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眼科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侯光辉卢争鸣张泽华曾莹李海连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睑内翻
  • 2篇内翻
  • 2篇角膜
  • 2篇META分析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眼轮匝肌
  • 1篇眼轮匝肌瓣
  • 1篇易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软性角膜接触...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侯光辉
  • 1篇张日佳
  • 1篇彭妙
  • 1篇祁冰
  • 1篇吴静
  • 1篇徐舒怡
  • 1篇崔裕波
  • 1篇卢争鸣
  • 1篇王超
  • 1篇徐晖
  • 1篇李海连
  • 1篇曾莹
  • 1篇张泽华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者对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方法对200名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SCL配戴者进行SCL相关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了解SCL配戴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结果 200名SCL配戴者中73.50%未做眼专科检查直接配戴SCL,18.00%坚持定期复查,87.00%佩戴者不清楚配戴SCL的禁忌症;配戴者对SCL屈光度的选择、分辨镜片正反面知识掌握较好;<6个月组(初戴者)在手部清洁、镜片检查、配戴镜片、镜片清洁4方面戴镜行为正确率明显低于≥6个月组,中专及以下组在使用时间长、戴镜睡觉、手部清洁、镜片清洁4方面戴镜行为正确率明显低于大专及以上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L配戴者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配戴行为有待改善,尤其初戴和学历较低者。
彭妙曾莹李海连张泽华
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健康教育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评价
2021年
目的:分析临床新型冠状病毒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建立标本质量反馈机制,确保标本送检质量,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效能,提高防控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14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3718例中标本不合格原因,根据ISO15189实验室检测标准要求,通过对采集人员进行访谈调查,根据访谈结果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流程图,对标本采集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结果:采集人员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的达标率提高,质量控制后标本合格率从99.27%提高至99.97%(P<0.001)。结论: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实施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医务人员暴露风险,提高送检标本质量与合格率。
苏真娇何锦文叶俏周琳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标本
白细胞介素-1基因的多态性与白塞病易感关联性的Meta分析
2014年
背景白细胞介素-1(IL-1)α-889C/T、IL-1B-511C/T、+3962C/T和IL-1Ra-2是IL-1基因的不同位点。IL-1基因的多态性与白塞病之间的潜在相关性已经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已发表的关于IL-1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之间关联性的文献进行二次分析,探讨儿IL-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白塞病的易感性。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2013年5月3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关于 IL-1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文献,检索途径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knowledge、GoogleScholar、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发表语种限于英文和中文,研究设计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根据Newcastle-OttawaScale(NOS)量表(共9分)评价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分析IL-1α-889TT基因型、IL-1β-3962C等位基因、IL-1p-511T表型基因和IL-1Ra-2等位基因与白塞病易感性间的关联性,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7篇研究中异质性低(12〈50%)的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评价各指标的合并效应量,异质性高(12〉50%)的指标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价合并效应量。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70篇,经过阅读摘要和全文共纳入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NOS量表评分均≥8分。7篇文献共包括白塞病患者499例和正常人708名,结果发现IL-1β-3962C等位基因多态性增加白塞病的风险(OR=1.41,95%CI:1.06~1.88,P=0.02),IL-1α-889TT表型基因的多态性降低白塞病的风险(OR=0.61,95%CI:0.40~0.92,P=0.02),而IL-1B-511T等位基因(OR=0.84,95%CI:0.58~1.23,P=0.38)和IL-1Ra-2等位基因(OR=1.25,95%CI:0.50~3.14,p=0.63)与白塞病之间均无明显关联。结论儿IL-1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易感性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还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进�
吴静崔裕波侯光辉王超张日佳祁冰
关键词:白塞病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三种术式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美学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眼轮匝肌切除术、睑缘间切开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的380例老年性睑内翻患者资料,其中127例行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为折叠缩短组,127例行眼轮匝肌切除术为匝肌切除组,126例行睑缘间切开术为睑缘间切开组。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眼部功能、手术满意度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与折叠缩短组比,匝肌切除组及睑缘间切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增加,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折叠缩短组相比,匝肌切除组与睑缘间切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且三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值、泪膜破裂时间(BUT)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折叠缩短组手术满意度为97.64%,匝肌切除组为93.70%,睑缘间切开组为88.89%,三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折叠缩短组出现2例复发,占比1.57%,匝肌切除组出现6例复发,占比4.72%,睑缘间切开组出现10例复发,占比7.94%,三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67,P<0.05)。结论:与眼轮匝肌切除术、睑缘间切开术相比,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睑袋去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明显、远期疗效稳定等特点,值得推荐。
赵文婷肖文超
关键词:老年性睑内翻术后并发症美学
小梁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Meta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小梁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小梁消融术(试验组)与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文献资料,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22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研究、5篇队列研究,共7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3月、6月及12月的眼压控制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理想[MD=-8.71,95%CI(-16.07,-1.36),P=0.02]、[MD=-10.40,95%CI(-18.07,-2.72),P=0.008]、[MD=-8.64,95%CI(-13.55,-3.74),P=0.0006]。试验组术后3月、6月及12月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少于对照组[MD=-41.26,95%CI(-75.05,-7.47),P=0.02]、[MD=-36.96,95%CI(-56.63,-17.30),P=0.0002]、[MD=-29.92,95%CI(-36.68,-23.16),P<0.00001]。早期眼压低(眼压<10 mmHg)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8,95%CI(0.02,0.40),P=0.002];浅前房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9,95%CI(0.01,0.67),P=0.02]。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小梁消融术在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上具有术后眼压控制效果好、显著降低对青光眼药物的依赖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潘妹黄苏敏王佳君侯光辉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两种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美学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探讨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与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20年10月于笔者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187例(278只眼)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组(A组)92例(134只眼)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组(B组)95例(144只眼),A组患者给予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眼部症状评分、眼睑功能相关指标[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美容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4%显著高于B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眼部各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A组除眼红、畏光、视疲劳外其余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ⅠT和CFS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CFS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BUT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76%显著高于B组的85.42%(P<0.05)。恢复过程中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治疗整体美容效果优于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更高。
肖文超赵文婷
关键词:下睑内翻
应用OCTA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估表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SCP)黄斑区的血流密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该院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无DR糖尿病患者20例(无DR组),非增生性DR(NPDR)患者21例(NPDR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别测量黄斑区血流密度和SFCT,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PDR组、无DR组和对照组的旁中心凹区黄斑血流密度分别为0.90±0.39、1.20±0.43、1.5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NPDR组、无DR组和对照组的旁中心凹区黄斑血流密度分别为1.12±0.36、1.41±0.35、1.7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NPDR组、无DR组和对照组SFCT分别为(215.48±32.69)、(272.35±23.88)、(291.73±35.8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且无DR组和对照组明显高于NPDR组(P<0.05),无DR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SCP黄斑区血流密度、SFCT低于健康人群,且随着DR的出现更低。
王佳君黄苏敏李淑明徐舒怡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厚度
角膜穿孔伤伴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术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巩膜片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修复周边角膜穿孔并角膜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我院199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角膜周边穿孔伤伴有组织缺损12例(12眼)。其中7只眼进行自体伤眼游离板层巩膜移植修补术,另5眼进行保存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手术方法12眼术后穿孔均封闭,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并发症,且视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巩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修复周边角膜穿孔伤及组织缺损,可作为应急处理的方法。
侯光辉徐舒怡徐晖卢争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