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松龄纪念馆

作品数:99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汉举杨海儒孙巍巍王清平吴兴兰更多>>
相关机构:淄博市博物馆宝应县公安局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文学
  • 17篇历史地理
  • 16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8篇聊斋
  • 35篇聊斋志异
  • 22篇《聊斋志异》
  • 10篇俚曲
  • 8篇诗文
  • 6篇纪念馆
  • 5篇赏析
  • 5篇抄本
  • 4篇史料
  • 4篇女性
  • 4篇文化
  • 4篇小说
  • 4篇聊斋俚曲
  • 3篇族谱
  • 3篇文物
  • 3篇名人
  • 3篇名人故居
  • 3篇故居
  • 3篇馆藏
  • 3篇改编

机构

  • 97篇蒲松龄纪念馆
  • 3篇淄博市博物馆
  • 2篇淄博师范高等...
  • 2篇宝应县公安局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临沂职业学院
  • 1篇淄博四中
  • 1篇沂源县第一中...

作者

  • 18篇李汉举
  • 15篇杨海儒
  • 10篇王清平
  • 10篇孙巍巍
  • 9篇吴兴兰
  • 8篇盛伟
  • 4篇谭莹
  • 3篇张永政
  • 2篇王昆岳
  • 2篇王光福
  • 2篇马俊慧
  • 2篇陈殿君
  • 2篇谭红玲
  • 2篇孙丽莉
  • 1篇冯维林
  • 1篇丁修振
  • 1篇牛晓红
  • 1篇赵庆超
  • 1篇邢玉霞
  • 1篇韩贝贝

传媒

  • 73篇蒲松龄研究
  • 6篇文献
  • 3篇十堰职业技术...
  • 2篇戏剧丛刊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中国博物馆
  • 1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曹雪芹研究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蒲松龄纪念馆藏品的分类与管理
2022年
蒲松龄纪念馆资料室具有文物保管部门、专业图书馆和情报资料机构的多重性质。其馆藏一非全为文物,二非都系图书;既不能像一般博物馆那样按藏品的质地分类,又难以用《中图法》类分。本人创编的《蒲松龄文献资料分类表》,即解决了这个重大难题。通过应用,目前已实现了馆藏分类编目与检索的规范化管理。这套分类表既适合本馆使用,又具备文献分类法科学的完整性、逻辑性、简明性和灵活性。其编制原则,首先是确立了“依人列类”的思想,然后采用和借鉴类分文献的方法,再结合藏品实际编纂分类表。因此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为后来兴起的诸多各类名人馆藏品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杨海儒
关键词:类目
浅谈蒲松龄故居-聊斋竹林的复原
2012年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庭院,包括聊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东向门楼一间,“青砖、灰瓦、茅草顶”,具有浓郁的明清风格。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1938年毁于日本侵华炮火。1948年淄川解放时,故居已是一片狼藉,只剩残垣断壁。自1954年政府开始派员、拨专款分阶段地进行了修缮,并做了简单陈列,不定期地对外开放。直到1980年蒲松龄纪念馆正式成立,聊斋庭院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蒲松龄纪念馆以“聊斋遗址”为基础,经过纪念馆人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现在已初具规模,成为拥有七个院落、八个展厅,基本陈列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备,具有独特风格的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人纪念馆。
王昆岳
关键词:聊斋纪念馆
《世说新语》的玄味、禅意、儒情和悟性
2012年
《世说》所反映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玄学气味的时代,但又时时闪现着禅意和儒情。弱水三千,味异旨同,刘义庆在有意无意中又在显示和倡扬着悟性,《世说》实在是一部闪耀着多道光芒的书。本文将玄味、儒情、禅意、悟性分开来谈,是为了叙述方便,实际上这四者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常是以一种综合的形式出现。可以这么说:玄味、禅意和儒情是魏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三把锁,而开锁的钥匙却只有一把,那就是悟性。
谭莹史平
关键词:世说新语禅意悟性
蒲松龄纪念馆藏聊斋俚曲抄本叙录
2023年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著述宏富,除《聊斋志异》外,聊斋俚曲也是其重要作品。自蒲松龄手稿本失传后,俚曲仅通过抄本流传下来,只在淄川一带很小的范围里传播,世人知之甚少。抄本为存续俚曲功不可没,却造成了各个抄本抄录时间和源流的差异,既形成了不同的抄本体系和传播途径,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抄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讹误问题。从版本学和校勘学的角度来看,聊斋俚曲的发现、整理与刊布做出了大量实绩性的成果,却是基于各自著述立论,而对于聊斋俚曲自身缺乏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故此,围绕蒲松龄纪念馆藏俚曲抄本,对已发现俚曲抄本及其各个校本加以梳理和叙录,以期有助于俚曲的校勘与整理,为普及和研究构建扎实的文献基础。
李汉举田葵
关键词:聊斋俚曲抄本叙录
《聊斋志异》家庭伦理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06年
《聊斋志异》虽是述奇记异之作,却是多具人情,对夫妇人伦、婚姻爱情、孝道、家庭和睦等家庭伦理有比较深入写照和思考,既有对家庭伦理的沦丧的批判,也有对闪耀其间的美好人伦的褒扬。蒲松龄的伦理思想虽还不能脱离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也还夹杂着封建主义的糟粕,但由于其自身体验的深刻、体察的入微和思想的通达,在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上萌生出超越时代的新的观念,体现了一位平民知识分子的独特思考和认知。
吴兴兰李汉举
关键词:聊斋志异家庭伦理夫妻家庭和睦
博物馆藏品库房科学化管理与有效利用
2023年
博物馆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对历史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参考作用。而藏品作为博物馆的核心所在,需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藏品的完整与安全,如何解决文物藏品的利用和保护关系,使文物藏品发挥其实际价值。本文从博物馆藏品库房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出发,结合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加强博物馆藏品库房科学化管理及有效利用的有效措施。
王涛
关键词:博物馆
《聊斋新说》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16年
《聊斋新说》一书,内容共分四组。后三组着力研究《聊斋志异》的创作情况与文本内容及其与唐传奇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第一组属"题外研究",专谈蒲松龄的"双名制"及其科举考试违规"越幅"的补正等问题。正是这一部分,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因其事关蒲松龄的家世、生平以及清代典章制度方面的史实问题,确有考辨的必要。
杨海儒
从《大人行》看蒲松龄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2021年
蒲松龄创作的诗歌《大人行》,是一首反映清代运河文化的写实性叙事诗歌。从该诗的写实叙事和以小说入诗的写作手法上看,蒲松龄受到了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从相同的生活窘困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人行》创作的历史背景、对杜甫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作一阐释。
王清平
关键词:杜甫
2002年蒲松龄研究综述
2006年
本年度《聊斋志异》研究在心理、文化和比较等方面还是重头戏,也显现出一些有特色的研究视角;聊斋戏的研究是这一年的新收获,较往年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突破;聊斋俚曲和诗文研究仍然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作品少且鲜有佳作。
吴兴兰李汉举
关键词:聊斋志异俚曲诗文
浅析《聊斋》中的三个特异女性
2013年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成功塑造了很多感人的女性艺术形象,除了那些灵异神通、美貌多情的花仙狐女之外,还有众多平凡质朴的凡俗女子,这一类女性中尤以《张氏妇》中的张氏、《武技》中的少年尼姑、《农妇》中的农妇为最,在她们身上不涉及爱情、美貌或者风月,她们处在社会底层却特立独行,独立于男权意识之外,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人格,是《聊斋》文学审美中不可忽视的一类艺术形象。
孙巍巍
关键词:特立独行文学审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