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钱国君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科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团前教育: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意识教育的新路径被引量:6
- 2018年
- 团前教育是针对处于少先队和共青团交叉阶段的12-14岁青少年,开展的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一阶段的思想意识教育目前在组织教育系统里还处于摸索和起步期,研究相当匮乏。基于中小学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特征,结合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关于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改革和实施意见,在对中学团前教育的定义、特征、内容和形式等研究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搭建"三位一体"的团前教育模式,即通过总结性的少先队教育、前瞻性的共青团教育和选拔性的推优入团教育来构筑12-14岁青少年一体化的组织思想意识教育。"三位一体"团前教育模式将弥补当前少先队教育和共青团教育之间的空档,对青少年进行全纳式的组织思想意识教育,并促使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姜金栋罗莹晏祥辉
- 关键词:共青团少先队青少年
- 政治理性及其场域:缘于基层依法自治的考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相对于法律理性,最大公约数的政治理性对于实现基层依法自治更具前提性的价值。在国家和个体的双重维度上,这种政治理性至少涵括了法治为民、社会价值认同、公共生活意识和有序交往参与四个亟待完成的向度。而检省教化式的传统思路,沿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脉络,还原应然的场域逻辑,是政治理性生成的必然理路。具体到基层依法自治视阈,这一理路展开的可行选择是:通过审慎创设和遵循自治制度伦理建构基层社会共同体。
- 钱国君
- 关键词:政治理性制度伦理
- 师德教育模式的“价值共识”及其基本逻辑被引量:1
- 2014年
- 师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其模式的要旨在于使教育对象形成某种价值诉求的共识,进而转化为普遍性的道德行动。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众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诉求表达,与师德教育模式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应然成为师德教育模式的"一般性价值共识"。而这种价值共识在师德教育模式层面生成的基本逻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思想为理论原点,积极借鉴西方品格教育的有益成果形成"合正当性"的品格教育模式。
- 钱国君
- 关键词:基本逻辑
- 习近平新时代青少年工作的重点——基于《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的关键词词云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不同的时代,青少年工作具有不同的重点。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工作的重点究竟是什么?本研究以《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词云分析技术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及其权重,据此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工作的关键点究竟集中在哪几个方面。结果表明,青少年工作主要集中在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教育以及一体化的组织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以热词图和关键词频率的形式表征出来。该结果为学校、团队组织和社会开展青少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在学校教育上做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引领教育、组织教育上做好接班人孕育、社会教育上做好价值观的培育,该结果对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少先队、中小学、社区等机构创新青少年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晏祥辉姜金栋罗莹
- 关键词:青少年工作共青团组织教育
- 简论集体主义对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四川部分高校师德状况的调查表明,充分正视和把握集体主义的价值指引功能,对于高校师德建设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而将这种价值指引具体化的可取进路是:通过制度的伦理设计与实践构建"真实的"高校共同体。
- 黄亚宁钱国君
- 关键词:高校师德集体主义
- 略论道德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 2015年
- 廓清道德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无疑是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文化理论,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客观境遇决定了其道德文化模式蕴含着超越与创新、批判与继承、鉴别与吸纳的多重逻辑,并且呈现为共识与多元、普适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开放性与确定性辩证统一的重要特征。充分正视和把握这些逻辑和特征,对于道德文化建设实践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 钱国君
- 关键词:中国社会内涵逻辑
- 师德教育模式的“价值共识”及其基本逻辑
- 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其模式的要旨在于使教育对象形成某种价值诉求的共识,并进而转化为普遍性的道德行动.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众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诉求表达,与师德教育模式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应然成为师德教...
- 钱国君
-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师德教育交往理性品格教育
- 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调查被引量:11
- 2015年
- 通过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就价值观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状况、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践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实证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但在尊重本民族文化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诉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意识培育、践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价值观教育模式、价值理性发育、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契合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 黄亚宁钱国君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