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美、德、澳三国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的特征及启示被引量:3
- 2022年
- 在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方面,美国实施的“两级标准、两条路径”制度、德国实施的“两类标准、两考三段”制度以及澳大利亚实施的“培训包”制度,为三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优秀师资。虽然三国的制度内容各异,但均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专业性、教育性特征。我国可以借鉴经验,将职业性要素、专业性要素和教育性要素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的基本要素,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教师准入制度要素模型,从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提高职教师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和震柳超
-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师准入制度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被引量:7
- 2017年
- 从国际经验上看,复合型和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应用型科研是引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应用型本科实现育人目标、做好应用型科研的基本路径则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国际职业教育和应用科技大学成功国家的共同规律。呼唤和渴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技术应用人才在我国有着深刻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从教育方面看,我国一批本科院校的专业教育相对脱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必须做出转型调整;从经济领域看,努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建立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复合型和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倒逼行业企业提前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
- 和震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现代产业体系应用型本科教学国际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
- 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探讨
- 2023年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然而在理论基础、应用能力、课程结构以及评价模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而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中职学校要兼顾就业功能和升学功能,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中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协调培养目标,致力于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课程内容,在层次和难度上形成递进性;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李丹妮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效衔接
- 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的多维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促进向制造强国转变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支撑,聚焦技术技能人才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存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结构性约束、生态系统断层性割裂、技能开发体系性残缺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打造融合命运共同体、协同构建核心主体,优化融合教育生态链、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个体技能富裕,推进职普融通、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 谭禧锦
-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
- 职业教育设计导向学习任务:内涵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23年
-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能支撑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实施设计导向学习任务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设计导向学习任务是一种面向从“熟练者”到“专家”的培养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支架式学习为主要策略的任务设计模式。审视当前职业教育设计导向学习任务发展现状,会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理念偏颇、实践知识矮化、学习时空固化及主体互动错位。针对职业教育设计导向学习任务的现实发展困境,需要更新育人理念、提升任务设计质量,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树立大情境观、整合教育时空资源及支持协作学习、增强人际交互合作。
- 梁冰冰
- 关键词: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