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793 被引量:7,869H指数:29
相关作者:林向阳叶秀云张雯刘树滔洪文荣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9篇期刊文章
  • 343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97篇生物学
  • 253篇医药卫生
  • 225篇农业科学
  • 178篇化学工程
  • 109篇理学
  • 70篇文化科学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经济管理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冶金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社会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5篇蛋白
  • 111篇纯化
  • 110篇活性
  • 106篇抗氧化
  • 93篇细胞
  • 86篇发酵
  • 77篇分离纯化
  • 71篇色谱
  • 71篇基因
  • 65篇食品
  • 53篇酶解
  • 53篇酵母
  • 43篇响应面
  • 39篇磁共振
  • 38篇淀粉
  • 38篇相色谱
  • 35篇蛋白质
  • 35篇离子
  • 34篇教育
  • 33篇克隆

机构

  • 1,777篇福州大学
  • 80篇福建省农业科...
  • 51篇南昌大学
  • 46篇福建农林大学
  • 3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9篇福建省医疗器...
  • 27篇明尼苏达大学
  • 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厦门大学
  • 15篇福建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上...
  • 1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4篇福建省肿瘤医...
  • 13篇上海医药工业...
  • 1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2篇丰益(上海)...
  • 10篇华侨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上海来益生物...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298篇饶平凡
  • 275篇汪少芸
  • 147篇林向阳
  • 142篇刘树滔
  • 134篇郭养浩
  • 130篇倪莉
  • 102篇孟春
  • 91篇林娟
  • 90篇石贤爱
  • 87篇叶秀云
  • 68篇洪文荣
  • 65篇陈剑锋
  • 62篇傅红
  • 60篇邱宏端
  • 58篇张雯
  • 49篇柯李晶
  • 43篇周建武
  • 43篇刘志彬
  • 42篇阮榕生
  • 40篇蔡茜茜

传媒

  • 218篇福州大学学报...
  • 149篇中国食品学报
  • 78篇食品科学
  • 4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1篇福建轻纺
  • 26篇福建农业学报
  • 24篇食品研究与开...
  • 24篇中国粮油学报
  • 24篇农产品加工(...
  • 23篇微生物学通报
  • 19篇色谱
  • 18篇食品与机械
  • 17篇福建水产
  • 16篇中国抗生素杂...
  • 15篇中国食品科学...
  • 14篇中国生物化学...
  • 14篇华东六省一市...
  • 13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生物工程学报
  • 13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53篇2023
  • 38篇2022
  • 43篇2021
  • 48篇2020
  • 65篇2019
  • 91篇2018
  • 110篇2017
  • 90篇2016
  • 117篇2015
  • 81篇2014
  • 98篇2013
  • 103篇2012
  • 98篇2011
  • 98篇2010
  • 72篇2009
  • 113篇2008
  • 102篇2007
  • 92篇2006
  • 67篇2005
1,7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产酒精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陈晓虹林娟严芬
绛红色小单孢菌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筛选
载体Supercos-1经Nhe I和BamH I消化并去磷酸化,得到的载体片段与经Sau3A I部分消化的绛红色小单孢菌染色体DNA连接。利用噬菌体包装蛋白连接产物并侵染E.coli LE392获得绛红色小单孢菌基因文...
潘成奇洪文荣
关键词:基因文库基因筛选
开放式教学在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在总结以往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观念的革新,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进行了探索改革。通过构建研究型、启发式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洪晶汪少芸
关键词:数据处理教学
龙眼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14
2014年
以龙眼果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龙眼皮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17∶1(mL/g)、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的原花青素得率为1.21%。在利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后,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测定,结果显示龙眼皮原花青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黄尚荣杨雪娜张露郑明星谢金盛付才力
关键词:原花青素响应曲面法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制备韭菜籽蛋白抗氧化肽工艺被引量:11
2016年
以韭菜籽蛋白质抽提物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采用酸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韭菜籽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评价指标,考察酶解p H值、底物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及酶解温度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同时建立酶解工艺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以酶解p H值、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为自变量,研究这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p H值>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6.5 h,p H 3.00,酶添加量1345.7 U。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12%。
唐梦茹陈涛涛汪少芸陈立李文斌洪晶
关键词:响应面法抗氧化肽酶解工艺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食盐对鸭蛋黄品质的影响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食盐添加量条件下,鸭蛋黄样品弛豫特性的变化,探讨氢质子分布及迁移规律.测定产品质构特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出油率的变化,并分析弛豫特性与质构特性和出油率之间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食...
刘斯琪林向阳朱丰李双双朱银月陈慧玲
关键词:鸭蛋黄质构特性出油率
文献传递
西索米星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伊尼奥小单孢菌F003为产生菌的西索米星发酵过程具有典型的非生长耦联特征,西索米星浓度大于0.50g/L将明显抑制产物合成.建立了符合不同时期微生物代谢特性的西索米星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和回归,模型拟合偏差平方和≤6%,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西索米星发酵过程菌体的生长、底物的消耗和产物的合成.菌体生长期动力学模型参数μm、Ks、Kx、m分别为:0.058 h-1、4.046 g/L、0.433 g/g、0.0001 g/(g·h);产物合成期动力学模型参数μKx、K2、N、Yx、Yp、m分别为:0.058 h^-1、60.556 g/g、1.198 g/(g·h)、0.606、0.090 g/g、0.095 g/g、0.00173 g/(g·h).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初始淀粉浓度为50.0~70.0 g/L时西索米星的发酵过程特性.
陈剑锋邵敬伟张元兴陈浩郭养浩
关键词:西索米星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开发淀粉糖系列制品,发展我国淀粉制糖工业
1994年
开发淀粉糖系列制品,发展我国淀粉制糖工业李志达(福州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福州,350002)当个世界发达工业国家很重视淀粉制糖工业。美国利用本土年产2亿吨玉米为原料,大力发展淀粉制糖,九十年代以来,各种淀粉糖品年总产量达900万吨以上[1],远远超过...
李志达
关键词:生产方法
鹿茸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英文)
The proliferative effects of pilose antler extract (PAE) on rat osteogenic cells UMR-106 were investigated in ...
陈晓超刘树滔柯李晶陈躬瑞饶平凡
文献传递
荚膜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能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从荚膜红假单胞菌细胞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探讨光照、pH、金属离子、温度和氧化还原剂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温度、酸碱、Fe+3、Cu+2、H2O2和Na2SO3对荚膜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而金属离子Na+、Ca+2、K+、Zn+2与抗坏血酸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荚膜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在中性pH下、避光4℃冷藏,其稳定性较好.
黄贵闽邱宏端刘捷豹
关键词:荚膜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稳定性
共1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