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作品数:4,586 被引量:26,864H指数:61
相关作者:陈祖望吴兆龙叶建荣姜楞吴肇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40篇期刊文章
  • 116篇会议论文
  • 85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领域

  • 4,357篇医药卫生
  • 33篇生物学
  • 12篇哲学宗教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79篇肿瘤
  • 413篇肝癌
  • 408篇细胞
  • 328篇动脉
  • 301篇手术
  • 264篇血管
  • 247篇肝肿瘤
  • 246篇心肌
  • 231篇疗法
  • 230篇外科
  • 182篇超声
  • 179篇静脉
  • 151篇外科手术
  • 144篇切除
  • 142篇慢性
  • 131篇原发性
  • 131篇病毒
  • 129篇基因
  • 128篇造影
  • 128篇病理

机构

  • 4,450篇上海医科大学...
  • 310篇上海医科大学
  • 111篇上海市心血管...
  • 75篇上海医科大学...
  • 6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9篇第二军医大学
  • 57篇中国科学院上...
  • 4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4篇复旦大学
  • 34篇上海市第一人...
  • 3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上海医科大学...
  • 16篇镇江医学院
  • 14篇上海市胸科医...
  • 1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1篇上海市肿瘤研...

作者

  • 270篇汤钊猷
  • 190篇陈灏珠
  • 184篇周康荣
  • 140篇蔡映云
  • 122篇钮善福
  • 118篇吴肇汉
  • 110篇陈福真
  • 106篇周信达
  • 103篇沈学东
  • 100篇徐智章
  • 97篇王吉耀
  • 95篇廖履坦
  • 90篇何礼贤
  • 84篇杨英珍
  • 81篇王炳生
  • 79篇叶胜龙
  • 79篇刘厚钰
  • 76篇姚礼庆
  • 74篇诸骏仁
  • 73篇符伟国

传媒

  • 269篇上海医科大学...
  • 209篇上海医学
  • 11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09篇中国实用外科...
  • 99篇临床放射学杂...
  • 93篇中国临床医学
  • 69篇肿瘤
  • 48篇中华结核和呼...
  • 48篇中华消化杂志
  • 45篇实用外科杂志
  • 45篇新药与临床
  • 43篇中华超声影像...
  • 41篇肠外与肠内营...
  • 41篇中华外科杂志
  • 41篇中华肝脏病杂...
  • 40篇肝脏
  • 39篇中华医学杂志
  • 38篇中国急救医学
  • 35篇中华肿瘤杂志
  • 35篇临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4篇2003
  • 34篇2002
  • 154篇2001
  • 598篇2000
  • 617篇1999
  • 565篇1998
  • 535篇1997
  • 406篇1996
  • 312篇1995
  • 270篇1994
  • 188篇1993
  • 153篇1992
  • 130篇1991
4,5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步加热法分离DNA模板在HBV DNA PCR检测中的应用
用聚合酶链反应经典清中乙肝病毒(HBV)DNA必须用蛋白酶K或表面活性剂等处理,还要用有毒性的苯酚/氯仿提取DNA模板,不仅操作时间较长(一天以上),易污染,而且操作人员要多次接触苯酚/氯仿。该成果用一步加热法处理血清标...
关键词:
关键词:HBVDNAPCR检测诊断学
儿童肾移植被引量:2
1993年
北美儿童肾移植协作组收集1987~1990年73个移植中心1550例儿童的1667次肾移植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移植功能和移植后治疗及随访情况,以探讨儿童需进行肾移植的疾病和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接受肾移植的儿童31%≤5岁,最小5个月,5个月~5岁的病人70%为男孩,2岁年龄组者性别比例相当。移植肾43%由亲属活体捐献,57%来自尸体。
简桂花蒋金根缪廷杰
关键词:儿童肾移植
疱疹病毒性脑炎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2000年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疱疹病毒性脑炎(HVE)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不同临床特点,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HV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意识障碍为主,其脑电图与CT(MRI)的改变亦有特殊性,在疾病早期,脑电图和脑脊液即出现异常改变。结论:对发热并伴有脑部症状的病患者以及突发的意识障碍和单(或)伴发的精神症状患者应高度怀疑疱疹病毒性脑炎,行脑脊液HSV-IgG检查,诊断一旦确定,即行阿昔洛韦治疗。
陈婕马昱
关键词:疱疹病毒性脑炎
穿孔素与病毒性心肌炎被引量:12
1996年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MC)被认为是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穿孔素是CMC的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等释放的主要效应分子。本文介绍了穿孔素的一般性状、穿孔素在VMC中致心肌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穿孔素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可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熊丁丁
关键词:穿孔素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毒作用效应细胞
原发性胆囊癌80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自1983年1月至1995年12月连续收集在本外院外科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80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总数的1.1%,其中男性29例,平均年龄55.9±14.50岁,女性51例,平均年龄59.3±14.03岁,男女之比1:1.76。全组并存胆石症50例,占62.5%,其中伴有胆囊多发性结石者43例,占53.7%;胆囊单发结石者5例,占6.25%,胆囊胆管均有结石者2例,占2.5%。
焦宛王炳生
关键词:胆囊肿瘤原发性
CO_2肝动脉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动-静脉瘘中的应用被引量:5
1997年
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O2肝动脉超声造影,结果发现5例在超声造影时见门静脉主干及/或左右分支内见微气泡流动,诊断为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在肝周围实质内有二条紧邻的平行光带流动,诊断为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2例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后段内有微气泡流动,诊断为肝动脉-肝静脉瘘。而和X线血管造影作对照研究,则发现X线血管造影时,动脉相门脉主干早显者3例(属超声造影诊断的5例之中);呈双轨征者3例;22例X线血管造影时均未见肝静脉显影。由此可见,对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X线血管造影较为敏感。而对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肝静脉瘘,则CO2肝动脉超声造影较为敏感。因此,作者认为,CO2肝动脉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动-静脉瘘有较大的价值,如果同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肝动-静脉瘘的检出率。
蒋天安徐智章王文平王文平
关键词:CO2肝动-静脉瘘
腔隙性脑便塞的诊断及防治
1996年
腔隙性脑便塞的诊断及防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范微,朱文炳,汪昕腔隙性脑梗塞是指由于大脑深穿主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微小组织缺血、坏死,最后形成脑内软化灶或小腔的一类梗塞,其直径一般为0.5~15mm,通常不超过20mm,也有报告超过2...
范微朱文炳汪昕
关键词:腔隙梗塞腔隙性运动性抵克力得动眼神经麻痹病变部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
1998年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15例血透患者在一次透析前后的血浆氨基酸谱。结果发现血透患者在透析前的必需氨基酸除苯丙氨酸外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其中以缬氨酸、亮氨酸和组氨酸下降为显著;非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甘氨酸和鸟氨酸明显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和丝氨酸/甘氨酸的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在一次透析后的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均低于透析前水平。引起血透患者氨基酸异常的原因可能与蛋白质摄人不足、尿毒症毒性物质和酸中毒等有关。
葛煜强徐元钊廖履坦吴兆龙
关键词:血液透析游离氨基酸维持性
尿毒症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研究尿毒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尿毒症治疗效果、合理选择透析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23例尿毒症患者中血透48例,腹透75例。以肾脏病调查表、Karnofsky指数、工作情况、主观症状调查表及对治疗的满意度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结果家庭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住院透析患者;腹透患者在治疗满意度显著优于血透患者;糖尿病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较低。结论我国应大力提倡家庭透析,更多地开展腹膜透析,努力提高病人复职率。
丁小强廖履坦张凯汪克定朱秀乔吴兆龙徐元钊陶凤武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癌c-myc癌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探讨c-myc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中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5例正常和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c-myc表达阴性,49例子宫内膜癌中10例c-myc表达阳性,占20%。c-myc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手术分期及生存率显著相关,但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c-myc癌基因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并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赖东梅朱关珍周剑萍许良中朱伟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C-MYC癌基因基因表达
共4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