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2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郭俊超黄雅玲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文学
  • 4篇小说
  • 2篇都市
  • 2篇新文学
  • 2篇文艺
  • 2篇乡土
  • 1篇代文
  • 1篇都市文明
  • 1篇都市文学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新文学运动
  • 1篇新文学作家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性别政治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功能
  • 1篇选文
  • 1篇学衡
  • 1篇学衡派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自春
  • 2篇朱洪涛
  • 1篇史修永
  • 1篇沈卫威
  • 1篇段晓琳
  • 1篇汤志辉
  • 1篇黄雅玲
  • 1篇郭俊超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华文文学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语文建设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教师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百家评论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土书写中的青少年论述——以台湾新乡土小说为中心
2016年
从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的台湾新乡土小说创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为乡土书写中所展现的青少年论述。新乡土作家以青少年为论述的载体,以乡土作为时空的场域,一方面继续在少年往事、家族与历史之间搬演翻转,重新为历史或记忆建构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后现代的乡土语境中,作家也展现了一种内省凝视的姿态,以青少年的现代体验和成长经验作为自我精神表达的代言,其创作呈现了戏谑、奇情和忧伤混同的"现代性"面影。
郭俊超
关键词:乡土书写
郁达夫佚诗《题山居集》
2015年
本文考证郁迭夫刊于《厦大校刊》的一首全集未收的七绝。旨在弄明白其中蕴含的人与事,物与情,厘清诗中的今典,为研究郁达夫诗者提供借鉴。
朱洪涛
《血观音》的性别政治与佛教意象被引量:2
2018年
杨雅喆编导的《血观音》荣获第5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三大奖项,是一部讲述棠氏集团三代女性罪恶发家史的影片。本文以文化研究中的性别视角为出发点,从母亲棠夫人的恶行来考察女性与政权/资本意识形态秘密耦合的全过程、性别政治如何通过压抑子一代主体性的方式来做下恶"业"和"女儿"们在母权挤压下绝望的自我抗争之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影片中佛教意象/元素的情节功能和反讽意味以及女性家长通过宗教来进行虚妄救赎的假象。
韩旭东
关键词:性别政治主体性
从超人式的“天狗”到风中的“芦苇”
2015年
一场大病让失聪的郭沫若对医学失去了基本的兴趣并产生生理上的排斥,从此转向文学。在文学的王国,郭沫若亲和狂飙的浪漫和尼采的"超人",并自我孕育了一个超人式的"天狗",独异于"五四"文坛。自我的张扬、文学革命、反传统的激进成为"天狗"走向。一次"肺癌"的误诊,让高行健到大西南旅行,寻找心中的灵山,以脆弱的个体在帕斯卡尔那里获得风中"能思想的芦苇"的启示。一个世纪的文学时空的尽头,高行健认为当这个"脆弱的个人"是艺术家时,首先要告别的是尼采宣称的那个"超人"。他说:"艺术家一旦自认为超人,便开始发疯,那无限膨胀的自我变成了盲目失控的暴力,艺术的革命家大抵就这样来的。然而,艺术家其实同常人一样脆弱,承担不了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也不可能救世。"比较中,我们将获得新的历史感知和禅思。
沈卫威
关键词:超人高行健
“城市怀乡”的实感书写——笛安小说论被引量:1
2015年
笛安的创作主题,无论是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还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独生子女、城市底层人物的命运,或是现代城市家族的复杂性,都与城市密切相关。她笔下的人物都对城市生活有着浓厚的"乡愁",即,对城市家乡的深深的热爱、眷恋之情。这种"城市乡愁",使得这些人以一种"现世姿态"积极面对城市生活。
张自春
关键词:眷恋之情都市文学价值立场
季昨非的长生、革命与爱情——由《独药师》看张炜的创作新变
2017年
2016年5月出版的《独药师》是张炜的第20部长篇小说,小说的核心人物季昨非,处于三大要素——长生、革命、爱情的矛盾张力中心。正是在这三角张力中,《独药师》显现出与张炜以往作品大为不同的创作新变:首先,张炜首次在纯文学中将长生作为核心内容予以正面呈现,将这种玄妙而朴素的生命哲学置于文明崩塌与革命更生的非常时期,
段晓琳
关键词:药师爱情长篇小说生命哲学纯文学
论郑小驴小说的神秘书写被引量:1
2016年
与其他以代际为标准的文学命名一样,"80后作家"这一指称在道出同代作家文学写作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微茫的个体。而实际上,在出版商、媒体、批评家等的集束式包装、宣传和渲染下,青春呓语、小资时尚、叛逆不羁、明媚的忧伤等已基本成为80后作家留给读者大众的最深印象。因而,如果我们带着既有的经验、固化的印象走进郑小驴的文本世界就会发现,他是如此之不同:一方面,对历史、现实的反思和关注使他的文学创作不再拘囿于个人的园地而表现出较之于同代作家的开阔气象。
杨有楠
关键词:小资文学写作文学创作现代文明叙事功能
叶圣陶小说的“隔膜”书写及其节制美
2020年
叶圣陶作为一个典型的五四作家,其小说创作之路是现代文学草创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秉持着“为人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叶圣陶以“隔膜”现象为核心,持续书写社会症结,追问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以此实现了对“立人”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审美的层面上,叶圣陶对于情感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有意识节制,使得小说达至一种平实中正的审美境界,继承了中国文学“温柔敦厚”的传统。由此,对“隔膜”书写内涵以及节制美学风格的把握,成为理解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一条路径。
鲍昭羽史修永
关键词:叶圣陶倪焕之温柔敦厚
真实的多重面影——甫跃辉论
2014年
甫跃辉的创作囊括了乡村、城市、历史、动物、青春、爱情等题材,他成功地塑造了城镇化进程中艰难生存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感受着时代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冲击,面对各种威胁和伤害,他们挣扎着,却也在无意间制造着别人的悲剧;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最原始的施害者。甫跃辉从各个侧面将人们生存的艰辛客观冷静地展现出来,启人深省。
张自春
关键词:人性乡土城市
如在画中游——浅谈郁达夫散文对传统山水画的借鉴
2015年
阅读郁达夫的游记,常常有如在画中游的感觉,或简淡的水墨山水,或清幽的青绿山水,而这两者恰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两大分支。为此,笔者分析了郁达夫的散文,证实作家在写景时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布局、取景、色调以及意境。
黄雅玲
关键词:散文传统山水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