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4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多糖
  • 2篇体外
  • 2篇拟青霉
  • 2篇细脚拟青霉
  • 2篇基因
  • 2篇核细胞
  • 2篇分子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MRNA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信使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诱导性
  • 1篇诱导性一氧化...
  • 1篇杂交

机构

  • 9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吕建新
  • 4篇彭颖
  • 2篇金丽琴
  • 1篇丁保金
  • 1篇邹立林
  • 1篇金晶
  • 1篇左江成
  • 1篇李宝剑
  • 1篇许艳芳
  • 1篇郑晓群
  • 1篇季敬璋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EGF受体干扰序列-IL18融合基因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结构预测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构建带有EGF受体干扰序列的人IL-18融合基因并预测其表达产物的二级结构。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IL-18的成熟肽序列cDNA与EGF受体干扰序列cDNA融合,构建重组体EGF-IL18。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对融合基因翻译后在二级结构水平上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加以预测。结果:测序表明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一致。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软件分析,并与人IL-18的成熟肽单独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二级结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融合过程未影响IL-18的活性。结论:该融合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导向多肽EGF-IL8的基因工程。
彭颖吕建新
关键词:融合基因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工程
KIR2DL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KIR2DL分子是NK细胞受体(NKR)的一种,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成员,分布在NK细胞和部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上。KIR2DL与相应的配体HLA-C结合后传递抑制信号,使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被抑制。本文对此受体的结构及其识别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郑晓群吕建新
关键词:NK细胞受体HLA-C
细脚拟青霉多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脚拟青霉多糖(PtPs)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PtPs对HepG2.2.15的细胞毒性。以无或低毒浓度的PtPs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的HBsAg,HBeAg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HBV DNA的水平。结果:随着PtPs浓度的增加细胞内的HBeAg和上清中的HBeAg、HBV DNA的水平显著下降。PtPs对细胞内和上清中HBeAg的抑制率高度相关,r=0.994,P<0.01。PtPs作用24 h后细胞内和上清中的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5.63和3.30。结论:PtPs在体外对HBeAg和HBV DNA的合成与分泌有抑制作用。
李宝剑金丽琴左江成
关键词:细脚拟青霉多糖乙型肝炎病毒
牛膝多糖体外诱导人T细胞表达IFN-γ和IL-4蛋白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0
2003年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BPS浓度递增 ,在 4 0 0 μg ml时 ,IFN γ表达量最高 (P <0 0 5 )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②人T细胞在ABPS刺激不同时间后 ,IFN γ分泌水平逐步增高 ,在 4 8小时时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①ABPS能诱导人T细胞分泌IFN γ ,该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变化 ,而抑制IL 4的分泌。②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ABPS能够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季敬璋彭颖吕建新
关键词:牛膝多糖体外诱导T细胞IFN-Γ
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水平及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提取分离细脚拟青霉总多糖 (PtPs) ,探讨其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PtPs成分 ;用不同浓度的PtPs单独或协同脂多糖 (LPS)在体外刺激PBMC ,酶联免疫法测定TNF α的水平 ,溴化四唑蓝法测定增殖活性。结果所得PtPs制品的纯度为 76 .1% ;适当剂量的PtPs (10 0~ 5 0 0 μg/ml)能够单独或协同LPS提高PBMC对TNF α的分泌 ;还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PBMC的增殖活性。结论PtPs对体外培养的PBMC具有激活作用 ,可能是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丁保金金丽琴吕建新
关键词:细脚拟青霉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增殖活性
微量酶标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NOS-mRNA
2003年
目的: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对人iNOS—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设计两条特异探针,其中一条为用捕获探针,5’端连接氨基,能与微孔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竖直"地包被在微孔中,另一个为检测探针,3’端带有生物素标记。用脂多糖(LPS)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4h后,提取巨噬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到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并加入检测探针进行夹心杂交,最后加入链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SAV—HRP)及底物,在450nm波长检测杂交信号。结果:该方法检测iNOS—mRN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特异性高,RT—PCR和酶联夹心杂交均无非特异阳性信号出现;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数据化,适合于iNOS—mRNA的定量检测。
许艳芳吕建新
关键词: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分子生物学检测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L-18 mRNA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定量检测人IL 18mRNA。方法 :针对人IL 18mRNART 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为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竖直”地包被在微孔板内 ;另一条为检测探针 ,3’端标记生物素。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总RNA ,进行RT PCR扩增IL 18mRNA ,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进行杂交 ,再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 ,最后经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SAV HRP)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结果 :该法检测IL 18mRNART PCR产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 ,重复性良好 ,且结果数据化。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适合于PCR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
金晶彭颖吕建新
关键词:RT-PCR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18cDNA的克隆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8cDNA。方法 :从 1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提取总RNA ,通过PT -PCR扩增出人白介素 18(hIL - 18)的cDNA ,与PUCmT载体连接 ,构成重组质粒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已获得hIL - 18的编码序列 ,且与Ushio等报道的序列相比存在 3处有意义突变。结论 :克隆了突变型hIL - 18cDNA。
彭颖吕建新
关键词:CDNA白细胞介素18基因克隆基因突变
脂多糖对人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对人单个核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 6 (IL 6 )mRNA的影响。方法 :抽取人外周静脉血 ,经EDTA抗凝 ,LPS刺激培养 ,分离单个核细胞并提取总RNA ,将总RNA逆转录为cDNA ,然后用IL 6引物进行热启动PCR扩增。扩增产物热变性后与IL 6检测探针、捕获探针进行夹心杂交 ,最后加入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其底物 ,显色检测杂交信号。IL 6引物及探针用PrimerPremier 5 .0软件设计。结果 :LPS可在转录水平上诱导IL 6mRNA表达 ,其作用强度与LPS剂量呈正相关 ;IL 6mRNA表达丰度有时间效应 ,刺激 4h后 ,IL 6mRNA的表达最高。结论 :LPS能显著增强人单个核细胞表达IL 6mRNA。
邹立林吕建新
关键词:脂多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