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文理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

作品数:47 被引量:227H指数:10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生姜
  • 6篇猕猴桃
  • 5篇基因
  • 4篇选育
  • 4篇玉米
  • 4篇抗氧化
  • 3篇氧化酶
  • 3篇土壤
  • 3篇培苗
  • 3篇转录
  • 3篇组培
  • 3篇组培苗
  • 3篇酶活性
  • 3篇抗氧化酶
  • 3篇蓝莓
  • 2篇氮肥
  • 2篇氮肥运筹
  • 2篇氮素
  • 2篇性状
  • 2篇养分

机构

  • 47篇重庆文理学院
  • 8篇长江大学
  • 8篇重庆市幅沅农...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四川省原子能...
  • 1篇荆州农业科学...
  • 1篇四川省农业农...
  • 1篇烟台绿云生物...

作者

  • 5篇刘奕清
  • 4篇黄科
  • 3篇廖钦洪
  • 3篇孔凡磊
  • 3篇蔡小东
  • 3篇唐建民
  • 3篇袁继超
  • 3篇庞敏
  • 2篇姜玉松
  • 2篇李会合
  • 2篇王微
  • 2篇陈泽雄
  • 2篇邹勇
  • 2篇兰建彬
  • 1篇李隆云
  • 1篇陈德碧
  • 1篇高丽朴
  • 1篇李金花
  • 1篇吴金平
  • 1篇唐海芹

传媒

  • 6篇经济林研究
  • 3篇中国蔬菜
  • 3篇作物杂志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猕猴桃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促进重庆猕猴桃优质高产,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庆猕猴桃产区(万州区、开州区、丰都县)土壤养分含量,并利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猕猴桃主产区土壤整体呈中强酸性,大量土壤需要改良;37.5%的土壤需施加有机肥,土样中有效磷、钙、铜、锌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缺乏的土样占10.0%,速效钾缺乏的土样占12.5%,有效镁含量缺乏的土样占12.5%,有效硫含量缺乏的土样比例为22.5%,极缺的土样比例为15.0%。因此,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不施磷、钙、铜、锌肥,重视有机肥、钾、硫、镁肥的施用。
冉烈李会合
关键词:猕猴桃土壤养分施肥
栽培因素对燕麦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给西北半干旱农牧区燕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设置23个处理小区,随机排列,研究播种期、播种量、施氮量和施磷量对裸燕麦‘定莜9号’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播种期与施氮量,播种期与施磷量之间存在协同增产作用;增施氮、磷肥能够提高籽粒粗蛋白和β-葡聚糖含量,但过量施肥则引起减产;各因素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施氮量>施磷量>播种期>播种量。四因素对‘定莜9号’燕麦最好的协同栽培模式是:播种期在4月下旬,施氮量为106~147 kg/hm2,播种量为120 kg/hm2,施磷量为300~330 kg/hm2。
吴茂力黄科许盼盼孙向成陈莉
关键词:燕麦栽培因素粗蛋白Β-葡聚糖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4
2017年
重庆市是我国猕猴桃分布中心之一,有34个种,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的山地区域。截至2016年底,重庆市猕猴桃栽培面积达到1.31万hm2,种植猕猴桃株数有1 855.97万株,其中结果树有1 232.85万株,年产鲜果5.07万t。已经形成三大猕猴桃优势产业带。分析制约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对策建议:1)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2)探索和完善传统优势品种及新品种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3)建立以无病毒和无病菌种苗为核心的溃疡病综合防控。
兰建彬寇琳羚陈泽雄廖钦洪李会合刘奕清唐建民
关键词:猕猴桃
生姜青枯病病原菌的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0
2021年
青枯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姜种植的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明确引起生姜青枯病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对生姜青枯病早期诊断与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湖北省恩施生姜病样上的病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筛选并验证了生姜青枯病菌的特异性引物,优化生姜青枯病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运用该方法对生姜植株和土壤的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分离纯化得到了10株培养性状一致的菌株,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将代表菌株ES202023鉴定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物21F/21R从所获菌株中扩增出长度为125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通过优化后的PCR体系(25μL:2×Taq Master PCR Mix 12.5μL, 21F/21R 0.5μL,退火温度61.1℃, 30个循环),使病原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2 ng/μL,且可以在感病植株及土壤中检测到病原菌.本研究建立的特异性PCR快速检测方法,对生姜青枯病的田间早期预警、姜种带菌检测和绿色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张玲玲周洁秦曼丽周弦吴林刘奕清
关键词:生姜青枯病PCR检测方法
生姜新品种渝姜3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21年
渝姜3号是从安丘黄姜群体种中遴选优良单株,经11代筛选培育而成的鲜食、调味兼用型生姜新品种。生育期230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适收期平均株高93.5 cm,分蘖能力较强,分蘖数22个左右;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长15.4 cm、厚2.8 cm,姜辣素含量0.75%,粗纤维含量0.9%,蛋白质含量12.9 g·kg^(-1),肉质脆嫩,商品性佳;单株根茎质量0.7~0.8 kg,每667 m^(2)产量4200 kg左右,田间对姜瘟病的抗性强于重庆地区主栽品种,适宜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李洪雷刘燃吴林黄科姜玉松周弦刘奕清
关键词:生姜系统选育
生姜新品种渝姜1号农艺性状及品质和抗病鉴定被引量:6
2019年
以竹根姜群体种为对照(CK),研究测试了生姜新品种渝姜1号的农艺性状、品质特征及抗病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渝姜1号生育期短23d、株高矮13.59cm、茎粗和单株根茎鲜重分别增加0.34cm和48.55g,增产率为16.33%;总糖、精油、姜辣素含量分别提高0.49、0.45、1.02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0.43个百分点;姜瘟病病情指数为7.9,具有抗病特性。表明新品种渝姜1号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
刘燃任云周弦唐建民王显凤吴林张文林刘奕清
关键词:生姜农艺性状抗病
年际气象差异对西南丘陵区玉米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2011-2016年大田试验和气象数据资料,研究了年际气象差异对西南丘陵区玉米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丘陵区玉米生产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西南丘陵地区雨热资源丰富,但气象因素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降水量波动最大,积温波动最小,且玉米各生育阶段降水、积温和光照配置也有所不同。积温是该区玉米生育前期形态建成的主要限制因子,花前积温、花后日照和降水共同调控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而后期产量形成是各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花后日照直接影响玉米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和产量构成(穗粒数、千粒重),从而调控玉米的产量;花后积温和降水则通过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对最终产量产生影响。因此,西南丘陵地区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播期,适当提高生育前期积温,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源器官的形态建成,为花后光合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减少花后降水量,提高花后日照时数,改善籽粒灌浆,提高籽粒充实度,从而实现高产。
李强孔凡磊袁继超
关键词:玉米气象因子干物质积累
杨柳科单拷贝核基因引物的开发与利用(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由于现有的遗传标记比较单一且变异太少,杨柳科(Salicaceae)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还存在较大的争议,需要开发在种间变异大且信息量多的标记来准确揭示杨柳科属间系统位置。相比胞质基因组,单拷贝核基因具有双亲遗传、携带大量信息位点和直系同源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系统发育问题及不同分类阶元研究的需要。【方法】根据先前研究中发表的15个杨柳科(杨属、柳属)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以及核糖体DNA的转录间隔区序列(ITS),选取杨柳科4个属的代表物种:箣柊(Scolopia chinensis)、大果刺篱木(Flacourtia ramontchi)、爪哇脚骨脆(Casearia velutina)、天料木(Homalium cochinchinense)进行PCR扩增测序,以测序结果为参考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利用杨柳科6个不同属的代表物种:山桂花(Bennettiodendron leprosipes)、柞木(Xylosma congesta)、锡兰莓(Dovyalis hebecarpa)、栀子皮(Itoa oriental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山拐枣(Poliothyrsis sinensis)来验证引物的通用性。利用箣柊一个自然居群中的20个个体对新引物进行多态性计算以及中性检验。将单拷贝核基因序列和ITS序列组合成联合片段,分别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10个属中成功筛选设计出6对合适的引物,分别为5对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以及ITS遗传标记,各引物扩增出的序列长度为297~716 b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单倍型数目(H)为3~9个,平均核苷酸差异数(κ)为0.644~2.278,核苷酸多样性(π)和Watterson核苷酸多样性参数(θw)分别为0.001 04~0.004 51和0.001 19~0.004 75,所有位点在箣柊中核苷酸多样性较高。中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有位点均符合中性进化假设。利用位点联合方法构建的最大简约树和贝叶斯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各分支均有较高的支持率。【结论】筛选出的6对通用性高的引物,丰富了杨柳科的分子标记,可为杨柳科属间系�
刘舒宇刘霞李金花王兆山
关键词:杨柳科多态性系统发育关系
基于RNA-seq数据的生姜NAC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NAC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信号传导和逆境应答等过程。该研究基于生姜RNA-seq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生姜NAC家族成员、亚族分类、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和表达模式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71.1 Mb生姜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得到72个生姜NAC转录因子,通过进化树分析将其分为13个亚族;不同亚族NAC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如氨基酸数目、等电点等存在差异,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成元件,三级结构相似性较高;23个NAC转录因子在不同土壤湿度及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处理下呈现显著的表达差异,其主要分布在与植物衰老、激素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相关的第Ⅻ,ⅩⅤ,Ⅷ亚族。该研究结果为生姜NAC基因家族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廖钦洪邹勇李洪雷姜玉松
关键词:生姜NAC转录因子RNA-SEQ基因差异表达
土壤熏蒸剂对生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土传青枯病和茎基腐病对生姜的危害严重制约了生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熏蒸消毒方法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以氯化苦和棉隆两种土壤熏蒸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生姜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苦和棉隆处理土壤揭膜后第7天定植的带芽种姜无药害,姜芽生长正常;与对照相比,氯化苦和棉隆处理均能降低生姜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对青枯病后期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3.0%和78.9%,对茎基腐病后期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3.6%和78.4%.此外,这两种熏蒸消毒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上等姜比例以及生姜产品的价值.本研究结果将为实际生产中应用土壤熏蒸剂防治生姜土传病害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周弦张天晓贾切李洪雷刘奕清刘燃
关键词:生姜土壤熏蒸剂青枯病茎基腐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