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作品数:441 被引量:1,529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齐兵张峰夏利民孔德红徐德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8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39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6篇心肌
  • 65篇心脏
  • 61篇动脉
  • 52篇血管
  • 38篇病毒
  • 36篇细胞
  • 32篇毒性
  • 31篇心动图
  • 31篇心血管
  • 30篇超声
  • 30篇超声心动图
  • 29篇冠状
  • 28篇肌炎
  • 28篇冠状动脉
  • 27篇心肌炎
  • 27篇手术
  • 24篇病毒性
  • 23篇心肌病
  • 23篇肌病
  • 22篇病毒性心肌炎

机构

  • 412篇上海市心血管...
  • 178篇复旦大学
  • 11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7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工程院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100篇陈灏珠
  • 62篇葛均波
  • 43篇杨英珍
  • 35篇程蕾蕾
  • 29篇蒋振斌
  • 29篇潘翠珍
  • 27篇王春生
  • 26篇沈学东
  • 23篇舒先红
  • 17篇宿燕岗
  • 17篇周达新
  • 13篇杨学义
  • 13篇林佑善
  • 12篇蔡乃绳
  • 12篇何梅先
  • 11篇周光华
  • 11篇朱文青
  • 11篇杨一峰
  • 11篇洪涛
  • 11篇诸骏仁

传媒

  • 42篇复旦学报(医...
  • 36篇中国临床医学
  • 22篇上海医学
  • 2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0篇家庭用药
  • 9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国外医学(心...
  • 9篇健康促进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心血管病学进...
  • 6篇大众医学
  • 6篇起搏与心脏
  • 5篇中国癌症杂志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5篇新药与临床
  • 4篇上海生物医学...
  • 4篇上海医药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国外医学(内...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4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人工二尖瓣环的合理设计
1997年
采用Voxel模型动态三维重建技术,对13例行人工二尖瓣环成形术的病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置人软质人工二尖瓣环后,宿主二尖瓣环可保持自然二尖瓣环原有的非平面特征及在心动周期中大小和形态改变。硬质人工瓣环将非平面的二尖瓣环变成了平面结构,同时左室基底部的收缩活动明显受限。作者对硬质人工二尖瓣环修复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左心功能降低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强调保持宿主二尖瓣环原有的生理特性的重要意义。
洪涛沈学东王敏生施月芳潘翠珍周京敏陈灏珠
关键词:动态三维重建
经食管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在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1例报告
2023年
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死亡率高,指南推荐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现有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器械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查、术中影像支持、术后即刻评估及随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报道1例外科手术高危的极重度TR患者,行经颈静脉三尖瓣置换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并结合文献分析二维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张源李伟潘翠珍潘翠珍陈莎莎潘文志李明飞张晓春张蕾陈海燕孔德红陈海燕舒先红孔德红葛均波
起搏分析仪与体表心电图仪记录损伤电流优劣性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起搏分析仪和体表心电图仪记录损伤电流(COI)的优劣性.方法 在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植入术中,采用起搏分析仪和普通体表心电图仪同步记录电极固定0min、5min及10min时的心腔内电图(ICEG).
沙来买提·沙力徐勋龙柏谨王蔚宿燕岗葛均波
诱导室颤法冠状动脉搭桥术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回顾总结应用诱导室颤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6 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4月 ,6 8例中左主干病变 16例 ,单支血管病变 2例 ,2支血管病变 3例 ,3支血管病变 5 7例 ,有心肌梗死史 37例 ,糖尿病患者 11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 5例 ,脑卒中史 5例。左室射血分数 0 .45± 0 .11。应用左乳内动脉 (LIMA) 5 8例 ,右乳内动脉 (RIMA) 1例 ,双侧乳内动脉 (BIMA) 3例 ,桡动脉 6例 ,余采用大隐静脉移植。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70± 49)min ,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2 5± 12 )min ,平均搭桥 (3.1± 1.9)支。心动超声检查比较手术前后左心功能改变。结果 手术死亡率 1.5 % ,围术期心梗发生率 1.5 % ,出血 2次开胸 3.0 % ,心房纤颤13.4% ,肾功能不全 6 % ,但无需透析治疗。术后无脑卒中、胸骨感染并发症。随访 12~ 2 4个月 ,所有患者均无心绞痛 ,心功能NYHAⅠ级 31例 ,Ⅱ级 37例。心动超声检查 ,2 1例左室射血分数从术前平均 0 .46增加到术后平均 0 .5 2 ,组织声像检查发现心肌血供有明显改善。结论 诱导室颤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方法。
赵强王宜青夏利民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凡走过必留痕迹
2017年
每每查体心脏有杂音 10天之后,张文的凝血功能恢复到正常范围,我让她把华法林重新吃上,关照她别忘了再来医院抽血查INR。叮嘱完毕,我回想起她这一路走来的种种不容易,内心感慨万干。那次,张文来找我看病。我问她怎么会想起来看心脏。
程蕾蕾
关键词:华法林INR心脏
正确看待药物洗脱支架内晚期血栓问题被引量:7
2007年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人们在关注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其安全性。2006年ACC上公布并在当年发表的BASKET—LATE研究结果,引起了广大学者对DES支架内血栓的关注,同年ESC会上几个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对DES的临床应用提出了一些挑战。
葛均波葛雷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LATEDES
心脏肌钙蛋白-Ⅰ测定:一种诊断心肌梗塞的新方法被引量:1
1990年
冠心病是当前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国近10余年米,城市、农村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了1~3倍;北京16家医院统计急性心肌梗塞(AMI)年住院人数1980年接近1972年的二倍。AMI是冠心病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及时地诊断AMI并给予合理治疗,对降低AMI病死率甚为重要。近30年来,谷国心脏病学者作了巨大的努力,希望能找到一种高度敏感,高度特异。
李勇李志善诸骏仁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
循环微小RNA诊断心肌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及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血浆中稳定存在并可检测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近年来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作为诊断心肌病变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药物性心脏毒性等心肌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楚婕程蕾蕾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
血管扩张剂在高血压中的应用现状
1989年
许多研究证明,血管扩张剂能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的工作,取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益。因而在治疗高血压中有一定的地位。然而,血管扩张剂种类不少,它们的作用机理颇有差别:有的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如硝普钢、硝酸酯、肼苯哒嗪、降压嗪、长压定;有的阻滞α-肾上腺素能受体,如哌唑嗪和三甲氧唑嗪,
李■陈■
关键词: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高血压
动态脑钠肽水平改变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动态观察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改变对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2006年3月—2007年4月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BNP水平,评价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在入选标准中,排除同时合并其它组织器官疾病的患者。将不同程度的CHF患者依次按纽约心脏协会分级(NYAH)和CHF临床评分级别分组,动态观察BNP水平的改变,比较BNP水平与NYAH分级的相关性;以及比较BNP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出院12个月内再入院率、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共入组患者99例,其中男性55例(55.6%),女性44例(44.4%);年龄71.9±11.4岁。入院时和出院时BNP水平中位数(25th分位数,75th分位数)分别为285pg·mL-1(177pg·mL-1,571pg·mL-1)和253pg·mL-1(134pg·mL-1,448pg·mL-1)。经过标准治疗后,BNP明显下降,下降值为37.5pg·mL-1(253pg·mL-1,122pg·mL-1;P<0.001)。入院时BNP水平与NYHA呈相关(r=0.4593,P<0.05),但没有发现出院BNP水平与NYHA有统计学差异。入院时BNP水平>571pg·mL-1(75th分位数)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入院BNP水平<571pg·mL-1者(12.2d对8.7d,P<0.001)。在出院后12个月的随访中,有6例(6.0%)患者死亡,30例(30.3%)患者再入院治疗。第1次入院时BNP水平与1年再住院率显著相关,风险比和95%可信限(HR,95%CI)为3.724(1.795~7.727),但没有发现与1年内的病死率相关。治疗后BNP水平对预后没有预测价值。结论:血浆BNP水平与CHF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治疗前BNP水平对住院时间有预测价值。
洪斌金雪娟罗勇周兰珠蔡前芳葛均波
关键词:脑钠肽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