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影像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18 被引量:451H指数:11
相关作者:黄清明俞捷王晓飞查珊珊任彦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5篇医药卫生
  • 27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6篇磁共振
  • 38篇图像
  • 35篇成像
  • 25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医学图像
  • 11篇网络
  • 11篇核磁共振
  • 10篇扩散
  • 10篇核磁
  • 9篇配准
  • 8篇低场核磁
  • 8篇神经网
  • 8篇神经网络
  • 8篇图像分割
  • 8篇图像配准
  • 8篇卷积
  • 7篇肿瘤
  • 7篇小波
  • 7篇计算机
  • 5篇多模态

机构

  • 118篇上海理工大学
  • 16篇上海健康医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市肺科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通用电气公司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纽迈电子...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莱芜职业技术...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70篇聂生东
  • 45篇王远军
  • 12篇黄清明
  • 11篇汪红志
  • 9篇刘颖
  • 8篇张学龙
  • 7篇周小龙
  • 6篇苏冠群
  • 6篇陈珊珊
  • 6篇章浩伟
  • 6篇王丽嘉
  • 5篇郑刚
  • 4篇孙希文
  • 4篇杨澄
  • 4篇陈兆学
  • 4篇李翠芳
  • 4篇俞捷
  • 4篇王晓飞
  • 3篇鲁雯
  • 3篇龚敬

传媒

  • 40篇中国医学物理...
  • 26篇波谱学杂志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物理学报
  • 3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第六届全国低...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测控技术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激光消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为推广经皮激光消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该文介绍了经皮激光消融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经皮激光消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与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医用激光的分类及其生物学效应以及经皮激光技术在肿瘤消融上的应用,在肿瘤消融上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经皮激光肿瘤消融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真辉聂生东
关键词:医用激光肿瘤治疗
结合小波融合和深度学习的脑胶质瘤自动分割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水肿区域边界模糊和瘤内结构复杂多变导致的脑胶质瘤分割不精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融合和3D-UNet网络的脑胶质瘤磁共振图像自动分割算法.首先,对脑胶质瘤磁共振图像的T1、T1ce、T2、Flair四种模态进行小波融合以及偏置场校正;然后,提取待分类的图像块;再利用提取的图像块训练3D-UNet网络以对图像块中的像素进行分类;最后加载损失率较小的网络模型进行分割,并采用基于连通区域的轮廓提取方法,以降低假阳性率.对57组Brats2018(Brain Tumor Segmentation 2018)磁共振图像测试集进行分割的结果显示,肿瘤的整体、核心和水肿部分的平均分割准确率(DSC)分别达到90.64%、80.74%和86.37%,这表明该算法分割脑胶质瘤准确率较高,与金标准相近.相比多模态图像融合前,该算法在减少输入网络数据量和图像冗余信息的同时,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胶质瘤边界模糊、分割不精确的问题,提高了分割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宫进昌王宇王远军
关键词:脑胶质瘤小波融合图像分割
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随着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精确度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共同发展,实现在线纠正治疗误差在医学图像帮助下完成放疗是现今临床研究的热点。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就是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放疗模式。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阐述在现今临床普遍采用的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与重要性。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肿瘤放射治疗图像配准理论,发现最新研究热点、阐述最新研究不足,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打下基础。方法:本文通过阐述基本医学图像配准理论,结合具体图像配准算法,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用于锥形束CT与螺旋CT图像配准的模式,从而获得更加快速准确的配准结果,改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效率。本文查阅了近几年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的大量文献,同时结合查阅大量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文献,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理论实践,综合阐述了一套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图像配准系统。结果:锥形束CT与螺旋CT的图像配准,在临床应用上多使用刚性图像配准,其有速度快便于计算的优势。但涉及到患者整体体位配准情况下,弹性图像配准在配准准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需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发展想结合选择合适的配准算法。结论: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技术的应用,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配准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关键技术,如何准确而且快速的获取配准结果成了精确放射治疗关注的焦点。螺旋CT定位图像与锥形束CT治疗图像的精确配准是精确放射治疗的前提,并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从而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综述了应用于精确放射治疗中�
沈奕晨聂生东
关键词:锥形束CT螺旋CT图像配准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基于MRI图像的羊水体积的测量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通过算法计算测量羊水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对胎儿磁共振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区域并计算目标区域的面积,乘以层厚得出一层的体积,再将每层体积相加计算得到羊水总体积。结果通过该算法最终计算得出羊水的体积为495.10ml。定性分析显示,图像羊水分割边缘与原图目标区域的边缘拟合较好。定量分析显示,手动金标准分割的体积为458.20ml,本研究算法与手动分割结果的误差率为8.06%。脂肪抑制序列图像分割效果定性评价亦显示羊水分割边缘与原图目标区域的边缘拟合较好;定量分析显示,金标准手动计算得到的羊水量为557.34ml,本研究算法计算得到的羊水量为604.50ml,与手动分割的误差率为8.46%。结论采用本研究算法测量羊水量切实可行。
苗志英汪红志胡立伟陈珊珊施群雁
关键词:胎儿磁共振成像MATLAB图像分割
低剂量CT技术发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CT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但由于CT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较高,因此如何在保证CT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是近年来医学影像界关注的重点,也是CT成像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低剂量CT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概括了传统CT检查存在的普遍问题,随后概述低剂量CT技术的发展情况,再以西门子CT为例,引入解决这些问题的低剂量CT技术,并将西门子低剂量CT技术分成3类:曝光控制技术、双源技术、图像重建技术。分别阐述它们的工作原理,最后从5个方面(胸部、颅面部、心脏冠脉、腹部和头颅)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沈晓波聂生东
关键词:低剂量图像重建技术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对近年来的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尽地综述和讨论,从而为开展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医学图像可视化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的权威文献;然后,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文献所介绍方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对近年来医学图像配准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讨论,在比较了一些典型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使用最优化策略改进图像配准质量以及对非刚体图像配准的研究是今后医学图像配准的发展方向。
于颖聂生东
关键词:医学图像配准
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在脑组织分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鉴于K-均值聚类算法易受初始聚类中心的影响,初始聚类中心不仅影响聚类速度,还可能使算法陷入局部极小值,得到错误的聚类结果,基于SOM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脑实质分割。方法:首先,由SOM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初始聚类,得到k个聚类中心值;然后,以SOM神经网络获得的k个聚类中心值作为K-均值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对图像进行k-均值聚类,最终获得图像的聚类分割结果。结果:基于SOM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算法的分割精度为0.9274,K-means聚类算法的分割精度为0.8649。结论:利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磁共振脑部图像进行了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改善了K-means聚类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盲目性,使聚类结果更为准确、稳定,取得了比单一方法更好的分割结果。
王晓飞聂生东王远军
关键词:SOM神经网络K-均值聚类算法磁共振图像脑组织
基于非局部均值的低场核磁共振信号降噪算法研究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测时,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低,真实的信号容易淹没在背景噪声中,严重影响到后续的反演等操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CPMG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方法。首先,对算法中...
赵彬聂生东周小龙
关键词:CPMG非局部均值STEIN
锥形束CT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而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又是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锥形束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锥形束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王为聂生东吴国华
基于MRI影像组学的BI-RADS 3-5类乳腺病变三分类
2023年
医生根据磁共振影像征象对患者的乳腺病变程度进行BI-RADS分类评估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BI-RADS 3-5类病变的良恶性存在交叉,在临床诊断时极易发生因诊断类别较高而造成不必要的有创治疗.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应用影像组学技术对乳腺的T1加权(T1W)和动态对比增强(DCE)磁共振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出各特征集的最优特征集,并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最近邻(KNN)及逻辑回归(LR)算法进行BI-RADS 3-5类乳腺病变三分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乳腺良恶性分类.结果显示基于特征融合的四个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病变BI-RADS3-5类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1.25%、87.50%、78.38%、81.25%;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分别为90.91%、93.55%、92.73%、94.55%.这表明MRI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对乳腺病变BI-RADS分类效果及良恶性鉴别效果均较好,且特征融合可进一步提高分类预测的准确率.
韩冰徐晶王远军王中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病变BI-RADS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