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作品数:640 被引量:2,221H指数:19
- 相关作者:刘华周春丽王琤韡苏虎常军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酸化剂在养猪方面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简要概述了几种常见的酸化剂的物理特征、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同时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化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徐帅王琤韡
- 关键词:酸化剂
- 浅谈丁酸钠在鸡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丁酸钠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维持肠道正常形态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等作用。本文就丁酸钠的作用机理以及在鸡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应用做一概述,为丁酸钠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 徐萍赵佩佩宋瑶瑶刘颖
- 关键词:丁酸钠养鸡饲料添加剂
- 不同因素对鮰鱼皮胶原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众所周知,水产品胶原蛋白具有绿色、卫生、环保及品质优良等优点。鱼胶原蛋白作为一种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澄清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中。
目的:
测定不同浓度、pH值、温度和电解质对鮰鱼皮中酸溶性...
- 陈丽丽赵利袁美兰苏伟刘华
-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酶溶性胶原蛋白乳化性乳化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电子受体和光照对土壤CH_(4)排放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光照条件下添加不同电子受体对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微生物的响应,本研究在土壤中添加3种电子受体(Fe^(3+)、NO_(3)^(-)、SO_(4)^(2-))共设计8个处理,即黑暗+Fe^(3+)(DF)、黑暗+NO_(3)^(-)(DN)、黑暗+SO_(4)^(2-)(DS)、黑暗+蒸馏水(DCK)、光照+Fe^(3+)(LF)、光照+NO_(3)^(-)(LN)、光照+SO_(4)^(2-)(LS)、光照+蒸馏水(LCK),通过20 d的严格厌氧培养,分析甲烷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菌、古菌、真菌及6种土壤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除Fe^(3+)处理组外,NO_(3)^(-)、SO_(4)^(2-)和对照(CK)组在光照条件下的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黑暗条件下。土壤细菌、古菌、真菌丰度分别在DN、DCK、LF处理组中显著上调。产甲烷菌mcrA、硫酸盐还原菌Dsr、固碳菌CbbL基因丰度均在LF组中显著上调,而甲烷氧化菌pmoA、铁还原菌Geo、反硝化细菌nosZ基因丰度分别在LN、DCK、LCK组中显著上调。Pearson相关性及冗余分析表明,CH_(4)排放与CO_(2)浓度、pH、铵态氮、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_(2)O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硝态氮、总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黑暗条件下甲烷排放浓度与古菌、pmoA基因丰度呈正相关,与其他功能基因均呈负相关。光照条件下甲烷排放浓度与微生物及功能基因丰度均呈负相关。总体上,光照条件下的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黑暗条件下(除Fe^(3+)处理外),说明光照条件有助于甲烷减排,且甲烷排放的增减和环境中的电子受体种类及微生物的功能响应密切相关。
- 陈娟胡琳玉卢鹏伟江玉梅张志斌曾庆桂简敏菲朱笃
- 关键词:电子受体湿地土壤甲烷排放光照
- 覆盆子黄酮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覆盆子黄酮对Aβ_(25-35)所致的PC12细胞AD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覆盆子黄酮对Aβ_(25-35)所致的PC12细胞AD模型的保护作机制,为进一步探索覆盆子防治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β_(25-35)处理分化后的PC12细胞,同时应用覆盆子黄酮进行干预,Annexin V-FITC/Hoechst33342法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量及其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覆盆子黄酮可明显降低细胞的死亡率和凋亡率。与模型组相比较,覆盆子黄酮能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覆盆子黄酮对总PI3K和总AKT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但p-PI3K和p-AKT显著升高。结论覆盆子黄酮具有抗AD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增高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刘敏李昆谢一辉姚丽华张晓丹黄丽萍
- 关键词:PC12细胞AΒ25-35细胞凋亡
- 鄱阳县渔业扶贫主要成效及做法被引量:1
- 2020年
-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之一,渔业扶贫是产业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县具有贫困人口多、水域面积广等地域资源特征,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投身于渔业扶贫生产一线,联合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在扶贫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套“大宗淡水鱼体系技术+各级(省、市、县)渔业渔政局+龙头企业+贫困户(集体)”的生态渔业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的示范与推广不仅推动鄱阳县水产养殖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了水产养殖的生态高效绿色发展,还有效的增强了当地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掌握了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为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和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贺刚付辉云陈文静欧阳敏胡成钰熊六凤赵利
- 关键词:产业扶贫扶贫模式产业技术体系扶贫工作水产养殖技术生态渔业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2025年
- 以3个不同产地(银星村、银江村和冒鼓村)筠连红茶为实验材料,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品质测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别对非挥发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热图、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变量分析,区分不同产地筠连红茶关键化合物。结果表明,来自银星村的样品的感官评审得分最高,含水率和茶多酚最低,水浸出物最高,主要表现为汤色红艳明亮,具有甜香、花果香,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多芽。采用UPLC-QTOF-MS筛选出50种的差异代谢物,可作为区分3个不同产地筠连红茶的潜在标志化合物,大多数糖苷类化合物、部分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在银星村中显著积累,大部分的黄酮类和儿茶素化合物在冒鼓村中含量较高。SPME-GC-MS结果表明筠连红茶中含量较高的有芳樟醇、香叶醇和β-紫罗兰酮,均表现出花果香和甜香味,可作为香气特征成分,并筛选出17种差异化合物,可作为区分不同产地筠连红茶的潜在标记挥发性化合物,大多数差异挥发性代谢物均在银星村样品中含量较高,呈现显著的花香和果香。本研究为筠连红茶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为进一步探索筠连红茶关键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 孙奇芳董方胡蕾余文杰李艳李金旺罗丽萍
- 关键词:感官评价
- 超高压在果蔬、肉类、乳制品保鲜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21年
- 首先从超高压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发展历程、杀菌机制、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以及该技术现在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超高压杀菌处理对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等的灭菌效果、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而展望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 锁冠文周春丽苏伟胡雪雁
- 关键词:灭菌效果感官品质
-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rifamycinica)AM105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rifamycinica)AM105是一种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分离自中国南海红树林沉积物,能够合成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报道Micromonospora rifamycinica的全基因组序列,这限制了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和比较基因组学等研究。本研究首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单孢菌AM10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Velvet软件进行组装拼接得到388个Contigs,整个基因组大小约6.85 Mb,GC含量为73.1%,序列已提交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 Bank数据库(LRMV01000000)。本研究同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COG和GO聚类分析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等,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rifamycinica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李怡杨慧林张志斌颜日明汪涯朱笃
- 关键词:小单孢菌全基因组测序利福霉素基因簇功能基因组学
- 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维生素E被引量:1
- 2017年
- 维生素E(Vitamin E)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增强动物抗病能力、改善生产性能及提高种畜的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测定维生素E常用的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气相色谱法、双波电压法、示波极谱法等。通常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低,干扰比较多;荧光比色法操作比较繁琐;气相色谱法需要衍生化步骤,检测成本高。
- 顾兵肖向荣
- 关键词:维生素E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示波极谱法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