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解放军89医院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晓孔军杜玲任志勇黄现峰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脑损伤病人Ang-Ⅱ、ADH、ANP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伴低血钠症病人血清中Ang-Ⅱ、ADH、ANP含量与血中Na+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81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血Na+含量<135mmol/l患者设为观察组,血Na+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135~150mmol/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血钠水平的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Ang-Ⅱ、ADH、ANP含量变化,观察血清中AT-Ⅱ、ADH、ANP含量与血中Na+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后血清中Ang-Ⅱ、ADH、A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组内比较发现,随着时间发展,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ng-Ⅱ、ANP含量明显升高,血浆中ADH含量显著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1,P<0.001);观察组患者7d后血清中Ang-Ⅱ(r=-0.740,P<0.001)、ADH(r=-0.678,P<0.001)、ANP(r=-0.653,P<0.001)与血Na+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伴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Ang-Ⅱ、ADH、ANP与血Na+呈现负相关关系。
- 王晓
-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血钠症抗利尿激素心房利钠肽
- 开颅术后脑膨出合并切口脑脊液漏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开颅术后脑膨出合并切口脑脊液漏15例,报道如下。
- 肖龙坡陶志宇王晓
- 关键词:切口脑脊液漏开颅术后脑膨出
- 手及前臂带蒂组织瓣移植手术失败原因与防治对策
- 目的:探讨手及前臂带蒂组织瓣移植手术失败原因和防治对策。
方法:收集1985-2005年临床遇到的手部组织瓣失败病例157例,分析和探讨手术失败原因。
结果:坏死的157例组织瓣原因包括:1.皮瓣设计...
- 任志勇杜玲魏长月王辉李永江黄现峰
- 关键词:皮瓣移植显微外科静脉回流血管危象
- 文献传递
- 超声诊断妊娠14周无脑畸形1例报告
- 2000年
- 孕妇25岁,第1胎妊娠,1999年8月23日来我院做常规孕情检查,时孕14周另3天。 声像图表现:未见正常胎儿头颅光环,随扫查角度不同头部呈“三角形”、“葫芦形”。胎儿头位于宫底部,臀部与宫颈相近,像一只青蛙坐在宫内,裸露的脑组织与颅骨相连,呈中低回声,在外力冲击下呈“摇摆征”。脊柱两条小“串珠样”,回声排列整齐、规则,胎心128次/分,胎动活跃,前壁胎盘,均质,羊水清晰,量适中。
- 孔军徐京团毕素栋于龙华陈秀慧
- 关键词:无脑畸形超声诊断前壁胎盘声像图表现正常胎儿晚期妊娠
- 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障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采用亚低温治疗并回顾性的分析方
- 王晓陶志宇肖龙坡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老年肺心病高粘滞血症的影响
- 1996年
- 本文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法(ILIB)治疗老年肺心病伴高粘滞血症患者36例,结果甲襞微循环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5~0.001),证明ILIB对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高粘滞血症有效。
- 李冰郑建平徐红
- 关键词:肺心病高粘滞血症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 高场强磁共振诊断颅底脊索瘤的应用价值
-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颅底脊索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包括发生部位、信号特点、生长方式、强化特点等等。结果:24例颅底脊索瘤中,蝶鞍型6例,斜坡型9例,颞枕区型4...
- 卢春汕刘兆芹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颅底脊索瘤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1993年
- 足跟部因创伤引起的皮肤缺损,跟骨外露,顽固性溃疡及踝部附近的瘢痕挛缩,是修复重建外科的一个难点,传统的疗法难以奏效。我院于1986年以来。
- 路青林王成琪魏海温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股前外侧皮瓣
- 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脑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 王晓
- 亚低温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血清中IL-10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血清中IL-10、TNF-α的影响。方法 112例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利尿、脱水、止血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IL-10及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及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C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因受损后升高的IL-10与TNF-α水平,安全高效。
- 王晓
- 关键词:亚低温急性重度颅脑损伤IL-10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