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38 被引量:91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晓涛李成海汪磊王军伟姜丽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蛋白
  • 7篇受体
  • 7篇偶联
  • 7篇基因
  • 6篇分化
  • 6篇G蛋白
  • 6篇G蛋白偶联
  • 6篇G蛋白偶联受...
  • 5篇干细胞
  • 4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腺癌
  • 3篇小鼠
  • 3篇疾病
  • 2篇定向分化
  • 2篇药物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增殖

机构

  • 38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生物资源保护...

作者

  • 7篇刘明耀
  • 7篇李大力
  • 4篇叶湘漓
  • 4篇杜冰
  • 4篇罗剑
  • 3篇李晓涛
  • 3篇王平
  • 2篇陈华青
  • 2篇郑小江
  • 2篇钱旻
  • 2篇姜丽
  • 2篇王媛
  • 2篇石铁流
  • 2篇李成海
  • 2篇江巍
  • 2篇潘新华
  • 2篇姜丛
  • 1篇倪鑫
  • 1篇曾智
  • 1篇徐月敏

传媒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遗传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酶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改进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LV)对大鼠睾丸酶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进的方法建立青春期SD大鼠左精索静脉曲张的模型21只;假手术组SD大鼠15只作对照组.术后3个月,取部分睾丸组织匀浆提取上清液,比色法定量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CNA的浓度.结果 实验组左睾丸内的LDH、G6PDH活性分别为(8.17±3.47)、(34.00±16.29)U/mg,与对照组同侧(11.98±2.26)、(54.88±20.87)U/mg比较下降,与实验组右睾丸(12.69±3.97)、(78.03±25.28)U/mg比较也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睾丸内的SDH活性(1.22±0.41)U/mg与对照组同侧(1.74±0.43)U/mg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组右睾丸(1.62±0.56)U/mg比较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睾丸内PCNA(669.10±205.39)mU/ml与对照组同侧(776.81±231.72)mU/ml比较下降,和实验组右睾丸(800.81±172.02)mU/ml比较也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ELV致睾丸酶活性降底和PCNA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影响生育能力的因素之一.
闫涛俞建军李成海姜应传谷宝军徐月敏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睾丸酶增殖细胞核抗原不育
G蛋白偶联受体56胞外端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1年
目的:制备G蛋白偶联受体56(G protien-coupled recepter 56,GPR56)的高效抗体,为其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灵敏、高效的免疫学检测工具。方法:以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GPR56 N端序列(661~1 073 bp),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GPR56N。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初步鉴定后,用GST磁珠分离纯化,纯化后蛋白与免疫佐剂混合直接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阳性血清用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细胞或组织中的GPR56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GPR56N,GPR56N与GST的融合蛋白(GST-GPR56)在原核系统中进行了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制备的兔抗人GPR56抗体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抗体可同时对人源性和鼠源性的GPR56进行特异性检测。结论:成功对GPR56蛋白N端序列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制备的抗GPR56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GPR56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去非韩红辉刘俊晨潘新华汪磊钱旻杜冰
关键词:GST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基因编辑技术创新构建大鼠药物代谢模型及其应用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不仅在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以及毒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参与多种疾病的调控,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非常重要,但目前可用于研究药物代谢的动物模型仍然很少。尤其构建新颖的...
王昕
关键词:药物代谢CRISPR代谢机制大鼠模型
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在低氧诱导胰腺癌转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TPR1)在低氧诱导胰腺癌转移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ITP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JAK激酶2(p-JAK2)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印迹(WB)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在低氧微环境下ITPR1调控EGFR相关分子机制;MTS增殖、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探讨低氧状态下ITPR1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HIF-1α、ITPR1、EGFR信号通路在PDAC组织中表达均增高,且HIF-1α、ITPR1、EGFR、STAT3与PDAC转移有关,HIF-1α及EGFR是影响PDA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低氧可提高Panc-1中HIF-1α、ITPR1、EGFR通路的表达量,且敲低ITPR1后EGFR轴相关因子表达下降;沉默HIF-1α后ITPR1表达下降,ITPR1启动子区存在HIF-1α的结合位点。敲低ITPR1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在常氧和低氧状态下细胞增殖能力相似;敲低ITPR1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而在低氧状态下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高。结论低氧增强胰腺癌的转移可能是通过HIF-1α调控ITPR1的表达而实现,而ITPR1可调控EGFR/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
胡惠琼朱光辉张学利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胰腺肿瘤低氧
G-蛋白偶联受体与基因编辑在发育和疾病治疗中的研究
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是人类最大的受体家族,占人类编码蛋白基因4%左右.GPCR通常被激素、神经递质、氨基酸、脂肪酸、趋化因子、离子,气味分子甚至光子激活,几乎参与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刘明耀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人体发育疾病治疗
GPR126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的快速构建
2013年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是在动物体内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和可靠的手段之一,而构建用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载体是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关键一步。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将针对靶基因的修饰作用限制在小鼠的特定发育时期或特定类型的组织细胞中,通过加入具有位点特异性的重组系统,该修饰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处于可调控的状态;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既可以避免某些具有重要功能基因的敲除所带来的早期胚胎致死问题,还可用于精确分析某些多效基因在不同组织或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功能差异。通过合理利用改良的Red重组系统,将两个LoxP位点快速准确地插入到了目标位置,实现了GPR126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的快速构建,为后续的构建GPR126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在动物体内研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叶湘漓李大力
关键词:打靶载体RED重组酶
IGF-1通过SRF结合位点调节SMYD1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3
2010年
SMYD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特异表达,是调节心肌和骨骼肌发育的关键因子.虽然SMYD1的生物学功能比较清楚,但细胞外因子调节SMYD1基因表达的机制还没有报导.IGF-1能促进心肌和骨骼肌的发育、加速肌肉的损伤修复过程.通过Western印迹发现,在用IGF-1处理的C2C12细胞中,SMYD1的表达水平随处理时间逐步升高,SRF蛋白和Myogenin的表达也呈现类似的趋势.通过构建不同长度的SMYD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发现SMYD1基因启动子上IGF-1的应答区域位于-620~-110 bp;EMSA实验表明,SRF结合在SMYD1启动子的CArG位点,而IGF-1则能促进SRF与SMYD1启动子的结合;若将启动子上的CArG元件突变,IGF-1对SMYD1启动子的激活效应被削弱.可见IGF-1能够上调SMYD1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并且这种调控作用是部分通过调节SRF与SMYD1启动子上CArG位点的结合而实现的.此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发现SMYD1能够激活肌肉标志因子肌肉肌酸激酶(MCK)基因活性,而且与MyoD基因存在协同激活效应.因此,SMYD1可能是IGF-1的下游靶基因,SMYD1可能通过与MyoD协同作用,促进肌肉的分化。
王娟叶湘漓姜丽万璇李大力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基因编辑技术在细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9年
近年来,基因治疗领域捷报频传,在遗传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多个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获批上市,更有一批新药将在2~3年内上市,为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的外源基因导入的基因治疗策略而言,基因编辑技术能实现基因组片段高效而精确的修复、插入和剔除,有望显著提高基因治疗的持久性和安全性。以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 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核酸酶(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systems, CRISPR/Cas)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蓬勃发展为细胞治疗领域带来开创性突破。该文将重点回顾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细胞治疗的不同策略,探讨其在细胞治疗中的特点、应用前景、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基因编辑技术向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朱碧云李林夕王立人李大力
关键词:遗传疾病细胞治疗
丁酸钠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短链脂肪酸通常由肠道微生物对食物纤维的发酵而产生,已有报道其在免疫和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丁酸钠通过其受体GPR43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丁酸钠在T细胞水平的抗炎作用和机制。以Hut78和Jurkat细胞株为模型,用RT-PCR检测T细胞中GPR41和GPR43的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A/Ionomycin诱导的T淋巴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IL-2和IL-4水平变化,并以ELISA等方法验证。通过RT-PCR以及胞内钙离子检测探究丁酸钠对T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作用靶标。结果显示,GPR41和GPR43在T细胞中存在表达且在PMA刺激后表达显著上升。丁酸钠能刺激胞内钙离子的释放,抑制IL-2、促进IL-4的产生,且这种调节作用不受Gαi抑制剂PTX影响。另外,丁酸钠可以显著抑制MOG诱导EAE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这些结果说明,在T淋巴细胞中丁酸钠主要通过GPR43受体调节其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其抗炎功能。
马钰刘兰德刘方韩姬刘明耀陈华青
关键词:丁酸钠GPCRT淋巴细胞抗炎
海金沙孢子体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2012年
以海金沙孢子叶为材料进行了繁殖研究,得出孢子叶分化为GGB的最佳条件为MS+NAA 0.3mg/L+6-BA0.5 mg/L,诱导率达90%;GGB增殖分化形成幼苗的最佳条件为MS+6-BA1.5mg/+NaH_2PO_4200mg/L,增值系数达7.8;生根培养基最佳条件为1/2 MS+NAA 0.1 mg/L+2%蔗糖,生根率达86.7%或者是1/2 MS+IBA0.2 mg/L+2%蔗糖生根率为87%;炼苗移栽到珍珠岩:草炭=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7.5%.能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海金沙组培苗,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
曾智江巍田瑞武芸董静洲郑小江
关键词:海金沙孢子叶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