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功能生物分子研究所

作品数:16 被引量:156H指数:7
相关作者:沈瑶韩跃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园艺系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内生真菌
  • 4篇黄花蒿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素
  • 2篇形态学
  • 2篇英文
  • 2篇生物合成
  • 2篇活性
  • 2篇海洋真菌
  • 2篇发根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多糖
  • 1篇形态学特点
  • 1篇学成
  • 1篇亚胺
  • 1篇药物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基
  • 1篇异源
  • 1篇异源表达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3篇谭仁祥
  • 6篇宋勇春
  • 3篇王剑文
  • 2篇刘敏
  • 2篇黄午阳
  • 1篇申丽
  • 1篇卢艳花
  • 1篇史大华
  • 1篇林岚
  • 1篇陈运喜
  • 1篇施国新
  • 1篇朱燕
  • 1篇陈菁蓉
  • 1篇徐宝顺
  • 1篇夏仲豪
  • 1篇王凤舞
  • 1篇张臻
  • 1篇程爱斌
  • 1篇吴俊华
  • 1篇郭也

传媒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Chines...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Acta B...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草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骨内生真菌IFB-GLP-4的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从药用植物枸骨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抗芽孢杆菌活性且能产生新骨架化合物的内生真菌,该菌命名为IFB-GLP-4,综合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座囊菌(Dothideales),球座菌属(Guignardia),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
郭也刘敏谭仁祥宋勇春
关键词:形态学特点分子鉴定
促进黄花蒿发根青蒿素合成的内生真菌诱导子的制备被引量:29
2006年
应用酸解法对黄花蒿(ArtemisiaannuaL.)内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菌丝体进行提取,在黄花蒿发根培养系统中比较了各制备提取物的青蒿素诱导活性。活性提取物经过SephadexG25层析后,部分纯化的内生菌寡糖提取物(MW<2500)可显著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培养23d的发根经诱导子(0.4mg/mL)处理4d后,青蒿素产量可达13.51mg/L,比同期对照产量提高51.63%,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内生菌寡糖诱导子的制备和使用,在青蒿素生物技术生产研究中为首次应用。
王剑文郑丽屏谭仁祥
关键词:黄花蒿内生真菌胶孢炭疽菌诱导子青蒿素
海洋微生物:新天然药物的重要源泉被引量:19
2006年
本文从兼具材料稀有性、结构新颖性、功能独特性和药源可供性四种特性出发,对海洋微生物可作为新天然药物的重要资源进行了剖析,并对海洋微生物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谭仁祥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
1株能产生抗肿瘤多糖的海洋真菌YS4108的鉴定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鉴定1株能产抗肿瘤多糖的海洋真菌YS4108。方法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部分核糖体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该菌株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结论形态加分子指纹法进行真菌分类鉴定是1种可靠、快速的鉴定方法。
陈菁蓉沈瑶谭仁祥宋勇春
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 B501的寡糖提取物对黄花蒿发根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诱导(英文)被引量:15
2002年
在黄花蒿 (ArtemisiaannuaL .)发根液体培养中 ,黄花蒿内生炭疽菌 (Colletotrichumsp .B5 0 1)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可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经寡糖诱导子 (2 0mg/L)处理 4d后 ,发根青蒿素含量达 1.15mg/g ,比对照高出6 4 .2 9%。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诱导处理 1d后 ,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黄花蒿发根细胞中Ca2 + 积累量显著增高 ,电镜观察发现液泡内出现高电子致密物 ,具活性氧清除作用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出高活性 (6 .5unit·min-1·g-1FW)。诱导处理第三天 ,细胞核DNA呈梯度条带降解 ,部分细胞出现程序化死亡。内生菌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利于细胞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王剑文夏仲豪谭仁祥
关键词:内生真菌黄花蒿发根青蒿素生物合成
拟南芥水杨酸受体表达与在体转录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从拟南芥叶中克隆水杨酸结合蛋白(SA binding protein 2,SABP2,也称水杨酸受体)基因sabp2进行异源表达并测定其活性。方法:从拟南芥叶RNA中通过反转录PCR扩增sabp2,将PCR产物克隆至载体pMD-19T simple中,经测序验证后,再基于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并表达,检测重组蛋白的活性。另一方面,对sabp2在拟南芥中转录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PCR获得792bp的sabp2基因,并成功构建异源表达载体pET28a-sabp2。优化结果表明,在0.4mmol/L IPTG诱导下20℃培养8h,表达产物活性较强,具天然SABP2的特征性酯酶活性。该基因在拟南芥叶中转录模式呈SA应激性和组织特异性。结论:sabp2成功表达,不仅为筛选SA受体拮抗剂提供新的原核体系,而且为探讨SA与SABP2相互作用在植物防御过程中时空变化奠定基础。
林岚谭仁祥
关键词:拟南芥异源表达逆转录PCR
络石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被引量:7
2005年
2002年春夏两季,在南京东郊紫金山采集健康的络石植株用于植物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调查,春季分离得到977株,夏季分离得到624株,共计1601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分属于40个类群。统计表明络石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季节差异、空间差异、组织部位与年龄差异:春夏两季分离的内生真菌在种类上大体一致,但分离频率不同;优势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随采样地点、分离组织部位的不同而变化;作为一种藤本植物,络石的茎与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在种类与数量上较为丰富;春夏两季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幼嫩组织内生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老的组织。
黄午阳王凤舞
关键词:络石内生真菌优势菌群
黄花蒿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青蒿素高产的黄花蒿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结合青蒿素量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产地黄花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53.6%,证明在黄花蒿野生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分析表明:在黄花蒿中可能至少存在具有遗传分化的4个分支,黄花蒿遗传分化与青蒿素量的变化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黄花蒿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黄花蒿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青蒿素“高量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郑丽屏王剑文谭仁祥
关键词:黄花蒿青蒿素RAPD
贯叶连翘中的新抗真菌黄酮苷(英文)被引量:11
2002年
从贯叶连翘 (HypericumperforatumL .)地上部分的 8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个新的黄酮苷和 6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波谱技术测得新黄酮苷的结构为 6″_O_乙酰基槲皮素_3_O_β_D_阿洛糖苷 (1 ,6″_O_acetylquercetin 3_O_β_D_alloside) ,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槲皮苷 (quercitrin)、金丝桃苷 (hyperoside)、蓄苷 (avicularin)、芦丁 (rutin)、槲皮素 (quercetin)和山萘酚 (kaemferol)。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 ,新黄酮苷 (1 )、槲皮苷和槲皮素对植物病原菌HelminthosporiumsativumPamelKingetBakke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者的最小抑制浓度 (MIC)分别为 :2 5、5 0和 5 0 μg/mL。另外 ,1和槲皮苷对禾赤色镰孢霉 (FusariumgraminearumSchw .)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MIC值均为 1 0 0 μg/mL)。
卢艳花张臻施国新孟军才谭仁祥
关键词:贯叶连翘抗真菌
新骨架免疫抑制剂产生菌IFB-TL01的鉴定
2011年
目的鉴定1株产新骨架免疫抑制剂的大刀螳螂肠道真菌IFB-TL01。方法根据菌株形态特征、ITS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利用Microstation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评价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该菌具有典型多节孢菌特征(Nodulisporium-like)的无性产孢结构,ITS序列与光轮层炭壳菌(Daldinia eschscholzii)同源性最高,相似度达99%,生理生化测试结果与光轮层炭壳菌相符。结论菌株IFB-TL01属于炭球菌属,与该属光轮层炭壳种最为接近。
刘敏谭仁祥宋勇春
关键词:形态学ITS序列生理生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