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8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峥郭腾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物信息
  • 3篇抑菌
  • 3篇抑菌活性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活性
  • 3篇基因
  • 2篇学成
  • 2篇幼苗
  • 2篇真菌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树番茄
  • 2篇炭疽
  • 2篇转录
  • 2篇菌根
  • 2篇菌根真菌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活性研究
  • 2篇番茄
  • 2篇病原
  • 2篇病原真菌

机构

  • 18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7篇伍建榕
  • 4篇闫晓慧
  • 4篇张东华
  • 3篇刘丽
  • 2篇张太奎
  • 2篇张汉尧
  • 2篇刘惠民
  • 2篇武自强
  • 1篇张威
  • 1篇王连春
  • 1篇张颖
  • 1篇纵丹
  • 1篇刘小珍
  • 1篇贺笑
  • 1篇刘峥
  • 1篇邓浪
  • 1篇郭腾
  • 1篇朱芳明
  • 1篇周凡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火蚁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2022年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和威胁性的入侵检疫害虫之一,对农林业生产安全、公共设施以及人体健康都造成了巨大影响。为筛选对红火蚁有致病性的病原真菌,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自然罹病的红火蚁进行致病菌分离,结合病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病原真菌对红火蚁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从罹病红火蚁上分离出3株病原真菌HHYSFJ01、HHYSFJ02和HHYSFJ05,分别为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致病性测定,这3株病原菌对红火蚁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3株病原菌致病性间差异显著。经1.0×108孢子/mL孢子悬浮液喷雾处理红火蚁10 d后,球孢白僵菌菌株HHYSFJ05的致病性最强,红火蚁工蚁的校正死亡率为84.71%,LT50为4.67 d;红绶曲霉菌株HHYSFJ01和淡紫拟青霉菌株HHYSFJ02次之,红火蚁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82%和73.29%,LT50分别为4.99 d和5.20 d。
肖月张锦花陈健鑫洪永生张东华马焕成伍建榕
关键词:红火蚁病原真菌致病力
桑树bHLH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本研究旨在鉴定桑树bHLH基因,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以期为研究bHLH转录因子在桑树的生长发育、抗逆胁迫以及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使用桑树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桑树的b HLH转录因子进行了鉴定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桑树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73个b HLH转录因子,经过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四个进化大组,11个亚组;bHLH转录因子间理化性质差别和跨度较大,59.1%的等电点小于7,呈弱酸性;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bHLH转录因子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并含有H5-E9-R13保守序列,N端的碱性氨基酸区与DNA结合位点有关,C端的HLH区形成螺旋-环-螺旋结构并且与形成二聚体有关,共含有5种保守元件;保守元件分析表明,bHLH基因家族只含有一个HLH保守结构域结构;蛋白互作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的功能或者相近的生理过程可能由不同的蛋白控制。鉴定和分析桑树bHLH转录因子家族,既可以为桑树的抗旱、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又可以为分子改良桑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良桑椹的果实品质,进一步提高桑椹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惠甜沈兵琪王连春王连春邓浪包昌艳邓浪李辰晖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油茶根腐病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德宏州油茶根腐病不同发病程度根系内以及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染色法和湿筛沉淀法测定油茶根系AMF定殖率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茶根系及根际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AMF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逐级递减,呈负相关。基于高通量结果在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20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4目7科5属(属水平将未定名和未分类的AMF归入“Oth⁃ers”)。在属分类阶层上,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的AMF种类和分布不同。根系内: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OTUs、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且随病害的加重Shannon指数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HR0>DR1>DR2>DR3>DR4)。根际土壤内:随病害程度的加重,OTUs逐级递减(HS0>DS1>DS2>DS3>DS4),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Shannon指数无明显变化。PCA分析表明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AMF群落结构会发生改变,患病后群落结构趋于相似,与健康油茶有明显差异。AMF均匀度、孢子密度和定殖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但土壤理化性质不影响AMF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结论】初步探明了患病后油茶根系和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的变化特征:患病的油茶根系内AMF的定殖率和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内AMF孢子密度下降,同时根系及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本研究为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AMF菌剂防治油茶病害奠定了理论基础。
杨娅琳吴峰婧琳陈健鑫武自强刘丽张东华马焕成伍建榕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
葡萄汁酵母NOT5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
目的:从转录组分析数据中得到葡萄汁酵母NOT5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为后期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使用在线分析工具COILS Server、SOPMA、Alpha Fold等分析预测NOT5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结构域。结果:葡萄汁酵母NOT5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为1446 bp,可编码481个氨基酸,位于XVI染色体690107~691789,在系统发育树中与真贝酵母(Saccharomyces eubayanus NOT5 like protein XP018219088.1)NOT5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其编码的蛋白质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分子式为CHNOS,分子质量为56311.02,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域,存在卷曲螺旋区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预测存在Pfam Not3和Pfam NOT2_3_5结构域;以Yeast Not1-Not2-Not5 (4by6.1.C)为模板构建NOT5蛋白的三级结构,两者的序列一致性可以达到89.88%。结论:葡萄汁酵母NOT5基因编码的蛋白结构不稳定,可能在细胞中互连翻译和转录。
丁淑金杨彦萍邓茹友马福仙尹拓张汉尧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组
树番茄幼苗叶片性状和生理参数对遮阴的响应及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树番茄幼苗在不同遮阴环境下叶片性状和生理响应机制,明确其幼苗光适应性及其生长的适宜光照环境,以树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正常光照(CK)、轻度遮阴(SL)、中度遮阴(SM)和重度遮阴(SH)4个处理对树番茄幼苗叶片性状、光合色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脯氨酸(proline,Pro)、抗氧化酶等参数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树番茄耐阴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对耐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遮阴条件下树番茄幼苗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遮阴程度的加重,树番茄幼苗的叶长、叶面积及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逐渐增大,叶绿素a/b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NSC均逐渐降低,而MDA、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等指标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在SM处理下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MDA、NSC、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叶鲜重、比叶面积、游离脯氨酸和SOD共8个指标可作为树番茄幼苗耐阴能力的鉴定指标。不同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序依次为SM>SH>SL>CK。由此表明,树番茄幼苗期具有阴生特性,自然光照对树番茄幼苗存在强光胁迫;重度遮阴环境下存在明显的弱光胁迫。弱光胁迫下,树番茄幼苗主要通过增加单叶面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小叶绿素a/b值,吸收更多的蓝紫光,以此来捕获更多的光能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此外,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和Pro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强光或弱光所产生的MDA毒害作用。综上,热区树番茄栽培、林下推广种植以及园林应用中可选择适当的半阴环境,遮阴强度50%左右较为适宜,为树番茄在热区栽培及林下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世民董琼金友帆李树萍李猛刘廷彪赵兴杰陈静叶平吕梦
关键词:树番茄叶片性状生理参数遮阴
云南省文山市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及资源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在文山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以期发掘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价值菌类和了解当地新特有资源状况。【方法】采用随机调查法结合样地调查法对该区域8乡2镇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标本的鉴定主要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并通过传统的生物多样性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内各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地区大型真菌共有116种,隶属于2门,4纲,11目,30科,71属。其中10种大型真菌为中国特有种。根据大型真菌资源利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发现的大型真菌中有食用菌19种,药用菌20种,毒菌3种,木腐菌55种,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物种累积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抽样充分。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丰富度指数(R)变化趋势为P10>P9>P8>P1>P7>P4>P5>P2>P6>P2>P3;优势度指数(D)变化趋势为P9>P1>P7>P8>P3>P10>P2>P3>P4>P5;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趋势为P9>P7>P1>P8>P10>P6>P3>P4>P2>P5;均匀度指数(E)变化趋势为P9>P1>P8>P7>P6>P3>P2>P10>P4>P5。【结论】对文山市内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本底状况信息。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度较高。本研究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丰富了云南省大型真菌已知物种的数据信息。
竺永金潘启强陈健鑫魏玉倩胡亚萍王乐张颖马焕成伍建榕
关键词: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国外引进品种‘Hort16A’猕猴桃离体再生体系建立被引量:9
2017年
对引进的‘Hort16A’猕猴桃进行组培再生体系建立,其中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分别采用L9(34)试验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L9(34)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0.05 mg/L NAA+0.3 mg/L ZT中培养20 d后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达(97.78%±1.92%);继续培养14 d后,不定芽分化效果最佳,不定芽分化率达(84.44%±1.92%),不定芽芽高达(1.52±0.29)cm。猕猴桃不定芽在MS+1.5 mg/L ZT中培养30 d后,不定芽增殖旺盛效果最佳,增殖倍数达(3.67±0.33)倍,芽高达(2.93±0.12)cm。猕猴桃无菌苗在1/2 MS+0.7 mg/L IBA+0.1 g/L活性炭培养基中生根最佳,生根率、根长、根粗和平均每株生根数分别达(98.9%±1.9%)、(7.60±0.44)cm、(0.47±0.07)cm和(7.67±2.19)根。
张太奎郭腾刘峥刘惠民刘小珍张汉尧
关键词:猕猴桃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
5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以牛尾蒿、黑蒿、艾蒿、青蒿及茵陈蒿5种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为供试药剂,采用带毒平板法测定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pn5502和pn7604菌株的抑菌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牛尾蒿的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追踪,筛选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当各粗提物浓度为1 mg/mL时,对供试菌株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牛尾蒿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对菌株pn5502和pn7604的抑菌率分别为89.04%和71.38%。其中,馏分Fr_(1)浓度为0.5 mg/mL时,对2株菌的抑制活性高达100%。馏分Fr_(1)对pn5502的EC_(50)为7.4733μg/mL,对pn7604的EC_(50)为9.4634μg/mL。因此,5种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2株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牛尾蒿馏分Fr1抑制作用最强,抑菌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剂霜脲·锰锌,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何彦仪罗雨薇许美滢竺永金郑红宇胡世俊闫晓慧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抑菌活性硅胶柱层析
薇甘菊化学成分对六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2023年
为探究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化学成分的抑菌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色谱法,从薇甘菊地上部分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1H NMR、13C NMR、MS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薇甘菊内酯(2)、去氧薇甘菊内酯(3)、异泽兰素(4)和泽兰黄酮(5)。采用平皿法测定了薇甘菊甲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对6种核桃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炭疽菌、正丁醇萃取物对叶点霉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25000 mg/mL和1.66000 mg/mL;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拟茎点霉和壳梭孢菌丝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化合物,化合物2和化合物3对拟茎点霉的EC50分别为60.62μg/mL和89.13μg/mL,对壳梭孢的EC50分别为43.65μg/mL和61.66μg/mL。
张威祁进康李晋芳胡世俊闫晓慧
关键词:入侵植物化学成分核桃抑菌活性
胶孢炭疽菌侵染秀丽隐杆线虫的特性研究
2023年
通过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共培养,探讨该植物病原菌对线虫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胶孢炭疽菌对线虫存活率、体长大小、繁殖能力等基本生物学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线虫接触胶孢炭疽菌孢子后存活率显著降低,且虫龄大小与其半数致死时间的长短直接相关,L1期为108 h,L4期为144 h;胶孢炭疽菌孢子浓度与线虫存活率呈负相关性;与胶孢炭疽菌共培养的线虫体长大小也明显变短,繁殖能力显著降低;然而,胶孢炭疽菌对线虫运动能力和咽泵速率并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对秀丽隐杆线虫可产生一定的伤害作用,具有激活线虫天然免疫系统的可能性,该炭疽菌与线虫互作体系可能成为研究天然免疫进化的有力工具。
肖月易杏盈张东华刘丽闫晓慧伍建榕
关键词:胶孢炭疽菌秀丽隐杆线虫存活率繁殖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