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在线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上行社会比较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与调节
- 2024年
- 为探究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是否诱发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构建一个考察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在线社交焦虑关系的中介调节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上行社会比较作为中介变量,并将网络社会支持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在线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β=0.589,p<0.01)对上行社会比较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上行社会比较(β=0.489,p<0.01)对大学生在线社交焦虑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β=0.0.625,p<0.01)对在线社交焦虑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上行社会比较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在线社交焦虑中部分起中介作用;网络社会支持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在线社交焦虑中起负向调节作用(β=-0.088<0,p<0.05)。最后,基于研究发现,为消除大学生的在线社交焦虑,需要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客观看待他人社交媒体呈现的内容;积极发挥网络社会支持作用,消解在线社交焦虑;加强信息审核,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 陈晓光彭傲
-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媒体社交焦虑网络社会支持
- 论高校社科学报编排规范问题
- 2010年
- 高校社科学报编排规范在执行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即明确性规范与未明示要求、弹性规范与硬性规定、统一规范与个性化风格等。高校社科学报在编排过程中要提高对明确性规范的执行力度,并正确理解未予明示要求的规范;要正确理解和区分弹性规范与硬性规定,提高对规范的准确认识和执行规范的水平;要在坚持规范的前提下,从编排形式、刊物对作者研究方向的引导及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上铸造学报的个性化特色和风格。
- 张秀萍
- 关键词:高校社科学报
- 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与学科建设基本向度被引量:17
- 2010年
- 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是高校学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确保学报办刊质量的根本所在。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主要受高校学报自身内向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制约。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学报与科学研究的紧密关系上,二者均以学术为己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高校学报只有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突出重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精品和名牌,才能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 张秀萍胡晓丽
-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科建设
-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评价研究———以“经济与管理”栏目引文分析为视角
- 2024年
- 栏目评价作为期刊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学界所忽视。为了探索栏目评价的应然方法,以高校社科学报“经济与管理”栏目为视角,收集了15本高校社科学报引文数据,运用引文评价法实证分析了栏目的影响因子、有引文论文比例和篇均被引频次,得出了栏目设置、影响力对期刊发展的影响,针对期刊栏目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 陈晓光李茜
- 关键词:引文分析
- 组织公平感何以影响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1
- 2021年
- 公平的组织环境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情感,并进一步促进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引入中介变量组织信任,构建大学情境下组织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模型,探索组织公平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组织公平感对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具体到各变量的二级维度,又呈现差异化效应:在利学校行为和个体主动行为方面,程序公平感比分配公平感有更强的解释力;而在助人行为方面,分配公平感却比程序公平感有更强的解释力。组织信任在程序公平感与利学校行为、助人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其他各维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大学应从资源分配、沟通机制、微观层面的行为三个方面完善治理机制,为大学教师创造一个公平的组织环境。
- 迟景明何志程陈晓光
- 关键词:大学教师组织公平感组织信任组织公民行为
- 产学研创新主体交互度评价及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文章基于交互创新模型,构建了创新主体交互度对高校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对产学研创新主体交互和高校创新绩效指标数据进行测度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创新主体发展度、合作度、开放度、创新绩效测度值普遍偏低,且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控制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合作、研发人才质量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且均不显著。而创新主体发展度、合作度、开放度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均显著,证实了产学研创新主体交互度对高校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 何声升陈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