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赣南医学院资产管理处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许亚夫林鹏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原子
  • 4篇原子吸收
  • 3篇原子吸收光谱
  • 3篇原子吸收光谱...
  • 3篇山药
  • 3篇吸收光谱
  • 3篇吸收光谱法
  • 3篇光谱
  • 3篇光谱法
  • 2篇生物材料
  • 2篇金属
  • 2篇金属元素
  • 2篇火焰原子吸收
  • 2篇火焰原子吸收...
  • 2篇火焰原子吸收...
  • 1篇多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学成
  • 1篇血液相

机构

  • 11篇赣南医学院
  • 3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许亚夫
  • 4篇李银保
  • 3篇熊俊
  • 2篇宋涛
  • 1篇叶金花
  • 1篇肖汉跃
  • 1篇郭起才
  • 1篇吴丽珍
  • 1篇杨军
  • 1篇谢满
  • 1篇黄满秀
  • 1篇曹性玲
  • 1篇黎晓
  • 1篇刘四君
  • 1篇刘华萍
  • 1篇王立国
  • 1篇李小花
  • 1篇黄菊梅
  • 1篇林鹏
  • 1篇陈海花

传媒

  • 3篇赣南医学院学...
  • 3篇广东微量元素...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的门诊护理配合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的门诊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对我院2012年4~9月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患者584例开展系统门诊护理配合。结果:570例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顺利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较前提高。结论:门诊护理配合对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黄菊梅李小花刘华萍谢满黄满秀
关键词:造影门诊护理满意度
两种基体改进剂对山药中铅元素的测定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比较了磷酸二氢铵,氯化铵两种基体改进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了山药中铅元素的含量的研究。两种基体改进剂测得山药中的Pb含量分别为39.2μg.mL-1(氯化铵)、40.0μg.mL-1(磷酸二氢铵),回收率分别为106.5%、95.57%,RSD为均小于5%。最佳测定方法为: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1100℃,原子化温度为1900℃时,用氘灯校正背景进行测定。
许亚夫肖汉跃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山药基体改进剂
马齿苋多糖抗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纤维化作用
2023年
目的:研究马齿苋多糖(Purslane polysaccharide,POP)对小鼠慢性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POP(25、50、100 mg·kg^(-1))、2.5 mg·kg^(-1)的联苯双酯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6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电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变化,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Ⅲ、α-平滑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4的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LN(Laminin,LN)和Ⅲ型前胶原-N(Procollagen typeⅢ-N,PⅢNP)等肝纤维化相关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小鼠表现为肝组织脂肪变性,空泡,脉管区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增生;不同剂量POP组肝组织炎症浸润不同程度改善,肝索排列规律;(2)模型组肝细胞结构不清,细胞核增大,常染色质数量异常增加,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代偿性增多,脊增多或断裂,有少许空泡;与模型组相比,POP给药组和联苯双酯组上述状态减轻;(3)模型组α-SMA、TGF-β1、Smad4、CollagenⅢ的mRNA表达增高,POP治疗组以上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4)模型组LN、HA、PⅢNP和α-SMA含量升高,POP治疗后以上相关蛋白随剂量表达下降。结论:POP可缓解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POP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进而下调胶原蛋白的表达有关。
李小花曹性玲刘四君曹思钟桂香黎晓吴丽珍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TGF-Β/SMAD信号通路
微波消解和直接溶解进样法测定板蓝根颗粒剂中六种金属元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使用微波消解和热酸溶液直接溶解板蓝根颗粒,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这两种溶液中Fe、Zn、Cu、Mg、Ca和M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浓HNO3湿法微波消解和直接溶解板蓝根颗粒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样品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 所测定的板蓝根颗粒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两种前处理方法测定的结果相差很小。采用此法回收率在92.0%-110.0%之间,样品相对偏差小于3%。结论 板蓝根颗粒中金属元素可作为人体元素的重要补充。
许亚夫李银保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金属元素
山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环肽类和腺苷类化合物。其中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文章对近年来山药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林鹏李银保
关键词:山药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抗菌生物材料的抗细菌黏附能力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由于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给临床患者进行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后引起的细菌感染。目的:探讨生物材料在抗细菌黏附中的作用,抗菌生物材料的分类及特点。方法:生物材料在机体引起各种感染的原因是由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防止生物材料置入后感染的关键是抑制细菌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以及防止细菌在生物材料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细菌表面黏附重点是改变细菌自身的特性和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减小材料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采用化学接枝法、等离子体法、气相沉淀法等。预防细菌黏附首先要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其次要使界面快速的被组织覆盖,形成严密的连结界面。结果与结论:抗菌生物材料分为无机抗菌生物材料、天然抗菌生物材料和合成抗菌生物材料,无机抗菌材料以银系材料为主,天然抗菌生物材料以壳聚糖研究为较多,合成抗菌生物材料以季铵盐类材料为代表,各种材料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进一步的体内外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和推动抗菌生物材料的发展。
许亚夫
关键词:生物材料细菌细菌黏附人工器官材料表面改性血液相容性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瑞昌山药中六种金属元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瑞昌山药中的Fe、Zn、Cu、Mg、Ca和Mn6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方法用浓HN03湿法微波消解山药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上述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瑞昌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所测金属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0.0%~109.5%之间,样品相对偏差小于5%,满足测量的要求。结论瑞昌山药中金属元素可作为人体元素的重要补充。
许亚夫李银保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山药金属元素
定南县废弃稀土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和Cu的测定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解废弃稀土矿土壤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采用HNO3-HClO4湿法消解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标准曲线法对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Pb、Cr、Cu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国家土壤环境标准评价这3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土壤中是否超标及超标程度。结果表明,赣州市定南县废弃稀土矿区及周边土壤中铅含量严重超标;矿区及周边土壤Cr含量未见超标;周边土壤铜含量接近超标。可见该废弃稀土矿区重金属元素污染以Pb为主,建议在土壤植物修复过程中着重考虑对Pb元素的清除。
许亚夫李银保陈海花
关键词:重金属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男性不育与DAZ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DAZ基因突变和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5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100例正常男性Y染色体DAZ基因。结果:50例男性不育的患者中发现有3例染色体异常,有6例有DAZ区微缺失,正常男性对照中未见DAZ区微缺失。结论:DAZ基因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临床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DAZ基因的检测有助于确认男性不育的类型,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熊俊王立国郭起才叶金花杨军宋涛
关键词:DAZ基因男性不育聚合酶链反应
滤膜材料及微滤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5
2011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微孔滤膜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逐步取代或提升了很多传统的过滤工艺,成为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精、尖端技术产业,如电子、生物制药、科学研究及质量检测等领域中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发展的挑战加速了膜技术的进步。目的:综述微滤技术的分离原理、特点、种类,介绍国内外滤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1-03进行检索。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http://www.cnki.net/index.htm)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1994-01/2010-12有关微滤技术、微滤材料的文章,检索词为"微滤技术,微滤膜,微孔滤膜",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和英文,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60篇文章,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其中的20篇归纳总结,其中中文文献19篇,英文文献1篇。结果与结论: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能够过滤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依据膜孔径(或截留分子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目前膜分离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很活跃,但膜的污染、堵塞,原料液的黏度高,使膜通量衰减严重,无法继续分离,影响了膜分离在实际操作中迅速应用发展。要实现生物制品提纯的规模性应用,还要取决于相关方面的发展,如膜污染机制研究,对性能优良、抗污染膜材料的研究。将来多种类型的膜分离技术在生化产品应用中协同发展,取长补短,超滤、纳滤、微滤技术联用,实行多级分离是其发展趋势。
许亚夫邹大江熊俊
关键词:微孔滤膜生物材料膜分离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