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作品数:193 被引量:1,287 H指数:19 相关作者: 何玮毅 陈少波 林泽燕 梁小虾 郑云开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小菜蛾血淋巴中外源植物miRNA的鉴定和分析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为18~24 nt 的单链非编码RNA,其通过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等方式广泛作用于植物、动物和病毒。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 还可以在不同物种中水平转移,如植物miRNA 被摄取后能... 张玲玲 荆晓东 陈玮 董玉红 周立 何玮毅 尤民生关键词:小菜蛾 MIRNA 寄主植物 应用叶片保护率与校正死亡率评价阿维菌素与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阿维菌素、氟虫腈两种药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3龄幼虫的毒力及对其取食的影响。Potter喷雾法处理后,两种农药处理中的试虫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但叶片保护率却有降低趋势,且在阿维菌素低浓度处理中更明显。浸叶法处理后,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在阿维菌素的72h处理中,除了10.00mg/L、0.31mg/L两个浓度处理中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相近外,其余均为叶片保护率显著高于校正死亡率。而氟虫腈的处理中,则除了12.50mg/L浓度处理中的叶片保护率与试虫校正死亡率相近外,其余均为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相近。最后讨论了叶片保护率在农药毒力评价中的意义。 顾晓军 田素芬 刘文静关键词:氟虫腈 阿维菌素 校正死亡率 黄曲条跳甲酯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克隆黄曲条跳甲的酯酶基因可为其抗性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得到一条281 bp的核酸片段,再利用3'-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片段的3'端(1 468 bp),编码442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与赤拟谷盗est1基因和杂拟谷盗est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71%(211/297),与果蝇alpha-esterase5的同源性为70%(156/222),氨基酸序列与杂拟谷盗、赤拟谷盗、果蝇的酯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43%(188/434)、43%(188/434)、33%(144/432)。从BLAST结果可初步推测该片段应为编码黄曲条跳甲酯酶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该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U166919。 郑丽祯 傅建炜 杨广 陈小龙 钟小露 尤民生关键词:黄曲条跳甲 抗药性 酯酶基因 基因组学时代害虫治理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11 2015年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与日俱增,提高了人们对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对重要农业害虫的适应性和致害机理的研究,为安全、有效、可持续地开展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近两年来,全球发布的昆虫基因组数量每年可达30个。在遗传学、生态学和进化论等生命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基因组学的研究为揭示害虫遗传变异的内在机制、生态适应性策略和种群变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同时催生了一系列害虫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基因组时代的害虫治理研究,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本文就昆虫基因组的研究,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模式及其互作机理,昆虫免疫和抗药性分子机制,以及害虫防治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了解基因组时代害虫治理的研究进展及前景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改进害虫生态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也具有指导意义。 彭露 何玮毅 夏晓峰 谢苗 柯富士 尤士骏 黄宇萍 尤民生关键词:昆虫基因组 协同进化 免疫 抗药性 害虫治理 小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1和GOBP2的同源建模与结合位点预测 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专一性识别外界环境的第一步生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程小娟 覃江梅 蔡立君 尤民生关键词:小菜蛾 气味结合蛋白 结合位点 基于RNA-Seq数据筛选小菜蛾的看家基因 背景:看家基因的确定对于基因表达的定量测量至关重要。方法:为了得到来自4个不同发育阶段和2个抗药性品系的小菜蛾RNA-Seq数据中38150个基因表达标签的稳定模式,计算了每个基因表达标签的平均值、变异系数以及最大倍数。... 黄世国 尤民生关键词:小菜蛾 昆虫免疫识别与病原物免疫逃避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09年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天然免疫系统,病原识别是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式识别蛋白来完成的。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昆虫模式识别蛋白主要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类免疫球蛋白、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C型凝集素及具多功能的载脂蛋白等,不同的蛋白种类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及识别对象。与昆虫免疫识别相对应的是,不同昆虫病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不同策略的免疫逃避能力,以战胜宿主免疫而致病或最终杀死昆虫。本文就昆虫免疫过程中不同模式识别蛋白的结合对象、结构与功能,以及逐渐兴起的病原物通过分子伪装等进行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昆虫免疫与昆虫病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只有当两方面研究相结合时,才能更好地揭示昆虫宿主与病原物之间免疫与抗免疫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 宁媛媛 尤民生 王成树关键词:天然免疫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免疫逃避 出菇期释放土栖型捕食螨和厉眼蕈蚊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 茶树菇出菇期释放两种捕食螨和厉眼蕈蚊,分析它们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出菇数最多,与剑毛帕厉螨组的出菇数无显著差异(P=0.119),但与其余各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剑毛帕厉螨组产量最高,其次为... 兰清秀 温梅芳 卢政辉 柯斌榕 廖剑华关键词:茶树菇 害虫防治 捕食螨 作物产量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比较中国与澳大利亚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我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国际贸易关系日趋紧密,生物入侵已成为与两国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国际贸易、政治利益等紧密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基于2002-2016年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以生物入侵、入侵生态学、入侵生物学、入侵物种、外来或者非本地物种等为特定关键词,采用Histcite统计软件对我国与澳大利亚在生物入侵领域的发文量、期刊分布、国际影响力、研究热点以及引文关系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与澳大利亚在外来生物入侵领域的研究总发文量分别为1673与3427篇,澳大利亚发文量明显较高,且总被引用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高被引文献数均明显高于我国;对科研机构分析发现我国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仍然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另外,从两国的核心期刊分布、研究热点以及引文关系看出,两国在生物入侵研究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国情特色。本研究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与澳大利亚在生物入侵研究领域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为准确掌握两国该领域研究发展状况和前沿动态、明确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制定管理策略等提供了依据。 万静 杨一帆 彭露 王瑞关键词:生物入侵 WEB SCIENCE 引文分析 磷钾肥和多效唑对高羊茅越夏性的影响研究 Ⅱ.高温对高羊茅叶片中膜系统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采用了裂裂区设计,以耐热较强的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cv.Huntdog 5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磷钾肥施量和多效唑喷施浓度对高羊茅在夏季条件下的逆境生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细胞膜透性(PMP)大小以及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MDA的含量和PMP大小与AsA含量呈负相关。以活性氧代谢指标与细胞膜透性为评判耐性大小的依据,耐热性最强的组合为A2B3C2(磷:60 kg/hm2,钾:140 kg/hm2,多效唑:250 mg/L),此处理组合能有效地延长高羊茅绿期,保证其安全越夏。 王志勇 廖丽 王幸斌 邹少丰 余高镜 孙小霞 林文雄关键词:高羊茅 钾肥 多效唑 越夏 抗坏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