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雄飞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岩彩
  • 3篇岩彩画
  • 3篇艺术
  • 3篇彩画
  • 2篇临摹
  • 2篇访谈
  • 2篇访谈录
  • 2篇壁画
  • 1篇选登
  • 1篇研修
  • 1篇研修班
  • 1篇叶圣陶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设计专业
  • 1篇永乐宫壁画
  • 1篇赏析
  • 1篇丝绸之路
  • 1篇陶瓷
  • 1篇陶瓷艺术
  • 1篇品赏

机构

  • 9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2篇王雄飞

传媒

  • 2篇景德镇陶瓷
  • 1篇中华儿女(海...
  • 1篇民族艺术
  • 1篇艺苑
  • 1篇中国美术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邓春晖岩彩画作品选登
2021年
邓春晖
申古博作品欣赏
2014年
申古博
古代岩彩壁画临摹教学被引量:6
2013年
"岩彩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材质,作为绘画素材源自于原始人类的随意涂抹。在我国岩彩画的出现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这种所谓的边缘画种曾经一度塑造了灿烂辉煌的洞窟文明主体,这些描绘在泥皮和沙岩上的佛本生故事,通过岩彩、金箔、银箔的装饰熠熠生辉,从现有的资料可以想见,当年印有岩彩画的众多洞窟地区信徒僧众比肩的繁荣景象,甚至可以听见在遥远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富商巨贾的驼队铃声。时过境迁,古老的岩彩壁画如丝绸之路一样无声的蒙上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致力于复兴这门传统艺术,并在复兴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多年来的田野调查,岩彩画在热爱这门艺术的画家心中盛开出灿烂优雅的姿态。本期教学栏目邀请王雄飞教授讲授古代岩彩画的临摹方法,追摹古人的临摹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写生创作积累经验。希望通过文中临摹的具体实例,为读者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直观的创作方法。
王雄飞
关键词:临摹教学岩彩画壁画丝绸之路传统艺术
王霁轩作品赏析
2013年
王霁轩
关键词:作品赏析
矿物质颜料的特点与使用方法——王雄飞访谈录
采访时间:2015年2月25日采访地点:杭州·象山中国美术学院仇春霞(以下简称"仇"):您为什么用"岩彩"来代替常用的矿物质颜料,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我国中原地区自三代时就用矿物质颜料来画画,古代新疆从汉代以来也开始出现...
仇春霞王雄飞
矿物质颜料的特点与使用方法——王雄飞访谈录
<正>采访时间:2015年2月25日采访地点:杭州·象山中国美术学院仇春霞(以下简称"仇"):您为什么用"岩彩"来代替常用的矿物质颜料,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吗?我国中原地区自三代时就用矿物质颜料来画画,古代新疆从汉代以来也开...
仇春霞王雄飞
文献传递
古代壁画临摹对当代岩彩画创作及教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长期以来,文人画作为中国画主流的观念,逐渐正在转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家认识到,宋元之前中国传统绘画中极为丰富地使用矿物颜色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古代岩彩壁画中蕴含的材料与技法精华,如若借鉴和发挥得当,将是今日中国岩彩画创新的重要资源,将极大丰富中国岩彩画的语言形态与表现力量。""岩彩画是以矿物色粉调和胶绘制而成,它尊从自身的规律,释放其所有的能量,得到多姿多彩的表现。中国古代岩彩绘画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融汇东西文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金碧辉煌的敦煌壁画、绚烂富丽的唐代工笔重彩,构成了一部辉煌的中国色彩绘画的发展史。"古代岩彩壁画技法曾对我国绘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种影响甚至远及朝鲜和日本。但是,
王雄飞
关键词:岩彩画古代壁画克孜尔传统绘画艺术永乐宫壁画
王霁轩陶瓷艺术
2013年
王霁轩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高级研修班主修中国岩彩画专业,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际高岭陶艺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先生。他在学习创作的道路上,深受导师恩泽。
王霁轩
关键词:陶瓷艺术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高级研修班会员
唐一鹏 作品
2019年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这是1923年,叶圣陶笔下的烟台山。廖廖数笔,便见烟台山从岁月的深处,款款走来。
王雄飞
关键词:叶圣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