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
- 作品数:35 被引量:5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培美张桂贞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瓦西里耶夫与俄罗斯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阎国栋
- 关键词:瓦西里耶夫历史地理研究中俄贸易经济利益历史研究
- 由“普粤之争”到“推广普通话、传承方言”
- 2011年
- 一、有关"普粤之争"2010年7月,广州市政协向市长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 陈辉
-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传承软环境建设亚运会市政协
- 诗歌翻译的里程碑——《中国诗选》四卷俄译本被引量:1
- 2017年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与苏联汉学家合作编选翻译了《中国诗歌》俄译本四卷集,前三卷是古代诗,第四卷是现当代诗。这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诗歌翻译中外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能确保翻译质量,有利于中国文学作品跨越国境,走向世界。
- 谷羽
- 关键词:中国诗歌编选翻译
- 从“形式”到“质地”——对《恶之花》翻译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诗歌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的难点。1947年出版的戴望舒翻译的《恶之花》,将源语置于中心地位,力求再现原作的"形式"与"质地",结果差强人意。而十年后陈敬容翻译的《恶之花》舍弃形式对等,却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杨玉平
- 关键词:诗歌翻译《恶之花》
- 《“百事”一代》的身份之谜被引量:2
- 2010年
- 俄罗斯当代作家佩列文的《"百事"一代》是一部紧密联系时代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小说,其内容与形式尽显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人思想与精神世界的迷茫、失落与探索。本文以小说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姓名、巴比伦塔和三十只鸟等情节为契机,探讨主人公行为和身份的谜团与实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字游戏背后隐藏的寻找民族文化身份和第三条出路的深层涵义。
- 任明丽
- 关键词:文化身份
- “百事”一代(选译)
- 2010年
- 巴比伦邮票
塔塔尔斯基在昏暗的房间中发现一道闪光。他觉得这是外面某种火焰的反光,于是站起来向窗外望去。外面什么也没有。在玻璃的反光中,他看到了自己那条沙发的影像,奇怪的是——这件讨厌的家具、这个他多次都想扔到垃圾堆烧掉的卧榻——在镜子的反光里,却变成了这间陌生而异常美丽的房间中最好的陈设。
- 维克多·佩列文任明丽
- 关键词:选译塔尔斯基反光垃圾堆
- 孟列夫译《中国诗歌集》序言
- 2015年
- 一这本中国诗歌翻译集收入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作者的作品,现在我把它奉献出来,请严谨挑剔的读者诸君检验。在作品的选择方面,并没有事先想好的体系。作为译者,在几十年的学术活动中我所遵循的是所谓"自然选择"的法则,采取这样的方法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一直关注中国诗歌史,关注中国诗歌的发展。
- 孟列夫谷羽
- 关键词:中国诗歌诗歌翻译阿列克谢耶夫诗歌集诗歌作品汉语诗歌
- 反对滥用外国语文,促进中国语文健康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一、滥用外国语文现象严重
当前,滥用外国语言文字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该用的场合不规范使用外国语文,二是在不该使用的场合使用外国语文。后者又可分为三类:在本该(完全)使用汉语汉字的场合全部或部分使用外国语文;在汉语文中夹带外国语文;将外语(通常是英语)里的语词直译后用于汉语当中,而不用汉语里本来就有的相应的表达方式,属于隐性滥用。
- 陈辉
- 关键词:中国语文汉语文语言文字英语
- 聊斋的朋友与冤家(续)
- 2004年
- B.M.班科夫斯卡娅阎国栋王培美岳巍
- 关键词:《聊斋志异》艺术风格情节结构
- 阿翰林三译《静夜思》被引量:3
- 2008年
- 阿列克谢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他翻译唐诗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原作,尽力保留原作的形象、音韵和语言特色,同时力求使译诗符合俄罗斯诗歌的节奏要求。他三次翻译李白的《静夜思》,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为诗歌翻译提供了范本与可贵的经验。
- 谷羽
-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夫诗歌翻译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