单季稻产量对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升高和辐射下降最敏感,而对移栽至分蘖期的日较差升高最敏感。受到6种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各站点单季稻产量对气候变化均表现为敏感,其中50%的地区表现为脆弱;单季稻产量对移栽至分蘖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变化表现最敏感。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内气候变化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抓住水稻关键生育期有利的气候资源,有效地保障四川水稻的安全生产。
- 陈超庞艳梅张玉芳马振峰
- 关键词: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