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作品数:144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73篇天文地球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1篇测井
  • 16篇储层
  • 11篇油田
  • 11篇测井仪
  • 10篇地层
  • 9篇声波
  • 8篇砂岩
  • 8篇测井评价
  • 7篇岩石
  • 7篇岩性
  • 7篇射孔
  • 7篇盆地
  • 7篇流体
  • 6篇水合物
  • 5篇页岩
  • 5篇松科
  • 5篇孔隙
  • 5篇固井
  • 5篇测井响应
  • 5篇测井响应特征

机构

  • 141篇中国石油集团...
  • 31篇中国石油
  • 21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民航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大港油田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北京环鼎科技...

作者

  • 3篇王海燕
  • 3篇刘竹杰
  • 3篇侯贺晟
  • 3篇李文辉
  • 3篇陆敬安
  • 3篇史从越
  • 3篇邹长春
  • 3篇袁雪花
  • 2篇陈媛媛
  • 2篇鞠晓东
  • 2篇张金昌
  • 2篇乔文孝
  • 2篇郭依群
  • 2篇李进
  • 2篇梁金强
  • 2篇彭诚
  • 2篇乔博
  • 2篇朱永宜
  • 2篇赵金环
  • 1篇何鎏

传媒

  • 29篇国外测井技术
  • 22篇测井技术
  • 8篇石油和化工设...
  • 7篇中国石油和化...
  • 6篇化工管理
  • 4篇录井工程
  • 4篇石油石化物资...
  • 3篇工程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质
  • 2篇设备管理与维...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天然气与石油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勘探与...
  • 2篇国企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化工安全与环...
  • 1篇石化技术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乡镇企业导报

年份

  • 3篇2025
  • 9篇2024
  • 12篇2023
  • 29篇2022
  • 30篇2021
  • 16篇2020
  • 33篇2019
  • 9篇2018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分区水泥胶结测井仪改进与应用
2020年
针对国产分区水泥胶结测井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VDL接收信号饱和、到时曲线噪声等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在不改变仪器整体电路架构和机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改进。改进后在实际测井中取得良好效果,极大提高了国产分区水泥胶结测井仪的测井资料质量,提升了固井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代克军李卫强王海军邵波李伟王韬
关键词:水泥胶结测井仪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被引量:11
2018年
近年来,靖边气田在上、下古生界立体开发过程中,多次在原预测模型的侵蚀沟槽区域发现下奥陶统马五_(1+2)亚段完整,引起人们对原古地貌恢复方法的质疑。为此,综合分析现有古地貌恢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印模法和残厚法,提出了一种靖边气田的古地貌定量恢复新方法 :选取任意一点作为参考水平面,将该水平面至奥陶系剥蚀面的距离作为古地貌高程值,通过绘制古地貌高程图实现古地貌的定量化表征与侵蚀沟槽预测。结果表明:在靖边气田侵蚀沟槽的重新刻画中,侵蚀沟槽的展布模式由原来的"东西向树枝状沟槽模式"变为"沟槽与潜坑并存模式",且2017年完钻的8口井,有7口井的实钻结果与新方法预测的古地貌相吻合。
乔博刘海锋何鎏蔡明歌张芳袁继明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靖边气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
采用有限元法方法研究射孔孔道相互作用力对射孔孔道稳定性的影响
2024年
射孔通常应用于裸眼井或完井中。采用有限元对单一孔道组合进行力学分析,在射孔孔眼对称的情况下,射孔孔眼周围的地层应力状态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是对称的。然而,对于斜井中的单/双螺旋射孔,不存在垂直和水平对称面。在一个射孔孔眼非常多的模型中需要的微元超过10,000个,这导致了在研究过程中会有非常复杂的分析网络和很长的计算时间。在本文中,通过研究孔道相互作用力来寻找在保持力学稳定性的同时能够产生最高产能的最佳射孔设计。并研究了对于斜井,采用X型交错定向射孔枪布孔是延缓出砂的最佳方式,并且不会明显降低并产能。对于近直井,与常用的交错布孔相比,传统的非交错布孔方式由于在垂直方向上的应力减小而延迟了出砂的时间。
冯正猛齐国锋张建辉韩向南张枫君乔昆
关键词:有限元稳定性产能
固井冲洗液冲洗效率评价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目前固井冲洗效率评价方法在实验重复性、测试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的冲洗效率评价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模拟井壁的粗糙度、井下温度参量的变化,定量评价冲洗液对井壁泥饼的冲洗效率。通过对4种冲洗液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套装置能够较好的反映井下的工况,且结果的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可以作为冲洗效率对比评价的一种方法。
齐奔王圣明池立雅李中国王其可王小丰方超杜磊许洋吕泽
关键词:固井冲洗液
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如何疏解员工的不良情绪?
2024年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波动以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等待观望、消极悲观、以偏概全等不良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为了生存发展,要不顾一切去尝试市场突破和技术转型”者有之;认为“不如坐等政策,随上级指令执行即可平稳度过”者有之;认为“大局形势不明,不如早日另谋高就”者有之;认为“自身水平低下,跟不上总体发展”者亦有之。
姚东江
关键词:石油价格不良情绪以偏概全不确定性
强构造活动带干热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2025年
建设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其核心技术是通过水力压裂改造热储层,形成“四通八达”的裂缝网络,提高注采过程中的热交换能力,实现在不具备经济价值的高温热储层中采集能量的目的。测井评价技术可以详细描述热储层岩性、基础物性以及裂缝发育特征,在干热岩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维高精度成像测井,通过分析有利于提高地层导流能力、热交换能力的敏感因素,提出了定量表征热储层先天裂缝空间分布和后天力学拓展能力的评价方法,在干热岩热储品质和工程品质精细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基于多参数融合的优势岩相综合评价技术。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热储层的地质认识,而且为增强型地热系统后期压裂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李进李海燕刘俊东郝丽萍郭祥光卓坤徐锦峰徐陈
关键词:干热岩
社会保险法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2019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立法初期,我国就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修改。2011 年,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对企业的经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才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企业必须将社会保险法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结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对社会保险法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
徐洋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储气库井套管柱安全评价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储气库井在役套管柱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套管柱的检测、剩余强度计算、螺纹连接密封性分析、剩余寿命预测、安全检测周期及评价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井在役生产套管柱的安全评价,含水层型、盐穴型储...
数理统计技术在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确定油水关系划分标准。由于井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测井参数的模糊性,存在着由岩性、物性、电性及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引起的含油性的变化,而传统的双参数油水解释标准往往对这类储层识别精度不够。数理统计方法是通过对一些样本的诸多已知性质进行分析提取、建立样本分类规则来实现对未分类样本的归类,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流体性质识别中。首先利用试采井中能反映储层含油性的岩性、物性、电性特征的测井参数作为已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求取各特征参数的判别向量,建立多参数油水解释图版;然后通过判别分析技术,建立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判别函数模型,最终形成了一套储层流体性质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该技术应用在目标区块储层评价中,通过17口井38层试采资料验证,符合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魏玉梅刘文钰刘俊东刘永河窦如胜王顺利孟姝婳
关键词:函数模型流体性质识别
折射Pg波层析成像揭示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上地壳结构
2025年
兴蒙造山带是由众多微陆块、岛弧、增生楔和蛇绿岩(洋壳残片)等构成,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最终拼合等重要信息,其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各地质体之间的联系对其构造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获取精细的上地壳结构成为厘定兴蒙造山带不同块体之间接触关系和揭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对一条南北向跨越松辽盆地、兴蒙造山带和二连盆地总长为503 km的宽角反射和折射地震剖面数据进行了初至波层析成像研究。本研究使用有限差分算法对16个大炮数据693个初至走时拾取数据进行计算,采用变网格尺度和平滑参数的反演策略,经40次迭代反演,将RMS降至0.103 s,获得上地壳(7 km以上)精细速度结构。成像结果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地下的速度结构:北部二连盆地存在低速特征,是一个南深北浅的断陷盆地,最深处可达5.1 km,其发育主要由两侧倾向相背的正断层控制;中部兴蒙造山带(嫩江断裂与贺根山缝合带之间)上地壳呈高速特征,横向变化剧烈,存在3个山间盆地,因其多为中新生代沉积少有第四系沉积,导致其沉积层速度较造山带两侧盆地高;南部松辽盆地为典型箕状断陷盆地,受后期NWW SEE向水平挤压引起的正断层逆向运动致使结晶基底顶界面与沉积层褶皱变形基本一致,沿测线盆地最深处可达5.5 km。基于速度异常厘定出研究区断裂带的位置和上地壳展布形态。多数断裂、断层浅处为大角度陡立状,在向深部延展过程中倾角逐渐减小,演变为铲式。
曹力夫王海燕李文辉侯贺晟王光文庞永香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二连盆地地震层析成像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