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作品数:30 被引量:147H指数:7
相关作者:徐林孙达龙蔡勋全张李霞刘秀平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科研课题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结肠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直肠
  • 4篇螺杆菌
  • 4篇慢性
  • 4篇结肠炎
  • 4篇结直肠
  • 4篇肝硬化
  • 3篇血性
  • 3篇预后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结肠炎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3篇老年
  • 3篇肠癌
  • 3篇肠肿瘤

机构

  • 30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浦南医...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1篇陈凤媛
  • 8篇潘勤聪
  • 5篇沈强
  • 4篇袁胜忠
  • 3篇孙达龙
  • 3篇徐林
  • 2篇钱湘绮
  • 2篇包剑浩
  • 1篇徐岭
  • 1篇徐火根
  • 1篇许宾
  • 1篇赵辉
  • 1篇陈世耀
  • 1篇薛锦花
  • 1篇郎宇璜
  • 1篇徐奇
  • 1篇肖林之
  • 1篇蔡勋全
  • 1篇乔建歌
  • 1篇凤媛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康复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肝脏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仿真食物模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仿真食物模型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3—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血透室门诊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仿真食物模型进行饮食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饮食教育.比较饮食教育前后饮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血肌酐、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变化,以及患者对饮食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饮食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饮食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仿真食物模型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程度和对饮食教育的满意度,降低血肌酐水平,因此仿真食物模型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重要价值.
潘淑贤乔建歌徐岭吕培培付明生
关键词:肾透析饮食教育
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合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附1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报道1例随访12年的中年男性诊断为肝硬化病人出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大量腹水,病程中先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发现,手术确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又发生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经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及ph染色体检查确诊)。
徐林凤媛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治现状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调查全科医生对201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探讨社区医院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规范化治疗上的不足和改进方法.方法 结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自拟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心衰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于2014年4-5月对浦东新区入组的390名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385份,应答率为98.7%.心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373名(96.9%)医生主要依据“病史与体检”对心衰患者进行诊断;171名(44.4%)医生“从未用过”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80名(72.7%)医生不知道如何鉴别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86名(22.3%)医生会“根据射血分数(EF)值”进行鉴别.药物治疗方面:284名(73.8%)医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为“10%~30%”;149名(38.7%)医生因“对禁忌证不清楚,所以不敢用”;289名(75.1%)医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最大剂量为“25 ~50 mg”,没有人用到指南推荐的“101~200mg”;242名(62.9%)医生“不知道靶剂量是多少”;330名(85.7%)医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在“10% ~ 30%”,258名(67.0%)医生在剂量上为“会增加剂量,但不明确靶剂量”,在酒石酸美托洛尔、ACEI/ARB未达靶剂量的原因上第1位均是“不知道靶剂量是多少”.在非药物治疗方面:240名(62.3%)医生“从未听说过”心脏再同步治疗(CRT);271名(70.4%)医生“从未听说过”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高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对指南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初、中级人员.结论 全科医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心衰指南,药物治疗方面应作为以后需改善和提高的重点,同时也要关注心衰诊治新进展知识.
倪岚赵辉薛锦花徐奇陈凤媛
关键词:心力衰竭全科医生
关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近年来的检出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多见于老年人,大多数IC病例为一过性和自限性,仅有少数病例为重症,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着重对IC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李霞陈凤媛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
肝硬化的罕见并发症——肝动脉门静脉瘘和门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5
2006年
我们报道一例79岁女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大量腹水,肝动脉门静脉瘘通过CT检查发现。治疗过程中患者又发生了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CT确诊),患者最后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量出血。肝硬化患者同时发生肝动脉门静脉瘘和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实属罕见,同时回顾文献进行了讨论。
袁胜忠陈凤媛沈强
关键词:肝硬化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血栓
胃镜——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2018年
目前,我国胃癌每年约有40万人新发病例,其中早期胃癌仅占1O%,而事实上,早期胃癌经过正规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每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胃癌。
沈强
关键词:胃癌诊断胃镜检查金标准早期胃癌新发病例
瘦素与慢性肝病被引量:1
2004年
陈凤媛包剑浩钱湘绮潘勤聪
关键词:瘦素慢性肝病肥胖基因肽类激素脂肪肝
长链非编码RNA NONHSAT017458在结肠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NONHSAT017458的表达情况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基因与lncRNAs差异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的lncRNA NONHASAT017458进行功能注释。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对10例结肠癌及腺瘤患者结肠肿瘤及瘤旁正常组织检测lncRNA NONHSAT017458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lncRNA NONHSAT017458,通过qRT-PCR方法在结肠癌中验证结果一致。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lncRNA NONHSAT017458呈现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肿瘤旁组织相比,结肠腺瘤组织中lncRNA NONHSAT017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NONHSAT017458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lncRNA NONHSAT017458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可能作为临床中新型的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程诺陈凤媛楚艳沈云海冯洁潘勤聪
关键词:结肠肿瘤高通量测序技术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陈凤媛钱湘绮徐火根包剑浩潘勤聪袁胜忠徐林
关键词:肝硬化瘦素肥胖基因肽类激素
Hp根除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双歧杆菌对再根除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导致根除率降低,寻找有效的Hp根除方案迫在眉睫。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Hp根除率的影响,并探讨双歧杆菌对Hp再根除的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且Hp阳性的203例胃部疾病患者,予标准三联抗菌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Hp。将50例根除失败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先口服双歧杆菌。分析性别、年龄、胃镜诊断、病理诊断、不同根除方案对Hp根除率的影响,并评估双歧杆菌对Hp再根除的影响。结果:男女患者之间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740),Hp根除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不同根除疗法、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对Hp根除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组的Hp再根除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0%对72.0%,P=0.289)。结论:性别、年龄、不同根除方案、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对Hp的根除率均无明显影响,但Hp根除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相对较高,双歧杆菌并不能明显提高初次Hp根除失败者的再根除率。
徐林付明生蔡勋全冯洁潘勤聪
关键词: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